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換國防部長,奧巴馬要走強硬路線?

  • 發佈時間:2014-11-26 02:30:56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外參

  奧巴馬換掉哈格爾,是重新調整外交政策的開始,而他也需要彌合美國在戰略上的裂痕:美國領導世界的意願與美國能力之間的裂縫。

  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被炒魷魚了!雖然消息來得突然,但也在預料之中:中期選舉後民主黨慘敗,奧巴馬需重新調整外交與安全政策。哈格爾辭職可能是奧巴馬重新調整外交與安全團隊的開始,也意味著他不甘心當跛腳總統,希望留下較好的外交遺産。

  至於哈格爾請辭的內幕,也許只有當他的回憶錄出來後,外人才能了解。排除哈格爾和奧巴馬的私人關係,哈格爾辭職的首要原因當然是不適合現在職位。當年奧巴馬力挺其擔任防長,是希望溫和的他能完成阿富汗的撤軍,並修訂美國的國防預算,這是和平時期的防長任務,哈格爾也成績斐然。但美國在中東的核心任務已出現根本性變化,ISIS的興起對奧巴馬的撤軍政策造成尖銳挑戰。

  關於中東的軍事部署,白宮和五角大樓之間是存在分歧的,這可能是哈格爾辭職的根本原因。奧巴馬不願深度介入中東地區,嚴守不派駐地面部隊的底線。從理論上説,奧巴馬是三軍總司令,有權制定軍事戰略,但他的目標與五角大樓的軍事能力産生了矛盾。此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普西透露不排除派駐地面部隊的可能性,奧巴馬則趕緊出來滅火,表明不會派出地面部隊。哈格爾的觀點與鄧普西相似,他給國家安全助理蘇珊·賴斯的備忘錄中,就抱怨總統沒搞清打擊ISIS同處理敘利亞總統巴沙爾之間的關係。這也被認為哈格爾請辭的由頭,但問題恐怕不止如此。

  要知道,在美國,外交與安全政策分屬不同的部門,看看國家安全會議成員就知道了:總統、副總統、國務卿、國防部長、中情局長、國土安全部長等。國家安全助理不是內閣成員但代表總統,國務卿和防長分別代表國務院和五角大樓的意志,在對外政策上到底是強硬還是溫和些,是倚重外交還是軍事,五角大樓和國務院常意見不一。

  辭掉防長,在小布希時期就曾上演過:2006年中期選舉後,小布希委婉地讓時任防長的拉姆斯菲爾德辭職,因為當時美國在伊拉克陷入困境。事實上,小布希在中期選舉前就跟康多莉扎·賴斯討論更換防長的想法。而在拉姆斯菲爾德回憶錄中,小布希對他非常不捨。政治就是如此有戲劇性。

  奧巴馬和哈格爾的“演技”不夠高,讓媒體看到了他們間的分歧。重組安全團隊之後,奧巴馬勢必將重新梳理自己的外交政策,他也需要彌合美國在戰略上的裂痕:美國領導世界的意願與美國能力之間的裂縫——從烏克蘭到伊拉克,歐亞大陸西端麻煩不斷,但奧巴馬又想重返亞太,結果捉襟見肘。現在他要麼修訂目標,要麼修改力量部署。還有五角大樓與白宮間的政策分歧,奧巴馬須給五角大樓更大的空間。最後奧巴馬得調整心理狀態,他不願讓美國捲入戰爭,又不願背上無能的罵名。要解決這些問題,遠比辭掉哈格爾難得多。

  □孫興傑(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學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