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移動互聯時代詐騙也創新 微信朋友圈成新陣地

  • 發佈時間:2014-11-19 07:14: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網11月19日電 (財經頻道 汪潔) 近期,不少網友反映在“雙11”期間網購遭遇釣魚網站詐騙。臨近年末,詐騙分子也逐漸增多,中新網財經頻道盤點發現,目前有幾種慣常的詐騙手法,如利用釣魚網站、假網站等施行網路詐騙,冒充領導、公檢法人員進行電信詐騙。利用微信朋友圈進行詐騙逐漸成為網際網路時代新的詐騙“陣地”,網友要提高警惕,謹防中招。

  1.微信朋友圈詐騙

  “近日,有不少網友收到了來自微信好友發來的奇怪連結,該連結以‘看美女照片’、‘相冊內有你的照片’等詞彙引誘用戶點擊,駭客通過偽造的空間盜取用戶的QQ賬號及密碼。對於類似的駭客大規模盜號行動,網民需提高警惕。”“虹口網警”發佈微網志提醒網友注意新型微信詐騙方式,

  “虹口網警”表示,用戶的QQ賬號被駭客掌握後,不法分子會登錄其賬號,發送相關釣魚連結給所有好友,一旦有人點擊會重蹈覆轍。這個傳播網由此形成惡性迴圈,成為駭客集團的“幫兇”。

  QQ被盜號後,騙子會以“通訊錄丟失”的名義向號碼綁定的好友索要手機號碼,並稱“微信登錄需好友驗證的驗證碼”。一旦告知對方驗證碼,用戶的微信也將面臨盜號危險。

  “虹口網警”為網友支了三招:首先,不要輕易加陌生人為微信好友;其次,對於各類資訊,不要因為自己的好奇心而隨意點擊,一個小小的連結就有可能給自己帶來巨大損失;經常更換自己的QQ及微信密碼。

  此外,隨著微信的普及,許多人的微信朋友圈內都會出現一些購物或代購資訊,由於缺少第三方監管平臺,部分嫌疑人在朋友圈上發佈虛假低價購物資訊,騙取群眾匯款購買。其還可能利用快遞貨物需要交手續費或押金等理由騙取錢財,詐騙人通常稱事主貨物特殊需要額外支付手續費或押金,以此騙取事主轉賬付款,多見於海購、代購或購買寵物等。1

  

  2.利用假天貓、淘寶等釣魚網站進行詐騙

  據新華網11月15日報道,2014年5月14日,威海市環翠區溫泉青年王某通過手機在天貓淘寶商城E街酷堡旗艦店購買78元的褲子,後賣家稱其銀行賬戶有問題無法發貨,需要其網銀密碼及驗證碼,結果造成王強網銀賬戶被劃走11000元。同日,張村的宋某通過網際網路購物,對方稱資金未入賬需要退款重新購買,給宋某發送一個釣魚網站,宋某登陸後農業銀行信用卡被盜刷2100元。

  據《西安晚報》11月15日報道,“雙11”當天全國共攔截釣魚網站攻擊1.97億次,相當於平時日均攔截量的2.05倍。廣東用戶遭到釣魚網站攻擊的次數最多,高達2896萬次,而廣東同時也是當天網購交易額最高的地區。另據監測,雙十一期間共截獲新增假冒淘寶的釣魚網站3288個,佔全天新增釣魚網站總數的53.9%。

  《南方日報》11月13日報道,針對不少被騙者上當的原因在於個人的“一時貪念”或者“疏忽大意”,廣州警方提醒廣大網民要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即:一是要理性消費,儘量不在支付寶等虛假賬戶入大額現金;二是要及時更新電腦上的殺毒軟體;三是如果在網路購物時突然發生不能交易的問題,要先中斷支付,撥打相關電商的官方電話進行核實後再操作;四是接到所謂“客服電話”時要多個心眼,要向官方網站核實對方真實身份;五是扔掉快遞包裹前要先把快遞單上的名字、手機號、地址等資訊抹去。

  “五不要”即:一是不要在沒有信譽的購物網站購物;二是不要輕信超低價格的商品;三是不要輕易點開陌生人發送的連結;四是不要隨意在傳銷單上填寫個人資訊;五是不要讓陌生人隨意操控自己的電腦,特別是與網銀相關的運作。

  

  3.冒充領導詐騙

  近段時間來,不少詐騙犯罪分子舊招翻新,直接冒充上級領導或領導親屬進行詐騙,以打電話、發短信的形式索要錢財,有網友上當受騙。

  據《南方日報》11月8日報道,清遠市一家單位的領導接到一個來自廣州的電話,聲稱是上級主管單位領導,因為賬戶凍結,資金週轉困難,要求其迅速劃撥幾萬元到某銀行的某個賬號上。“直接領導親自打電話來要錢,一定是大事!”該單位領導信以為真,積極想辦法解決資金。就在籌資過程中,發現該“上級主管單位領導”打來的電話內容錯漏百齣,經過仔細核實後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騙局,差點就上當了!”

  另據報道,正在家中上網的吳先生接到了一條正在國外出差的上司劉某的網路聊天資訊,稱需要付給國內一名客戶20000元費用,因其現在在國外,希望吳某幫忙先墊付。接到此資訊後,吳先生想到上司劉某正在國外出差,打電話確認也不方便,於是在考慮了1個多小時後便將20000元轉到了“上司劉某”指定的賬戶。

  誰知轉賬結束後,“劉某”又發來資訊,稱還要再轉點錢給這個客戶。此時,細心的吳先生發現,這個劉某講話的方式和平時大有不同,而且一再要求其轉賬匯款。心中生疑的吳先生撥通了上司劉某的電話,劉某稱從未要求其轉賬,吳先生意識受騙遂報警。

  有公安部門告誡,對索要錢財的電話要認真分析。涉及領導和領導親戚向當事人提出要錢,切記不要急於相信,更不要馬上籌錢付款,可以嘗試通過其他途徑對事實進行確認。

  

  4.冒充公檢法人員進行電信詐騙

  據《銀川晚報》11月15日報道,銀川出現新型詐騙手法,“您是罪犯xxx的家屬嗎?現在政府對罪犯家屬有補貼,您留下銀行卡號及相關身份資訊後,再電話諮詢。”近日,又一種新型的詐騙手法在我市出現,犯罪嫌疑人竟偽裝成監獄管理員,聲稱國家出臺新政策,罪犯家屬可獲政府補貼,家住西夏區的馬女士就差點上了當。

  冒充政府相關部門工作人員進行電話詐騙的手法此前也屢屢被出現。如在北京一家外企工作的小楊接到一個號碼為“000190852212”的電話,對方稱是中國郵政的工作人員,説小楊有一張法院傳票的郵件未領,隨後稱其信用卡透支8850元,即將被法院起訴,讓小楊匯錢給擺平,“聽到匯錢我就明白了原來是電話詐騙,現在電話詐騙都開始冒充郵局工作人員了!”

  央視《焦點訪談》2月13日報道了《“虛著蒙”變成“實著騙”》,一些城市的新生兒父母的姓名、手機號資訊都遭遇洩露,結果很多新生兒父母接到自稱是衛生廳工作人員的詐騙電話,還有些父母因此被騙數萬元。

  此外,有詐騙人員偽裝成社保部門、財政局等工作人員,以 “醫保卡即將被凍結、要把錢轉賬到安全賬戶上”、“孩子出生可領返還金”為由進行電話行騙。

  有關部門工作人員表示,用戶在接到類似電話後,要仔細甄別對方的資訊,要與相關部門進行核實,不要貿然將個人資訊透露給對方。

  

  5.二手交易詐騙

  據人民網11月3日報道,近日,寶雞一位市民由於輕信手機短信上的二手車交易資訊,遭遇了電信詐騙,不但沒買到車,還損失了4萬多元。

  9月29日晚,岐山縣蔡家坡鎮的李某向警方報案,稱被詐騙了4萬多元。原來,李某在手機上收到了一條二手車交易的短信,和對方電話聯繫了買車事宜,雙方約定於9月29日在蔡家坡鎮某處交易。對方讓李某到指定地點取車,讓李某妻子去銀行轉款。9月29日下午,李某妻子接到了“李某”已取到車的電話,便打了44000元現金。讓李某的妻子萬萬沒想到的是,當時李某既沒見到送車人,更沒見到車,這才發現上當受騙。

  

   6.就業招聘詐騙

  不法分子在各大網站論壇發佈虛假招聘資訊,或設立虛假的某大型企業招聘網站,以向求職者索要手續費、介紹費、押金等為名實施詐騙。

  《法制日報》11月18日報道,參與編撰手冊的志願者中,有一位來自杭州的大學生小齊(化名),講述了2012年讀大二的她被騙的經歷。“那時的我,急切地想要證明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能力,這種心理很快便被‘培訓公司’的騙子抓住,騙子主動找到了我和其他同學,表現出全心全意為我們服務的態度,當對方句句擊中心坎並表達出交點小錢接受培訓,前途一片光明的意思時,我們就像著了迷一樣,乖乖掏空錢包。後來突然培訓再無後續,我這才發現是上當被騙了。”

  

  7.中獎詐騙

  據新華網11月15日報道,2014年10月22日,小彭在渝北區回興興科四路的金鳴網吧上網時被嫌疑人發了條中獎資訊,自己於是通過支付寶給對方農業銀行,後方知被騙幾百元。

  江女士被“日賺100到300”的彈窗吸引,她隨即加入一個QQ群。一位群管理人員讓她註冊一個“時時彩”的彩票網站。在連續觀看了5期開獎後,江女士發現中獎號碼與“時時彩”網站上預測的號碼基本一致。江女士起初投資500元賺到3元後,隨後追加投資的18萬元卻連續虧損。(中新網財經頻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