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加快建設區域性高水準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

  • 發佈時間:2014-11-14 10:29:40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江東洲劉 昊實習生魏海斌高鵬龍

  醫學教育,事關重大。

  “醫學教育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才”?“醫學教育應該怎樣培養人?”“如何實現醫學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當前,正值我國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深化教育改革、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階段,醫學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素質衛生人才的重要使命。

  作為引領廣西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和醫療服務的龍頭力量,廣西醫科大學取得了哪些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如何深化醫學教育改革,加快高品質醫藥衛生人才培養,為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準服務?

  在廣西醫科大學即將迎來建校80週年之際,11月5日,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廣西醫科大學校長趙勁民。

  向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

  服務國家醫藥衛生事業發展

  記者:醫學教育事關教育和衛生兩大領域,尤為受到人們關注。今年是廣西醫科大學建校80週年。作為引領廣西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和醫療服務的龍頭力量,廣西醫科大學80年來,尤其是近年來的發展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果?

  趙勁民:廣西醫科大學前身是廣西省立醫學院,創建於1934年11月21日。學校是全國建校較早的22所醫學院校之一,是全國最早定點招收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和華僑學生的8所醫學院校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有招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授課)留學生資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是廣西政府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是廣西醫學教育、醫學研究、臨床醫療和預防保健的中心。自1934年建校以來,學校始終秉承“厚德勵志,博學弘醫”校訓,最初從“造本省人才,為本省所用”的宗旨,歷經80年的發展,到現在形成了“立足廣西,面向全國,輻射東盟,走向世界,以醫學為特色優勢,醫學相關的理、工、文、管、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區域性高水準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學校正不斷朝著教學研究型大學轉變,教師隊伍不斷發展,教學水準不斷提升,學校正不斷加強與東盟、亞非拉等國家的合作交流,留學生教育品質不斷提高,為國家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是廣西高等醫學教育、醫學科學研究和醫療衛生服務事業發展的引領者。

  學校強化醫學的主體地位,並不斷優化學科專業結構,近年來新增社會工作等8個專業,初步形成了以醫科為主,與醫學相關的理、工、文、管、法“多科協進”的發展格局。學校擁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1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並形成了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國家聯合地方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等組成的高水準學科平臺。“十一五”以來,學校獲省級以上課題1823項,其中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44項,其中重點項目2項,獲得項目和資金穩居廣西高校前列。學校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廣西科學技術進步特別貢獻獎、廣西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各類獎項138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申請並獲得授權專利25件,發表SCI論文957篇。學校3所直屬附屬醫院(第一附屬醫院、附屬腫瘤醫院、附屬口腔醫院)是廣西規模最大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或專科醫院,引領壯鄉高等醫學教育、醫學科學研究和醫療衛生服務的發展。迄今,學校已培養了5萬餘名各層次醫學人才,他們已成為引領廣西高等醫學教育、醫學科學研究和醫療衛生服務事業發展的骨幹力量。

  不斷完善大學職能

  推進學校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記者:作為大學的行政負責人,大學校長在大學發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作為行政負責人,您是如何以創建區域性高水準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為目標,推進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

  趙勁民:創建區域性高水準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的奮鬥目標是基於對區域性高水準內涵的充分認識,並結合學校實際情況與特色優勢,設計和探索出的理想模式。建設高水準大學,就是要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達到較高水準,在同類醫科院校中佔據領先地位。作為具有80年辦學歷史和廣西醫學教育、醫學研究、臨床醫療及預防保健的中心的負責人,我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把創建區域性高水準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作為發展目標,不斷完善大學職能,推進學校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一是堅持“品質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開放活校、依法治校”的辦學理念,堅持品質、規模、結構和效益相統一,走內涵提高的發展道路,基本形成了“以醫學為主,醫學相關的理、工、文、管、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醫科大學”新的辦學格局;二是堅持把提高教育教學品質作為學校發展的生命線,全面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和建設,強調臨床技能實踐鍛鍊,加強校風、學風、教風建設,推進教育教學品質穩步提高;三是堅持科教相長,依託特色優勢學科基礎,整合科技資源,培育科研隊伍,營造科研氛圍,科研競爭力顯著提升,科技工作取得較好成績;四是堅決支援附屬醫院做大做強,更新服務理念,強化特色服務,使醫療保健服務得到進一步強化,龍頭作用不斷凸顯,在服務新醫改中體現學校醫療服務、人才培養、政策諮詢方面的重要作用,社會服務功能不斷完善;五是堅持開放、合作、共贏的方針,積極開展與海內外大學、科研機構的合作交流活動,與美國、日本、越南、俄羅斯等國近20所大學建立了交流關係,國際醫學教育及合作交流長足進步。六是堅持強化管理,以校內行政管理與機構改革試點單位為推手,以大學章程制定為基礎,大力推動機構改革,強調成本意識、效率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推動廣大師生關注的民生工程,為師生辦實事,解難題。

  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提高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

  記者:醫學教育,能力為重。實踐教學是保證和提高醫學人才培養品質的重要環節和必要手段。廣西醫科大學如何深化教學改革,大力提升實踐教學能力和水準?

  趙勁民:臨床技能培養是醫學教育和人才培養的核心。廣西醫科大學一直以來十分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和臨床思維能力培養,突出醫學教育實踐性強的特點,改革過去單一的課內實踐形式,構建了由課程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和社會實踐4個模組組成的實踐教學體系。在教學中,我們通過加強臨床技能培訓,讓臨床一線的教學工作者重視對學生臨床基本功和臨床思維的培養,讓醫學生們得到規範的指導,提高學生的臨床能力,保障臨床教學品質。為此我們完成了對所有非直屬附屬醫院的臨床教學基地評審工作;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增設了臨床技能培訓課程;不斷推進“早期接觸臨床、早期接觸科研、早期接觸社會實踐”的“三早”教育、讓學生親身感受臨床的氛圍;加強臨床師資培訓、舉行臨床教師技能操作大賽,規範臨床教師的基本操作,強化教師的臨床教學意識;在青年教師的職稱晉陞方面,學校對臨床教師從“質”和“量”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今後,我們還要繼續加強臨床教師隊伍建設。從抓教師隊伍的“教書”與“育人”兩方面入手,完善臨床教師編制管理辦法,嚴格臨床教學職務的聘任制度,明確附屬醫院專業技術人員的教學責任和義務,把教學工作水準作為聘任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的重要條件,還要大力加強臨床教師育人為本的師德師風、醫德醫風建設。要加強臨床教學基地建設。更加重視附屬醫院的建設和管理,加大投入、加強指導,不斷提升附屬醫院的臨床教學能力與水準。要讓學生走入基層,了解國情、民情、醫情,增進對人民群眾感情,增強防病、治病能力。

  結合廣西醫療衛生工作實際

  切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

  記者:科研水準是衡量學校辦學水準的重要指標,是提高教學品質的關鍵支撐。廣西醫科大學在推動科技創新,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

  趙勁民:保持教學與科研的協調發展是辦好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基本任務。80年來,學校圍繞肝癌、鼻咽癌、地中海貧血等廣西常見病、多發病開展科學研究,獲得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近年來在教學和臨床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廣西醫科大學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近年來,廣西醫科大學結合廣西醫療衛生工作實際,重點建設區域性腫瘤早期防治、遺傳性疾病防治、轉化醫學、再生醫學、生物靶向診治、基因組與個體化等高層次的研究平臺,在艾滋病和地中海貧血領域攻關並獲得國家科技重大科研項目2項。2014年獲得國家自然基金72項並實現重點項目的突破,同時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合作建設地中海貧血聯合實驗室,開展地中海貧血防治技術攻關。並以建設生物國家高技術産業基地生物醫藥公共服務平臺為載體,加強校校、校院、校企等的深度合作,推動醫藥科技産學研結合,形成協同創新新局面。

  下一步,我們要繼續加強特色優勢學科群建設,突破內部機制體制壁壘,釋放人才、資源等創新要素的活力;凝煉優勢項目,謀求先發優勢;加大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重點實施“2+3+5發展戰略”(辦學空間和核心人才兩大內涵;地中海貧血防治、肝癌、鼻咽癌三大研究中心;五所直屬附屬醫院或院區建設)。我們要以人才作為根本,學科作為基礎,科研作為支撐,在“需求導向、全面開放、深度融合、創新引領”上有所作為,在學科建設和科研上有新發展,切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社會的能力。

  瞄準醫學前沿方向

  圍繞相關領域進行高精尖研究

  記者:作為創傷骨科專家和自治區優秀專家,您因一系列重大的學術成果而蜚聲國內外。能否請您結合您所取得的一些重要科研成果,談談怎樣才能做好科研工作?

  趙勁民:科研是沒有止境的。如何瞄準醫學前沿方向,進行更高、更深的研究,需要我們具有敏銳的眼光。前些年,我主要從事創傷骨科臨床方面的研究,並承擔了省廳級以上科研課題12項,獲廣西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項,廣西醫藥衛生適宜技術推廣獎一、二等獎各1項,尤其是對複雜性創傷進行有效救治,在顯微外科技術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周圍神經損傷尤其是臂叢神經損傷診療方面達到了國內先進水準。

  而近年來,我的科研方向作了一些調整,主要圍繞組織工程學、再生醫學、人工生物材料、傳統中醫與現代醫學融合等前沿領域進行高精尖研究。特別是再生醫學是通過基因學、分子生物學等,修復或重生人體受損組織的學科,是一門以點帶面、多學科交叉融合的跨專業學科,不僅可以減少傷殘,挽救或延長生命,更重要的是,它標誌著“再生醫學”新時代的到來,是一場意義深遠的醫學革命。隨著學科的不斷完善,我們將力爭建立起一套政産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協同創新模式,形成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産業化發展、人才培養的平臺,建立強強聯合、優勢互補、人才流動的長效創新機制,真正實現創新能力的有效提升。總的來説,做好科研工作,一定要善於學習,善於發現,善於動腦,善於瞄準前沿方向。

  以國家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為契機

  努力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記者:醫學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衛生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下一步,廣西醫科大學如何以國家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為契機,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創建區域性高水準教學研究型醫科大學?

  趙勁民:醫學教育一肩擔兩義,必須走精英教育之路。面對機遇和挑戰,學校將以國家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改革,逐步構建高品質、特色明顯的醫學精英教育體系,努力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為全國、廣西經濟社會和衛生事業發展提供“頂天立地”的人才和智力支援。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西醫科大學將繼續緊握品質這條主線,緊抓“校風、教風、學風”三風建設,緊緊圍繞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戰略部署和對學校發展的新要求,以建校80週年為契機,立足新起點、明晰新目標、謀求新跨越,以傳統優勢學科和區域特色為抓手,以國際醫藥教育中心和醫學研究科技園區為載體,強化醫學教育、醫學研究和醫療保障三大主體板塊建設,重點建設地中海貧血、肝癌、鼻咽症三大具有“廣西特色”的研究中心,同時努力構建區域一流、具有國際競爭優勢的臨床研究集群和高水準醫院集團,培養“頂天立地”的高素質醫學人才,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