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票據融資成10月新增信貸主要貢獻者

  • 發佈時間:2014-11-20 00:29:4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央行發佈的10月新增貸款情況,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注意到10月新增信貸的主要貢獻者是票據融資和企業中長期貸款。有分析認為,該月新增貸款結構反映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不強,銀行風險偏好收縮,只能用票據完成央行下達銀行的信用額度。

  對於很多企業來説,在信貸緊縮的時候,手上一大堆銀行匯票、商業匯票貼現成為解決短期流動資金的選擇之一。不過,銀行間市場只能消化其中的一部分,小額分散的票據仍然流轉在民間信貸市場。對急需融資的企業而言,這樣的流轉是否有風險?如果存在風險,如何盡可能規避?

  降低企業短期融資成本

  在申請銀行貸款難、企業債和股票融資門檻高的情況下,辦理貼現獲得資金逐漸成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進行短期融資的重要方式。中小企業通過貼現取得信貸資金通常比辦理一般貸款更容易、更便捷,且從長期看融資成本也更低。

  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黎友煥接受中華工商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票據貼現率遠低於同期流動資金貸款利率,融資代價和難度相對較小,持票人通過貼現可以及時獲得現金,加速資金週轉,降低財務成本,甚至還可規避匯率風險。

  “當前,銀行票據的結算和融資功能讓銀行和企業之間形成雙贏局面。”黎友煥分析,銀行通過提供票據貼現服務既可以向持票人、出票人分別收取一定的貼現利息和手續費(根據《支付結算辦法》的規定,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應按票面金額的萬分之五向承兌銀行交納手續費),又可以從出票人處吸納一定的存款(依據不同信用等級收取不等的承兌保證金,通常為票面金額的30%),還可以持票向其他銀行辦理轉貼現或向中國人民銀行申請再貼現。

  網貸平臺瞄上票據業務

  據了解,2013年,中國金融機構累計貼現票據規模約45.7萬億元,同比增長44.3%。其中,500萬元面額以下的小額票據約20%,而銀行間市場只能消化其中一半,整體在民間信貸市場中流轉的小額票據規模超過4萬億元。

  這些小額票據大部分由中小企業開具,然而,銀行金融機構由於業務流程較為繁雜、操作成本高等原因,對辦理小額票據貼現業務積極性不高,小微企業持有的小額票據難以貼現回籠資金,造成資金佔壓和企業經營困難。這也是形成票據理財産品需求市場的主要動力。

  自去年餘額寶上線以後,在此後一年多中,網際網路金融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P2P、眾籌等各類理財産品百花齊放。在當下網際網路“寶寶”收益率持續下滑、銀行6%以上理財産品難覓、P2P平臺倒閉頻發之時,不少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瞄上票據業務。

  記者打開京東金融看到票據理財中,年化利率在5.2%-5.4%之間,根據限期不同利率有所不同。

  業內專家表示,像京東、阿里巴巴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做票據理財業務有的可能有其鯰魚效應,本來企業與京東等有業務、資金往來,做此類業務比較順理成章,也有可能時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在利率方面有更好的議價,用現在的話説,網際網路金融的利率更為市場化,也會讓企業選擇與其合作。

  目前,已經有大大小小近十家網上理財平臺推出類似産品。京東的“小銀票”,阿裏的“招財寶”都屬此類,蘇寧雲商也推出了票據理財産品。

  風險猶存

  對企業而言,票據融資的渠道是解決融資問題的好方法,但規避風險是必要的。

  網貸平臺跑路和二次質押的風險不得不防。所謂二次質押,就是該平臺收到融資企業的票據後,並不直接辦理銀行託收手續,而是在到期前再進行其他形式的套現,比如委託貿易付款,二次質押融資用作他途。

  黎友煥表示,近期,我國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層出不窮,在推出各種寶類産品後,又推出了“高收益,低風險”的票據理財業務,這在很大程度上博得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金融市場上歷來都是高收益對應高風險,票據類理財産品的高收益同樣也具有較高的風險,這些風險主要體現在:假票、被止付、被波動不斷加大。

  此外,對於銀行來講,本來風險不大的票據市場隨著近幾年不斷的發展,風險管理上也出現了新的變化趨勢。黎友煥表示,票據市場的利率顯現。在宏觀經濟放緩,國家調節經濟政策不斷變化的時期,行業風險也在增加,有些銀行對企業的信用狀況和擔保實力考慮不週,經營風險凍結和延期支付。因此,面對票據理財産品的風險,投資者在選擇票據理財産品時,應著重考察發行主體在票據業務方面的專業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