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勿讓農村成劣質食品重災區

  • 發佈時間:2014-11-24 08:29:27  來源:海南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饒思銳

  只有強化常態化執法,鞏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薄弱點、盲點,變集中嚴打為時時嚴打、處處嚴打,才能讓劣質食品在農村沒有市場,讓違法違規者沒有生存的土壤

  自今年9月1日在全省範圍內集中開展為期3個月的農村食品市場“四打擊四規範”專項整治行動以來,我省共計查扣劣質食品153.4噸,罰沒款約92萬元,查處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件388宗,移送司法機關案件4件。(11月23日《海南日報》)

  我省食安辦與食藥監、工商等多部門聯手進行的農村食品市場專項整治行動,以規範農村食品生産經營為目標,以保障農村“舌尖安全”為己任,共查處案件388宗,力度之大、成效之著可見一斑。然而,農村食品市場專項整治的成效越是明顯,也就越加暴露出農村食品安全問題的嚴重性、緊迫性。

  客觀上,農村地區地廣人稀,劣質食品生産、經營點存在“面大點散”的問題,給基層執法製造了不便,加之長期以來,我省基層執法力量較為薄弱,使得農村食品安全監管執法難度較大。再者,農村消費者普遍對劣質食品防範意識較弱、鑒別能力較差,對劣質食品的“廉價”誘惑也缺乏足夠的免疫力。此外,由於城市對食品安全問題愈加重視,監管也愈加嚴格,一些劣質食品的生産者和經營者為了逃避監管,紛紛轉移到農村地區,使得原本就“漏風又漏雨”的農村食品安全形勢變得更加嚴峻。

  雖然規範農村食品市場存在這些客觀上的不利因素,但這也不足以讓農村成為劣質食品的法外之地。農村成為劣質食品“重災區”,主要原因還是食品安全監管的缺位,執法力度較弱。正是因為監管上存在薄弱地帶,才讓劣質食品有機可乘,在拓展農村食品市場上如入無人之境。違法成本極低、收益明顯,農村食品市場自然成為劣質食品扎堆的“重災區”。

  要讓農村食品市場的劣質食品無處遁形,就需要監管部門在生産、流通、銷售、消費各個環節強化執法,加強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手段,並嚴格追究監管失察瀆職的責任;同時,相關部門還要加大宣傳普及力度,強化加強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只有這樣,農村食品安全才不會留有死角。

  今年是“打擊食品犯罪深化年”,我省相關監管部門堅持“問題導向,清單管理,靶向治理”,開展專項整治活動,體現出對農村食品市場監管的重視,有力的打擊和震懾了違法違規者。但我們所取得的這些成效,與群眾的期待之間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要看到劣質食品的生産者、經營者最為擅長“敵進我退”的遊擊戰術,這也對我們基層的監管、執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強化常態化執法,鞏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薄弱點、盲點,變集中嚴打為時時嚴打、處處嚴打,才能讓劣質食品在農村沒有市場,讓違法違規者沒有生存的土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