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減負增效需用合力

  • 發佈時間:2014-11-24 06:14:2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融資難、融資貴是當前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作為經濟活動的基本細胞,企業能否健康發展,關係著經濟的未來。僅憑企業自身力量實現轉型發展較為困難,只有多方合力幫助企業減負增效,才能實現長遠發展。

  企業要發展,資金鏈不能斷。大中型企業可通過發債、發行股票等直接融資方式獲得成本較低的資金,或以抵押、擔保等方式從銀行獲取貸款。一些規模較大、有境外子公司的企業,還可借人民幣國際化機遇,從境外獲取成本更為低廉的資金。相對而言,大中型規模企業在資金的可獲得性上要強于小微企業。

  對於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來説,銀行的一筆貸款往往能夠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生存難題。可是,面對部分小微企業財務不規範、缺少抵質押品等問題,銀行出於風險和自身成本考慮,容易拒絕他們的融資申請,使得這些企業只能尋求民間借貸等更高成本的資金,財務負擔進一步加劇。

  金融機構和實體經濟應當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要實現經濟行穩致遠,需要兩者之間的良性互動。金融機構不能因為看到企業表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就完全否定其未來的發展。

  對於有融資需求的小微企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應當主動走進企業內部,了解企業是如何運轉的,未來的前景在哪,幫助有潛力的小微企業成長壯大。對於一些産能過剩的大型企業,金融機構也要看到他們的轉型努力,比如是否已經開始引進或研發先進技術,轉變高污染、高能耗的模式;是否已經開始擴展海外市場,將産品推向有需求的國家,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等。在與這類企業接觸過程中,尤其不能急於下判斷,看見一家銀行抽貸,其他銀行全部跟著抽貸,最終讓一家奮力轉型的“亞健康”企業,活生生因為資金鏈斷裂而死亡。

  要幫助企業實現減負增效的目標,還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支援。今年以來,國務院已多次對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進行研究,8月提出10條意見,合力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10個方面進一步採取有力措施,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只有讓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形成合力,才能從根本上減企業負擔、增經濟效率,實現經濟長遠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