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破解融資難:銀行業的創新精神是生命力

  • 發佈時間:2014-11-25 16:52:2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1月25日電(記者程雲傑)融資難、融資貴是中國企業多年來一直抱怨最多的問題。在中國經濟呈現出“新常態”的背景下,如何破解融資難不僅關係到中國經濟增長的底力而且考驗著中國的改革魄力與智慧。

  國務院常務會議19日提出堅持改革創新,完善差異化信貸政策,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有針對性地緩解融資成本高的措施後,多地、多部門都在積極落實,開展相關探索。

  24日,浙江台州市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正式啟動,採用政企共同出資的籌建模式,為優質小微企業構建融資風險共擔體系,以增強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提供信用融資的信心,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由於中國企業大多依賴間接融資,國民經濟的風險一直集中于銀行體系。在經濟增速回落的背景下,銀行面對的風險防控壓力增大、惜貸情緒嚴重,這就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而中小企業的繁榮恰恰關係到中國經濟的平穩發展。目前,中國80%的就業、70%的國內生産總值以及一半左右的納稅收入都來自於中小企業。

  未來,儘快培育與經濟“新常態”相適應的金融行業“新常態”是決定“融資難”能否得到有效緩解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改革的政策和制度設計是養料,銀行業的創新精神是生命力,網際網路等新型金融服務模式的涌現不異於肥料、催化劑。

  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伴隨中國經濟增速進入新的增長區間,銀行業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速既不合理也不可持續。此前,人們對金融行業“脫實就虛”已頗多詬病,只有通過綜合改革才有可能對“融資難”實現標本兼治。

  上週五,央行下調基準利率,希望以此來有針對性地引導市場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下行。人們注意到,此次央行在降低基準利率的同時也將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擴大。雖然此舉會降低商業銀行的息差,對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提出考驗,但同時也會進一步拓寬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空間,迫使商業銀行改善經營能力、加快經營模式轉型、提高金融服務水準。

  輿論認為,這一措施的提出表明瞭央行在經濟“新常態”下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建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決心。

  事實上,除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外,國務院常務會議19日出臺的10項措施還包括了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改進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防止信貸投放“喜大厭小”;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支援跨境融資等。這一套組合拳被認為大膽務實、招招落在緩解“融資難”的關鍵穴位。

  最讓金融業內人士驚喜的是,此次會議提出“建立資本市場小額再融資快速機制,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

  由於股權眾籌興起于海外,屬於網際網路金融的一種全新業態,國內相關實踐與監管規則幾乎是在同時起步,國務院常務會議能為這一探索“亮綠燈”,人們感受到了決策者立足實業、用網際網路思維改進金融服務的勇氣。

  應該説“融資難”只是一個窗口,透過它,可以管窺中國經濟“新常態”給金融行業帶來的複雜影響。

  著眼未來,人們也關心銀行業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一些企業出現經營困難的情況下確保資産品質?如何用市場機制替代政府隱性擔保,有效應對金融風險?如何在利差收窄和跨行業金融創新不斷涌現的背景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優化經濟結構,增強多元經濟動力?

  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關係到“融資難”的標本兼治,也關係到“新常態”下,中國銀行業能否走得更遠,更穩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