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首日貴在平穩有序
- 發佈時間:2014-11-18 01:00:18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滬港通“開車”第一天,兩地共同舉行的開市儀式簡短而熱烈,一眾嘉賓笑逐顏開,但全天交投可不算熱烈。兩地股市高開低走,其中香港收市報23797.08點,跌290.30點,跌幅1.21%,全日總成交額830.21億港元。而此前投資界認為在滬港通效應下,恒指有望上衝24500點水準,港股成交可破千億。
之前即被輿論所關注的限額“打爆”問題也讓預測者跌碎一地眼鏡。此前,香港輿論預期的時間有2小時、1小時甚至半小時之説,但直到午間休市,“北上”買A股的130億“滬股通”額度仍未用盡,直到下午2時前額度才歸到“0”。“南下”買港股的“港股通”反應更為淡靜,105億元人民幣額度僅用了近17億元,不到全日額度兩成。
至此,開通前夕熱炒的滬港通機制下,北上資金多還是南下多問題初步有了答案。
其實,機構早就預期由散戶主導的A股市場,對外逐步開放,未來被納入國際指數的憧憬,讓國際機構投資者提早部署,吸引大量資金北上吸納A股。
自一週前宣佈滬港通將“開車”,高盛交易部已開始接受A股定單。交易部董事孫逸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投資者“好熱情”,反應超乎預期,定單主要來自對衝基金,“全世界都有”,“可能第一日就爆額。”
不單是高盛,早于三星期前就接受北向交易定單的里昂證券亦表示,定單情況“良好”。其全球股票交易及執行部主管安米勒透露,已接獲歐美長線基金數億美元計的買單興趣,他們青睞運輸、基建板塊。
另有對衝基金經理稱,不少券商表示滬港通反應不俗,更有傳大摩獲單一機構投資者7000萬美元買盤。這位基金經理表示,外資買A股料以上汽、茅臺等大藍籌為主,因看好其低估值、高息率的基本因素,只是擔心A股投資者會否乘外資進場而先行沽貨。
與投資滬股的資金多為國際大機構、多著眼于全球佈局不同,香港期待的南來“北水”更多的是散戶。
港股早已由機構投資者主導,加上沒有漲跌停板的交易規則差異,讓內地散戶南下意欲乏善足陳;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機制因2008年出師不利,亦讓內地機構投資者南下動力有限。
港媒訪問的內地中資券商坦言,從該行5個開戶數最多的營業部門反饋看來,700至800名已開通港股通賬戶的客戶,暫無人表示首日就買入港股。
開通前夕,市場上不時響起以短線金額論輸贏的問題,北去資金多是否就意味著香港“虧了”?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于網志寫道,“我認為這都問錯了問題。正確的問題應該是,‘有了滬港通是否比沒有滬港通更好?’無論對香港還是上海,答案都是肯定的。所以,與其糾結于對誰更好,我們更應該著眼於是否能夠雙贏。”
其實,組織方要看的,是滬港通交易是否順暢,後臺對接是否無縫,交易限額制度下,各項“落閘”安排是否有序。開市之前,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在被記者問到對交易衝高是否有期待時,回答很乾脆:不關心交易額,更關心的是交易是否平穩有序。
就市場交投而言,行內人認為既是預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隔山買牛”一向是投資者大忌,何況捏合兩個不同規則市場,投資者小心試水是正常的。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在收市後的總結中評價説,全天的交易是“正常的”,符合“預期”。被問到什麼是他最想看到的時候,他回答“最重要的是安全,最重要的是順利”。
就香港而言,無論“南水”、“北水”,其實都是香港得益之水,北去資金大都來自國際機構,這些資金要進入內地,恰恰要經過香港這個橋頭堡。富國中國中小盤股票(QDII)基金經理張峰就認為不應割裂兩地市場,“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市值市場,海外投資者是一定投的,但滬港通不是繞過香港,讓資金直接到上海去”。
他認為,未來資金都需經香港,反而加強了香港中樞、橋梁的地位,門戶意義更大。開放人民幣兌換限制已是對滬港通以及本港的巨大支援。“從A股每日成交量約5000億元人民幣,只要流一點過來就已經很好,對香港影響太大了。”
因此,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稱今天是“歷史性的一天”,信哉斯言。(王旭)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