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滬港通好戲醞釀夠了才開鑼

  • 發佈時間:2014-11-24 01:29:26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王潔

  “滬港通”的價值,其實遠不能用這幾天的市場表現去衡量。作為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大幕的開啟,以人民幣為計價的“滬港通”,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佈局中,無疑下了一步妙棋。

  “滬港通”開啟之後,“深港通”、“中美通”還遠嗎?中國要真正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國家,影響全球資産價格至關重要。未來,當全球投資者都習慣於投資人民幣標價的資産後,人民幣國際化道路自然水到渠成。

  而從全球資本配置的角度來看,在過去多年裏,全球資本對中國資産的配置也是遠遠不足的。2013年,全球GDP總和約75萬億美元,其中,中國經濟總量折算約9.3萬億美元,佔比達到12.5%。

  但在資本市場上,MSCI指數尚無A股一席之地;代表中國資産的H股和B股的配置權重,在全球指數佔比中僅2%;未來,即使A股納入MSCI指數,中國也僅僅佔4%,而MSCI的全球指數配置美國資産比重高達47%。

  滬港通是全球資産配置的一個起點。儘管在啟動初期,投資者們尚未看到蜂擁而入的資金,但事實上,在過去的幾天裏,最真誠的資金正在觀而不動。

  大型外資金融機構沒來,並不代表著他們不感興趣。這些機構的投資風格其實更為嚴謹,他們通常不會在一個交易模式或市場形成之初就大規模參與交易。在充分了解調研後,相關産品契約調整後,這些資金才會大規模涌入。

  此外,目前門可羅雀的港股通,其實也並不缺少潛在“買家”。有權威人士透露,證監會近期可能出臺《關於證券投資基金投資滬港通的交易指引》,關於哪類基金可以投資、如何投資、交易方式及其交易系統配置等細節問題或得到解答。可以預期的是,一旦指引出臺,公募基金、保險資金等主流機構借助港股通和滬股通雙向流動的大門也將打開。

  作為一項互聯互通的長效機制,滬港通的積極意義必將逐步顯現。短期而言,作為一個新事物,A股市場投資者對港股需要了解,海外投資者對A股也需要了解。兩地投資者要相互熟悉各自市場的投資標的,熟悉相關交易制度……這些都需要時間。

  股民眼中的滬港通

  故事1 北京股民陳先生沒做功課不開戶

  “現在買A股多便宜呀,幹嘛要去買港股?”已經有多年炒股經驗的北京股民陳先生,在滬港通開通的這一週裏,已經躲到溫暖的三亞,享受著陽光、沙灘和有股市的自由生活。始於2006年的那一輪大牛市,讓陳先生完全實現了財務自由。如今每到冬天,三亞已然成為陳先生的第二居所。

  陳先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幾週前,就有營業部的工作人員打電話介紹滬港通,由於他是老股民,在網上就可以開戶,據説是十幾分鐘就能搞定。不過,陳先生並沒有急於開戶。“香港市場的水那麼深,在沒有充分了解之前,我是不會貿然介入的。”陳先生説,對於滬港通的前景,他是百分之百地看好,但是炒港股絕對不像A股那麼簡單,而自己也是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的。

  相比于香港市場,陳先生更看好未來的A股市場。“A股市場的低估值,這是全世界市場都公認的。大批的藍籌股股價,一直是低於每股凈資産。買股票永遠是要買你看得懂的和有投資價值的,我對滬深股市更熟悉,而且直覺告訴我,A股的機會絕對大於港股。”

  不過,陳先生也表示,他並不是完全拒絕“港股通”。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資本市場比A股市場成熟很多,且沒有漲跌幅限制,比較好控制風險。但在介入之前,必須重新做功課。陳先生説,在徹底弄懂了之後,或者覺得港股已然具備價值投資之時,他也會開通滬港通賬戶,去香港市場炒股票的。

  故事2 愛趕潮流的張女士“解放”計劃泡湯了

  “其實炒港股很麻煩的,真的沒有炒A股方便。”張女士今年已經47歲了,但愛趕潮流的個性卻始終如一。早在2007年A股市場憧憬著萬點高點之時,有一小波先行者就開始悄悄佈局當初的港股直通車,張女士就是其中的一分子。

  “我們幾個要好的朋友一起去的香港,在當地銀行就能開戶炒港股。”張女士回憶説,當初信心滿滿,以為港股遍地都是金子呢。但開了戶之後才發現,其實炒港股要比炒A股麻煩多了。

  “下單需要找經紀人;上午的交易如果沒成功,只能在12點30分至13點撤單;行情出現了問題,或者有些事情不太清楚,你得打香港本地的電話,還經常沒人接……”張女士説,她當初興致勃勃地出海了,結果碰了一鼻子灰。“這我還算幸運的,和我一起出海的一哥們,買港股衍生品了,結果幾個月賠了上百萬,我們再見到他,都不敢提港股了。”

  幾年過去了,張女士悄悄佈局的幾隻港股波瀾不驚。今年年初,當滬港通胎動的消息傳來之時,張女士著實興奮了一把。按照A股的邏輯,張女士滿心以為等到利好兌現之時,自己總能小賺一把了吧?

  但現實卻很殘酷。11月17日,香港恒生指數從最高24313.06點一路跌至收盤的23797.08點,當天跌幅超過2%。而在過去的5個交易日裏,恒生指數累計跌去了近千點。張女士説,本想著讓內地股民來接盤解放自己呢,看來,這一次的計劃又泡湯了。

  故事3 80後邵先生該出手時再出手

  80後的邵先生是一個精明的上海股民。股票、期貨、權證、文交所,這幾年市場流行的投資品種,邵先生從來都沒落下過,而且總能從這些看似紛雜的市場中找到投資機會。

  專業從事投資的他,這些年國內、國外不停地溜達。手中一部市場上最便宜的百元手機,每個月的電話費卻要三五百元。在交易時間,你不要輕易去打擾他。因為此時的他,可能正躲在大洋彼岸的某個五星級酒店,忙忙碌碌地下單呢。

  滬港通來了,邵先生怎能錯過。他説,這幾年他主做期貨,對A股的關注並不多。但從今年初開始,自己已然加大了對A股的投資,而且主要目標是低價大盤藍籌股。“A股的機會是中長期的,最起碼看好兩年,這兩年的主戰場應該在A股。”邵先生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對於港股通,自己也是做了一番研究。

  “香港的交易流程和A股不太一樣,我下載了新的下單軟體,但還要熟悉交易流程。”邵先生説,至於開通滬港通賬戶,還是很方便的。

  “開戶也就用半個小時左右,但接下來的投資可就要下工夫了。”邵先生説,最近這幾天他一直在看港股走勢,也關注了兩三隻股票。“最看好博彩股,我覺得港股和A股要互為補充。藍籌股在A股市場裏挑;A股中沒有的才是港股的機會。”但邵先生同時表示,這一個月內他並不打算交易,因為還需要更深入地了解香港股市。

  晨報首席記者 王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