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意外出招 今起降息 定調中性操作

  • 發佈時間:2014-11-22 08:41:0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日晚間,央行宣佈非對稱降息,從11月22日起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同時,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

  在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央行系統的兩位經濟學家金中夏和馬駿對此舉的定性一致,認為屬貨幣政策的中性操作,並不代表貨幣政策的轉向。在實際利率由於物價漲幅趨緩而面臨上行壓力,因此適當降低名義利率恰恰是為了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央行有關負責人明確,此次降息旨在促進實際利率逐步回歸合理水準,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這一突出問題。市場分析人士表示,貸款基準利率仍是銀行定價的起點,隨著“利率錨”的下移,社會融資成本的系統性下降未來可期。

  降息仍屬中性操作

  此前,有市場人士曾認為,降準降息有太強的信號意義,央行對此有所忌諱。央行有關負責人昨日答記者問中明確表示,此次利率調整仍屬於中性操作,並不代表貨幣政策取向發生變化。該負責人還明確,不需要對經濟採取強刺激政策。

  在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看來,雖然經濟增長速度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但就業情況良好,結構調整也在取得積極進展,沒有必要採取強刺激。最近一段時間的通脹持續低於預期,PPI環比持續下行,存在著推高實際利率的壓力。

  他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實際利率由於物價漲幅趨緩而面臨上行壓力,因此適當降低名義利率有利於保持貨幣條件的穩定(實際利率是貨幣條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講,這次利率調整恰恰是為了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所所長金中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何謂中性的貨幣政策?就是要與經濟基本面一致。如果經濟基本面的變數都往下走了,利率與之相應地往下調,就是中性的貨幣政策。如果不調,就是偏緊了。如果調多了,就是偏松了。所以説,央行這次降息,是屬於貨幣政策的中性操作。”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全面”降息、“全面”降準就是“重回大放水老路”、就是不改革了。這是一種不理性的意氣之見。因為合適的利率水準是一個狀態相依的變數。

  “利率錨”下移促降融資成本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利率調整的重點就是要發揮基準利率的引導作用,有針對性地引導市場利率和社會融資成本下行,促進實際利率逐步回歸合理水準,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這一突出問題。

  今年以來,央行兩次定向降準。同時,加大了支農再貸款的力度,並在9月份創設了中期借貸便利(MLF)為商業銀行提供流動性支援,通過抵押補充貸款工具(PSL)為棚改提供長期資金。同時,3次下調14天回購利率共40個基點,9月份起下調PSL利率。

  到9月底,同業拆借和債券回購加權平均利率分別已較年初下降了1.19和1.34個百分點,但9月份的非金融企業貸款及其他部分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7%,僅較年初下降了0.23個百分點。

  瑞銀證券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即便考慮企業債券、信託、票據等其他融資方式,估算的全社會綜合融資成本也只降了35個基點,均遠遜於貨幣市場7天回購利率220多個基點的降幅。

  她認為,我國貨幣政策目前尚處於由數量型、行政指令型調控向價格型、市場化工具調控的過渡階段。因此單純依賴流動性操作壓低貨幣市場利率很難真正有效地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金中夏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雖然貸款利率已經放開了,但貸款的基準利率仍然是銀行和企業定價的起點。下調貸款基準利率,有助於系統地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魯政委也認為,沒有“利率錨”下移,而期待系統性地降低融資成本是很難的。本次降息,有助於在明年初存量貸款重定價時系統性下調融資成本,特別是以貸款基準利率為定價基準的小微、三農貸款,當然還有房地産。

  貨幣政策走向盯緊實際利率水準

  昨日晚間央行正式開啟了降息週期,而分析師們普遍預計這並非最後一次。申銀萬國分析師李慧勇在電話會議中預測,綜合考慮到2015年CPI走勢、今年PSL和MLF到期,以及同業存款納入存款計算範圍,追繳存款準備金需要對衝,需要投放3萬億左右資金,還存在3次降息、6次降準空間。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預計,貨幣寬鬆空間被打開,未來繼續降準降息沒有任何心理上的包袱,再考慮到存貸比調整帶來的繳準壓力,預計下一次降準降息不會太遠,一直會持續到社融餘額增速拐頭向上,經濟內生動力增強為止。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對於年內是否還會降準還是要看外匯佔款情況,如果外匯佔款持續大幅減少,還是存在降準的可能。

  央行昨日在答記者問中分析,儘管我國經濟也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我國經濟體量大,市場空間廣闊,迴旋餘地很大,抗風險能力也比較強。而根據經濟基本面水準,利用利率工具,保持適當的實際利率水準,是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思路。?(記者 高翔 王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