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外代購 誘惑大?風險大?

  • 發佈時間:2014-11-24 05:53:31  來源:山西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坐在家裏就能買遍全世界,然而如何規範渠道、合理維權,中間還有不少學問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海外代購無疑是一大亮點。

  坐在家裏動動手指,就能通過海外代購買遍全世界,化粧品、奶粉、包包、服飾等一線大牌收入囊中,價格還比國內低很多。如今,海外代購正逐漸走入普通市民的生活,然而記者走訪發現,這其中半途而廢的賣家不少,買到假貨的買家也很多,如何規範渠道、合理維權,中間還有不少學問。

  代購生意火爆賣家買家都追捧

  自從去年8月商務部出臺支援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有關政策,從國家層面上大力支援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國內的跨境電商業務量就呈現井噴式發展。

  消費者可以通過天貓國際、唯品會等“陽光化”的正規網站海淘一週左右收到海外“寶貝”。在朋友圈曬微店的就更多,打開手機,滿屏都是各種國外産品的資訊,圖文並茂,記者點開其中一個連結,發現兩個小時內已有50多人點讚。

  “自從寶寶開始喝奶粉,我就讓在國外的朋友幫忙代購,原産荷蘭的奶粉加上運費也就200多元一罐,朋友買了之後再通過郵局寄過來。”家住省城千峰路的劉曉歡對於海外代購很熱衷,她説雖然這種做法有些“折騰”,但讓寶寶吃上健康的奶粉才是最重要的。

  從事財務工作的榆次市民王亞軍很時尚,尤其癡迷國際一線品牌。之前她都要到大城市掃貨,自從有了海外代購,她的“煩惱”也得到解決。

  “你要什麼樣的品牌,買手基本上都能從國外代購,只要交一點定金就可以了。”最近王亞軍在瀏覽朋友圈裏發佈的海外代購奢侈品資訊時看中了一款墨鏡,是國內價格的七折,另外要付100元的郵費,“雖然郵費高,但整體算下來比在實體店買還是划算很多。”

  相比之下,在家做全職媽媽的徐靖則由於有多年的海外代購經驗,已經從“買手”搖身一變成為海外代購代理商,現在周邊的朋友都托她幫忙海淘。

  徐靖在美國、澳大利亞、西班牙等國家都有朋友定居,還有飛行員朋友,做起代購有很多便利條件,一開始只是消遣賺些小錢,後來發現這個市場很廣闊,就專職做起了代購生意。今年生意不錯,每個月都能賺幾千元。

  海外代購的誘惑就在於能買到眾多國際品牌,而且有的價格很低,有的則是國內市場上沒有的。

  市場魚龍混雜想要驗貨不容易

  雖然海外代購帶來了諸多便利,但同樣存在網路虛擬交易的種種弊病,伴隨著不少風險。

  國際大品牌,價格又是國內的五、六折,誰不動心?然而,現實卻並沒有那麼美好。太原市民劉女士最近在微信上看到朋友發佈消息稱有渠道代購日本化粧品,於是,她請這位朋友幫忙代購。收貨後,她發現産品和之前的描述有很大差別,“以前用過這款肌底液,味道沒這麼刺激,質地也沒這麼稀,不像是正品。”因為是熟人,而且價格又低,礙于面子,劉女士最終也沒好意思找朋友退款。

  前不久,28歲的白領譚靜宜通過電商海外代購了一款LV包包,包裝內附有購物小票,對方稱是美國直郵,接受國內專櫃驗貨。然而,賣家聲稱的支援國內專櫃驗貨,其實沒那麼簡單。譚靜宜帶著包包去太原專櫃驗貨,被售貨員告知,由於國內外發售的型號不同,國內的專櫃很難去評判國外銷售的産品。“要想驗貨,需要把包郵寄到海外總部。背了半年了,包包到底是真是假,搞不清楚。”

  值得注意的是,高倣的海外代購票據、吊牌一度在網上受追捧,以票據為例,不僅格式可以亂真,內容、價格、購買地點等全部可以指定。

  徐靖透露,這些賣家中有相當部分自己就在從事網路代購生意,配齊這些就等於給産品配齊“身份證”。“國際運費高昂,海外代購其實不可能存在太大的差價空間,正品代購利潤在15%左右,低於5折的代購化粧品基本都是假貨,低於7折的包包更不可信。”她説,國內現在有很多奢侈品高倣廠家,那些號稱是海外代購的網站,就是從國內買貨,郵寄到國外,再賣給國內的消費者。“尤其是包包等大件物品,‘一日遊’就能賺好幾萬元。”

  需求應被正視呼喚行業規範出臺

  從國內到國外,從商品到小票,“假代購”的猖獗從一定程度折射出監管的空白。

  去年我國海外代購交易規模接近800億元,在迅猛發展的背後,存在著交易違規操作、售後權益難以保障等諸多問題。畢竟大多數消費者除了對品牌有所了解,很難對産品辨別真偽。

  山西明坤律師事務所律師馮芝剛介紹,近年我省電子商務交易糾紛呈上升趨勢,證據蒐集起來比較困難。網上交易準入門檻低,缺乏嚴格的審批程式,更多的是建立在買賣雙方自覺守信的基礎上,而且大多網購都屬於異地消費,異地維權難度更大。

  “將事前審查的責任完全交給電商,這也很難實現。”馮芝剛説,電商應建立先行賠付的渠道,有問題先幫消費者維權,再向第三方追償。“根據‘新消法’,網購平臺如果明知或者應知其銷售的商品是虛假的,不採取措施去遮罩,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省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監督部門只能針對産品的品質、材質進行鑒定,檢驗産品是否合格,但無法鑒定網購的奢侈品是否為正品。海外代購時應要求商家提供票據,每張購物小票上都有小票號碼,用於顧客進行投訴、監督和客戶滿意度調查等。是否偽造小票號碼,可以上官網檢驗,號碼可以製造出來,但存在於商場電腦系統中的交易是不可能被製造的。

  對於通過微店購買的情況,由於微商大多沒有營業執照,無固定經營場所,在微信上交易屬於私下交易,根據“新消法”規定,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交易不屬於消費者權益法調解的範圍,被視為普通民事糾紛的可能性更大,也不適用於網購 “七天無理由退貨”。因此,消費者在微信購物時需謹慎,最好選擇主流購物網站。

  “國內消費者海外代購也是一種跨國小額貿易,這些消費需求應該得到滿足和正視。”省社科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侯曉斌認為,電商及跨境交易的快速發展,必然帶火海外代購。國人的奢侈品消費能力正在不斷升級,因此,期待有關部門儘快出臺措施辦法,整肅市場秩序,還消費者一個“清新”的購物環境。

  本報記者 張 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