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開拓市場的民族機器人
- 發佈時間:2014-11-14 10:29:30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日頭條
從被人當作“備胎”,到國外企業爭相來購——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打造民族機器人企業,通過自主創新完成華麗蛻變,在中國機器人産業發展進程中不斷邁進。
1994年,天津聯合化學有限公司購買了國外一條半生産線,同時購買了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的兩條半生産線,但後者只是被當作備線。這讓時任哈工大機器人研究所副所長的鄧喜軍很受刺激。1997年,他與研究所的同事成立了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並出任董事長。
“作為中國的知識分子,一定要做好自己的民族企業。”鄧喜軍表示。
經過十幾年努力,公司從最初註冊資本120萬成長到如今100多億元的市值,去年銷售額達到7億多元。
“2012年陜西一家企業一次性買了我們12條線,結果德國一家企業來找我們希望我們讓給他們一條線,並答應幫助我們推向國際市場。當時我覺得很自豪,有外國人在這個行業求我們了。”鄧喜軍説。
如今,博實生産的嵌入碼垛、裝箱機器人等整條流水線,廣泛應用於石油化工、煤化工、糧食食品、醫藥、建材等領域,主要客戶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神華、中煤、海爾、寶鋼、GE、杜邦、新疆建設兵團等世界知名企業和上市公司,受到國外市場廣泛認可。
研發是支撐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因素。博實以具備強大研發能力的哈工大作後盾,堅持走産學研一體化道路。
博實副總工程師、博實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祁如冰介紹,博實的搬運機器人設計等方面,由哈工大的專家把關,學校和企業共同研發,産學合作十分順暢。並認為,哈工大與博實“筋骨相連”的模式有利於産學研對接。
創業者都是哈工大的老師,之間合作比較信任,技術層面可以深入融合。在申請國家課題時,企業可以與産業結合共同承擔課題,國家和企業可以給學校提供支援。
據了解,目前博實研發資金佔年收入的4%到5%。
中國工程院院士蔡鶴皋分析認為:目前,德國、日本每萬名工人對應機器人300多臺,我們不到20台。近幾年,中國勞動力缺乏,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中國面臨機器人産業大發展的非常好的時期。
鄧喜軍表示,中國機器人要上去,成本一定要降下來。
“一般説來,中國製造業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具備成本優勢,但機器人不一樣,中國要貴于國外。因為國外有一定批量,國家在零配件上也有配套,因此價格低。如何降低成本,是中國機器人最需要克服的困難。”
鄧喜軍認為,要推動國內機器人發展,必須鼓勵國內企業使用國産機器人。
“目前,國産工業機器人已經具備較好品質,可以廣泛用於搬運、分揀等等。只有用的多,才能在使用過程中逐步積累經驗,提高國內機器人技術水準,並降低成本。”
他介紹,與此同時,博實不斷從用戶需要出發,突破技術難題,全方位解決使用上的各類問題,拓展機器人市場。
“國外的一些機器人溫度在零下時不能工作,我們通過運用特殊技術和材料解決了這個問題。博實第一台低溫運作機器人已經在大慶油田落腳。”(據新華社)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