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新聞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字號:  

日學者:1000萬漁民是中國的海洋強國尖兵

  • 發佈時間:2014-09-11 13:03:28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業文

  中國瞄準的不只是海底資源。訓練有素、接受當局指揮的漁民也值得警惕。

  在成為海洋強國前,為維持13億人的生活,中國的目標是獲得附近海域的水産和海底資源,於是設立海警局對海洋漁業和資源開發等活動進行統一管理。1000萬漁民則是中國實現海洋強國目標的尖兵。在東海和南海活動的漁民有許多是海上民兵,他們中許多人接受過軍事訓練,並由海上當局指揮。

  中國漁船多在東海油氣田周邊活動,表面上是推進油氣田開發,實際主要目的是阻止美日艦艇接近。這些漁船也使用魚群探測器監視潛艇。中國當局已組成一個可以向東海派遣最多1000艘漁船的體系,讓漁民隨時一齊登上釣魚島。2012年7月,106艘中國漁船進入長崎縣五島列島福江島的玉之浦町海域,這些漁船在100至500噸之間,比五島列島的漁船大10倍以上。而且,每只漁船上都懸挂著五星紅旗,排成一支艦隊,好像玉之浦町就是福建省的一個港口。儘管中國漁船的目的是為躲颱風,但它們在那裏停留一週。如果中國漁民從那裏登陸,人口只有1800人的玉之浦將無法阻擋中國漁民。應對中國漁民是日本海上保安廳及島上警察的任務,但兩個部門均沒有阻止漁民登陸的人員。

  2011年後,中國鼓勵富裕階層建造遠洋漁船。中國造船廠造一艘100噸級的漁船約需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70萬元)。據説,目前中國富人已經建造1000艘大型漁船。中國還在南海不斷推進強制性禁捕政策。中國採用的方法是,首先將漁民派往想進入的海域,之後海軍或海上警備部門根據領海法和漁業法,以保護漁民為由出動,最後實際控制島嶼。我們不應忘記漁業的繁榮和擴大控制區域範圍對中國來説是一個整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