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5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長春步入“禁塑”時代

  • 發佈時間:2014-11-22 06:33:57  來源:長春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從明年1月1日起,我省將在全省行政區域內禁止生産銷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薄膜袋製品和食具,成為全國首個全面“禁塑”的省份。從“限塑”到“禁塑”,這一即將實施的新規引發許多人的關注。“禁塑”之路如何推進實施?禁塑令之下産業如何轉型?記者近日進行了深入調查。

  農貿市場存“盲區”

  近日,在光複路市場的力華塑膠製品批發部裏,來買塑膠袋的人很多,店裏擺放著不少“三無”塑膠袋,多數沒有標明生産廠家等相關內容。“這些塑膠袋很便宜,4塊錢能買50個,我的攤位平均一天至少使用兩三沓。”西朝陽市場賣菜的商販告訴記者,他們所使用的塑膠袋多是去市場批發購買的,“大家在農貿市場買菜就是想圖個便宜,如果要使用超市那種收費塑膠袋,買菜的覺得不划算,我們也得多花錢。”記者隨後又走訪了長春幾處農貿市場,發現超薄塑膠袋幾乎是商販的必備,不少市民對使用這些塑膠袋也不在意。

  在歐亞商都和卓展時代廣場,塑膠手提袋早已停止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紙質購物袋;遠方、恒客隆等大型超市,標有超市標識的塑膠袋每個收0.3元左右的費用,也有消費者自帶環保袋來購物。在重慶路沃爾瑪賣場,記者發現結賬的10名顧客中有4人自帶環保袋,其餘購買了塑膠袋。而在生鮮區和蔬菜區提供“手撕袋”,有的消費者一撕就是一疊,“裝個水果撕個袋”的現象普遍存在。

  “平時感覺最難打掃的就是這些塑膠袋,碰上大風天氣,塑膠袋滿天飛。”光複路市場附近一位環衛工人告訴記者,“這幾年,扔塑膠袋比以往少了,但是農貿市場、小吃攤附近非常多,給清掃工作帶來了不少麻煩,我希望‘禁塑令’能夠執行。”

  明年起“禁塑”升級

  我國從2008年6月1日起開始實施“限塑令”,規定禁止生産、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膠購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膠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

  幾年來,我省的“限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各部門加大監管力度,“白色污染”得到遏制,超市商場塑膠袋使用量普遍減少。推行“限塑令”“七年之癢”之際,我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又提高了標準。日前,吉林省“禁塑”動員大會暨産需銜接電視電話會議在長春舉行,我省成為全國“禁塑令”先行者。

  本次“禁塑令”規定,在全省禁止生産銷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薄膜袋製品和食具。其中,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薄膜袋包括購物袋、連卷袋和平口袋,不包括商品出廠的原始包裝袋和用於盛裝散裝生鮮食品、熟食等預包裝袋;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食具包括餐盒、碗、杯、蓋、盤、碟、刀、叉、勺、吸管。

  “這些産品原料主要來源於石油基化工原料,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大,長期使用不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省發改委副主任宋剛表示,“禁塑令”能否順利實施,産需銜接是關鍵,目前我省替代産品的生産技術可靠,生産能力已經能滿足“禁塑”後的需求。

  全降解塑膠年底投産

  近日,記者來到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良辰工業園區,在長春必可成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的7000平方米10號廠房內,工人們正忙著安裝調試吹膜機、制袋機等機器。

  “這是年産1萬噸生物基降解複合材料工業化生産項目,今年8月份吹膜機工人已經在山東完成培訓,今年年底就能投産,生産出首批全降解塑膠製品,‘限塑令’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該公司銷售總監高巍説,他們生産的可降解新型塑膠製品,原料叫聚乳酸,是一種新型生物降解材料,在適當自然環境條件下能夠被微生物完全分解。

  聚乳酸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資源提煉出的澱粉原料製成,被稱為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新材料,廣泛應用在汽車、一次性用品、電子、生物醫藥等領域。圍繞這一新材料,2013年底,吉林省生物可降解材料産業園落位長春經開區,在中科院長春應化所、省石化院的技術支援下,正加快建設,投産後未來幾年可實現産值500億元。目前,已有必可成、金暉、盛達、華盛等多個項目簽約落位,生物可降解材料産業集聚效應初步顯現。

  “禁塑令”的實施,讓我市在生態文明建設上邁出了堅實一步,也使以聚乳酸為代表的生物化工産業在全國率先突圍,佔領産業先機,加速踏上産業轉型變革之路。

  “四查四打”聯合推進

  “目前長春使用的塑膠袋,主要是從遼寧營口等外地流入。”市質監局監督處處長劉彤告訴記者,幾年前他們曾經對鐵北一些小型塑膠廠進行監督檢查,因為産品品質、環保等原因現在這些塑膠生産廠都沒了,“禁塑”難點在流通領域。

  據省工商局副局長孫景發介紹,為全面推進‘禁塑’工作,工商部門將商場、超市、食雜店、冷飲店、幹洗店、藥店確定為重點對象,開展“四查四打”,即:一查經營主體資格,打擊無證無照經營;二查經營行為和進銷貨臺賬,省外塑膠袋、塑膠食具進入我省要申請報驗,打擊擾亂市場經營秩序行為;三查商品標識,打擊冒牌貼牌;四查塑膠製品品質,打擊劣質商品,震懾不法分子。

  為了保證“禁塑令”的順利實施,多部門制定了相應的管理服務舉措: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引導;工信廳積極推進聚乳酸製品項目建設,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實現聚乳酸原料自給;環保部門對廢舊塑膠綜合利用和堆肥處理企業,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援,加強塑膠製品廢棄物管理……

  民眾環保意識須提高

  離“禁塑令”的實施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對於此次“禁塑令”的出臺,有人“點讚”,也有人覺得前景堪憂。

  “禁塑”是一大社會系統工程,真正消滅白色污染任重道遠。專家學者和業內人士呼籲,首先全社會要大力營造綠色消費氛圍,倡導綠色、低碳、節約的消費理念,使廣大群眾真正意識到不合格塑膠袋對環境的危害性。

  “要想‘禁塑令’真正達到效果,要加大宣傳力度,普及濫用塑膠袋的危害知識。”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馮威教授告訴記者,一次性塑膠製品、食具,跟普通垃圾一樣填埋、焚燒,會産生大量有害氣體,掩埋很難被微生物分解,使土壤透氣性降低,農作物減産,動物食用殘棄的塑膠膜會造成死亡,提倡綠色消費與加強環境保護勢在必行。

  馮威教授認為,真正消滅白色污染還有更遠的路要走。首先,應通過政策鼓勵生物分解塑膠的生産應用,通過提高相關技術和生産規模,降低生物分解塑膠的生産成本,重視廢塑膠迴圈利用,形成低碳環保、資源可迴圈、發展可持續的生産方式。同時要讓廣大市民形成良好的購物習慣,環保意識能在人們心中紮根、強化,那樣,“禁塑”就好辦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