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突擊提拔”應視作“人事腐敗”

  • 發佈時間:2014-11-24 02:30:5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視點

  應當將用人違規由“不正之風”升格為“人事腐敗”,並相應地出臺更嚴厲的黨紀政紀措施,僅僅視之為不正之風,用人違規就會被視為“小節”。

  有媒體梳理2013年兩輪巡視工作發現,選人用人問題幾乎成為各個被巡視地區(單位)被點名的“標配”,其中違規突擊提拔調整幹部現象屢見不鮮。典型例子如江西省委原常委、秘書長趙智勇2006年離開九江前1個月突擊提拔一批女幹部,山西長治縣原縣委書記王虎林在離任前批發430頂官帽,河北青龍縣原縣委書記高東輝突擊提拔調整283名幹部等。

  突擊提拔現象之所以屢見不鮮,究其原因,一是地方或部門“一把手”權力過分集中,組織人事程式被架空,二是事後問責不力。這裡暗含一個前提,就是如何定性選人用人問題。

  對於此類問題,我們一直稱之為“不正之風”,這是一種政治定性。用人違規無非三種情況:一是買官賣官,權錢交易;二是拉攏下屬,延續政治或權力影響力;三是蔭庇親朋,受人請托。如果發現背後有權錢交易,就會治以行賄受賄之罪。但如果沒有錢權交易情節,或者説未能找到證據,就僅僅被視為黨內不正之風,相應的問責就不過是黨紀政紀處分。

  這種黨紀政紀處分,能在多大程度上遏制選人用人問題上的不正之風?中組部今年1月印發《關於加強幹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的意見》,其中第三條規定:“對違反規定作出的幹部任用決定,一律宣佈無效,按幹部管理許可權予以糾正;對説情、打招呼和私自干預下級幹部選拔任用的,一律堅決抵制,視情節給予批評教育或組織處理。”中共中央今年新修訂《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了“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幹部十不準”,而問責的規定仍限于籠統的“組織處理或者紀律處分”。

  比如武漢市委宣傳部原部長離任前違規突擊提拔19名幹部,案發後3名相關責任人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被提拔幹部都被降為原職。趙智勇突擊提拔了一批女幹部,接任領導在接群眾舉報後將其中部分女幹部打回原單位。

  一些問責要麼不了了之,要麼處理過輕,導致用人違規的成本太低。違規選人用人的領導幹部,如果不涉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就只剩搞不正之風的錯誤,除了“恢復原狀”,處分不過是黨內嚴重警告之類。

  這種困境的根源,在於我們對選人用人問題的定性不準確,嚴重低估了它的破壞性及其政治後果。人事腐敗關鍵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其帶來的政治後果。

  現在我們要做的應當是將用人違規由“不正之風”升格為“人事腐敗”,並相應地出臺更嚴厲的黨紀政紀措施。僅僅視之為不正之風,用人違規就會被視為“小節”。則程式性規定必定被輕看,違規則成了“程式瑕疵”,問責也自然問亦可、不問亦可,嚴重警告亦可、不嚴重警告亦可。

  □楊于澤(媒體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