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場科學家和企業家的跨界聯姻

  • 發佈時間:2014-11-22 03:31:4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蔣文龍朱海洋

  他27歲破解了一個困擾國際植物病毒領域30年的科學難題,憑藉在該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29歲晉陞研究員,48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49歲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他叫陳劍平——浙江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知天命之年,他卻學術跨界,提出全新概念——“現代農業綜合體”。

  他將泥砂磚石砌成藝術品,堪稱高端品質地産的旗幟與神話,被稱為中國房地産開發“教父”,他叫宋衛平——原綠城集團,現藍城集團董事長。金字塔尖,他卻戰略調整,涉足農業。

  一位農業科學家,一位房産企業家,原本毫不相干的兩人,因為對中國農業的共識“一見鍾情”,牽手在浙江嵊州開啟了農業“理想王國”的築造之路。

  在千畝土地之上,兩人完美蝶變:陳劍平勾勒已久的“現代農業綜合體”,終於開始破繭而出;而宋衛平也終於告別“綠城”時代,向“綠色”時代邁進。

  時間是最好的催化劑,如果在十年之前,陳劍平説,他的腦海不會誕生“現代農業綜合體”,宋衛平説,他的視界也不會關注農業。

  院士為何鍾情“現代農業綜合體”?

  “三農”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回顧三十年來的工作經歷,陳劍平將其分為三個階段:I、T、G。

  第一個十年,從事自己專業領域的科學研究,幾乎每件事都由自己完成,“I”即是實現自我科技人生的追求。

  做好自己的科研工作之外,陳劍平還得帶領團隊(Team),共同攀登,這就進入了第二個十年:“T”。

  當選院士後,陳劍平認為“T”顯得不夠了,必須進一步寫好“G”字,即要有國家戰略目標。工程院是國家科技思想庫,院士應以國家需求為己任。因此,陳劍平想著如何實現從戰術科學家向戰略科學家的轉型。

  這一時期,陳劍平除了持續不懈關注自己的專業領域外,還對過去幾十年中國農業的發展歷程,從全球視野、歷史關切角度,進行重新評估,反思分析,尋找差距,找出發展新路徑。“現代農業綜合體”的概念,就在這樣的思考中浮現在陳劍平腦海,應運萌生。

  陳劍平認為,當前中國農業農村正面臨四大挑戰——

  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挑戰。我國要用世界8%的耕地和7%的可用淡水養活世界20%的人口。而且由於城市化的進程,我國耕地面積還在繼續縮減,而且有8億多畝耕地常年受乾旱影響,不能保證豐收。

  糧食和食品安全的挑戰。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對糧食剛需的持續增加和資源約束的日益趨緊,保障糧食供應難度加大;同時,公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如何確保“吃得好”“吃得安全”需要重點關注。

  生産方式、行銷模式和經濟效益的挑戰。我國農業是弱勢産業,農民是弱勢群體,農産品生産粗放,缺乏現代流程和技術,成本高,效益低,滯銷屢見不鮮。

  美麗鄉村建設的挑戰。工業化、城市化讓農業農村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青山綠水和鄉愁亟需保護。以前是“三代人造一次房子”,現在是“一代人造三次房子”,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陳劍平認為,“三農”問題既錯綜複雜,又相互牽制。任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政策舉措,都只能解決局部的問題。要想根除“三農”頑疾,必須綜合施策,構建綜合性的平臺和載體。

  與此同時,作為一個在科研單位工作了大半輩子的科學家,陳劍平對科研機構存在的問題更是了然于胸,科技界存在科技的投入與産出不匹配,産學研用結合不緊密,評價考核科技成果標準不科學,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不適應的頑疾。同樣,對這些長期以來形成的頑疾,陳劍平當時認為不可能有一個能夠藥到病除的良方,亟待設計一個包括市場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和效益導向的協同創新科研運作機制。

  一次偶然的家庭購物經歷,讓陳劍平思路頓開:能否將“商業綜合體”引入農業,一舉解決農業生産問題、農産品品質安全問題、環境生態問題、農産品行銷問題、農民收入問題、新農村建設問題,以及解決農業科研、科技活力、科技運作模式等農業科研機構改革的問題。

  2011年,陳劍平正式提出了“現代農業綜合體”的概念。

  “現代農業綜合體”究竟為何物?

  融農業科技、生産、旅遊、文化于一體

  那到底什麼是“現代農業綜合體”?陳劍平認為,它是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的高級階段,即現代農業園區化發展的高級形態和升級版。

  這個綜合體,將發展現代農業作為核心和主體,將生産要素整合、全産業鏈整合、功能價值整合和城鄉空間整合作為支撐和動力,通過多方合作,建設集農業改革新特區、農業産業新園區、農業科技示範區、農民居住新社區、農業生態涵養區、農業服務經濟區等於一體的,以農業現代化支撐新型城鎮化的,具有綜合性功能的區域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發展新平臺。

  用一個公式錶示,“現代農業綜合體”可以簡化為“農業科技+農業生産+農業旅遊+農業文化”。其中要充分體現的是,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實現科技效益的倍增。

  在構建中,綜合體注重以生産功能為核心的新農村建設;以生産功能為紐帶,創造就業機會;以增加農民收入,使農村留得住農民。所以,其中最為重要的是,設計科技型的生産功能,每一個鄉村都要培育主導産業,要把農業生産與生態文明和創意農業緊密結合,積極探索現代農業運營與經營模式。

  其建立需要整合四個方面的力量:一是政府,提供基礎設施、政策保障等。二是農業科研院所,提供科技支撐,實施生産標準化等,對綜合體、對“三農”進行頂層設計,解決生産技術關。三是企業,通過生産運作、加工流通、市場行銷等,解決市場關、效益關。四是農村金融,要推動土地流轉,土地信託參與企業實現輕資産運作。

  陳劍平認為,現代農業綜合體的頂層設計,首先要從農業園區開始,這是最重要的平臺,其核心要素必須具備研發中心和技術轉移中心,必須要有溫室、露天生産、水處理和能源供應條件,以及生産出來的農産品必須有包裝、行銷的場所和物流的途徑。同時,要寫好家庭農場這篇文章,這是中國農業的基本國情,是中國農業的細胞。每一個家庭農場要有主題、標準和高效益。一個農業園區與眾多家庭農場通過技術輔導、訂單、産品流、資金流形成一個系統,而若干個這樣的系統組成一個農業生産體系。農業企業通過一手抓生産體系,另一手抓流通體系,實現優質農産品生産和供應,效益反哺農民。

  這裡要強調的是“企業是創新主體、是核心”,而農科院的定位是設計者、科學技術源頭,而不是加工廠、行銷員。形象地説,農科院是把錢變成知識,而企業則是將知識變成錢。

  科學家和企業家為何“一拍即合”?

  科研與經濟實現互補共贏

  陳劍平認為,理想中的合作夥伴,必須是經濟實力雄厚、社會責任感強烈、並且能尊重知識的企業。陳劍平拋出“現代農業綜合體”概念後,也有不少企業家感興趣,但多方考察後,均未能達到陳劍平的要求。

  一次偶然的機會,陳劍平認識了原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宋衛平邀請他去給集團高管作現代農業發展報告,這讓大家有些不解:房地産和農業互不相干,一個是賺快錢的,另一個則是回報慢、收效低的。但正是那場報告一週後,老宋回電稱,願意投身農業。將農業和養老服務業作為他後半輩子的事業。

  一個是具有20多年企業運營的經驗積累,在房地産開發領域舉足輕重;另一個是具有103年農業科技研發、示範推廣的悠久歷史,在同行中屬鳳毛麟角,就這樣,雙方開始了以商業化模式推動這項有可能改變和影響中國農業的“綜合體”實驗。目前,雙方已合作組建綠城現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合作方式是:綠城投入資金,農科院投入技術,其中農科院以智慧財産權入股佔15%。

  在綜合體佈局中,首先考慮市場,根據市場需求計劃生産農副産品;同時,農科院對産品分類、基地拓展、生産管理、全程檢測等進行研究,整合科技成果,通過提供優質種子種苗、安全農業投入品、科學技術培訓、全程品質監控,建立若干個專業核心現代農業園區,並輻射帶動周邊更多家庭農場和專業合作社,形成或緊密或鬆散的互動合作關係。這樣的模式,作為龍頭企業出現的綜合體最終獲取回報的是安全優質的農産品,高素質的勞動力,優質的土地和生態資源,以及美麗鄉村展示平臺。通過這樣的良性迴圈,週而复始,帶領千家萬戶走向市場。更為關鍵的是,農村、農業、農民的價值獲得了市場的充分尊重和認可,價值在傳遞過程中非但沒有消減,而且還比以前有所提高。

  合格的産品是生産出來的,不合格的産品是檢測出來的。為了在品質安全上給消費者以信心,宋衛平要求沒有檢測過的産品不能上市。為此,雙方又合作成立綠城農科檢測技術有限公司,以專業化的平臺和團隊,推動“優質農産品品質安全保障體系”和“品質安全與追溯制度”的構建和落實。在這個平臺上,農科院同樣以智慧財産權入股,佔40%股份。

  在合作中,雙方職責清晰,分工明確。農科院負責頂層設計與技術支撐,扮演的是“發動機”的角色,首席科學家與科研團隊分工合作,將整個産業鏈上的科技問題逐一解決。而藍城則扮演“大卡車”的角色,負責生産一線的運作和市場一線的開拓。陳劍平以籃球賽為比喻,認為科研機構是後衛,企業是中鋒,家庭農場、合作社是前鋒,政府是領隊,市場是觀眾。“科研部門的定位一定要明確,我們不可能全能。市場行銷不是我們的強項,一定不能介入。這方面,科研單位是有許多教訓的。”陳劍平説。

  足以證明的是,經過一年半努力,位於浙江嵊州的第一個農業綜合體的核心區已基本建成。企業化的運作模式,進一步解放了科技生産力,也進一步激發了科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園區的執行效率、展示效果、運作效益,都比農科院的基地要好。綠城通過電商平臺、社區平臺等渠道,將優質農産品更快速高效、保質保安全地送達客戶的手中。

  目前,“現代農業綜合體”已經開始在浙江奉化市、麗水市等地複製,彼此功能雖有差異,但大致趨同,這就是優化“一産”,強化“三産”,加強設計,把家庭農場不僅變成優質農産品工廠,而且變成市民體驗農業勞動的好去處。

  “綜合體”的成功問世,産生了巨大的社會影響。過去,農科院是帶著錢去推廣科技成果,現在是人家找到府來給錢合作買服務!這是對科研經費巨大的補充。同時,也給農科院改革開闢了一條新路徑:以問題為導向、以市場為導向,促進了科研與經濟、科技與生産的結合;創新科研運作模式,促進了科學研究的協同創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