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美媒:美國幫手南海盟友6種途徑抵抗中國

  • 發佈時間:2014-11-25 15:5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11月24日文章,原題:抵抗中國“切香腸”戰術的6種途徑從2008年起,東海和南海的周邊國家就發現,中國的海洋執法力量、海警和海軍艦隻正以更強硬姿態出現在這些海域的主權爭端之中。中國採取的是“切香腸”戰術:步步為營的微小行動不足以引發戰爭,但卻隨時間推移而引發戰略格局巨變,並最終催生出支援中國海洋主張的“既成事實”。

  面對這種局面,美國及其該地區的盟友似乎不知所措。幸運的是,中國的這些較小鄰國擁有抵抗該戰術的6種“實用招數”,可充分利用其有限資産在政治、法律和道德上抗衡中國的主張。其中,美國將成為決定此類招數成敗的重要“幫手”,提供確保有效合作所需的外交和領導“黏合劑”。

  1.擴大非中國捕撈船隊在東海和南海的存在。有關國家的政策應鼓勵和支援民間捕撈作業,並將此視為一項國家安全要務。目的是在這些海域的民間存在上與中國一較高下,以免出現將該海域拱手讓給中國的“假像”。此舉也將使擴大執法力量和海警“師出有名”。

  2.有關國家的政策和預算應支援擴大海洋執法、海警實力及其存在力度。對中國的有關鄰國而言,與其將資金劃撥給海軍艦艇,還不如將其用於作為非軍事海洋實力的“白船”(即白色海警船)。中國相對於其鄰國的海軍優勢必將持續擴大。後者幾乎肯定不是中國海軍實力的對手。但民用艦隻和“白船”的競爭狀況或許更有利於中國的鄰國。在發生與漁船、執法船和海警快艇有關的海洋事件時,國際社會更有可能同情這些小國,中國的鄰國應優先投資“白船”實力。

  3.美國的海洋機構(包括軍用和民用)及其本地區盟國的同行應擴大資訊共用、人員交流和多邊培訓活動。就增進使各方都受益頗豐的海洋實力而言,交流當地知識、操作經驗、最優方案和專業技能,都是相對低成本的措施。

  4.美國與其盟國及夥伴國應建立共用基本和實時海洋情報的正式機制。這將使得有關夥伴國構建“共用海洋局勢圖”,以便各方在突發事件時做出多邊反應並有效分配資源。來自這些國家海洋部門的人員及情報官員,應該舉行定期會晤。

  5.美國和其他有關國家的決策者和規劃者應準備制定應對危機的多邊人員分工機制。這是意在使夥伴國為應對海洋事件和危機而未雨綢繆。無論是發生自然災難或地緣政治事件,此舉都會使危機管理更順暢和更有效,並阻止潛在對手(中國)利用危機獲取影響力。

  6.邀請本地區其他有關國家加入上述倡議。參與國增多將為這些倡議增添更多資源,並增進保護相關開放海域和主權的合理合法性。

  採取上述壯大海洋實力的措施需要資金、人力和政府關注,而寶貴資源向來是(有關國家的)稀缺的。但抵制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的“切香腸”戰術事關美國的重要利益,更不説那些置身於該競爭前沿的中國鄰國。利用上述相對較少的時間和資源投入,美國能幫助其盟友打造為阻止衝突並維持地區穩定的海洋實力。(作者羅伯特·哈迪克為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獨立承包商,王會聰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