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冒用敬老卡 被收就補辦?

  • 發佈時間:2014-11-14 03:32:31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趙翰露)111天,查獲逃票3890人次,查處“四亂”(乞討、設攤、發小廣告、兜售)5898人次,查實冒用各類證件者2650人,日處各類違規者約100人次。今年7月23日成立的上海軌道交通執法大隊,交出了這樣一份成績單。

  昨天,新一輪名為“冬風”的整治行動在全路網啟動。然而,部分違法者迅即彼此報信,待隊員趕到,已經撲空。上崗近四月,成績之外,軌交執法大隊仍有一些不得不説的困惑。

  靈活的小販“笨重”的執法

  擁有100名專職執法隊員的執法大隊第一次亮相,遭到了個別網民的不理解。按照當時的媒體報道,上崗頭一天,執法大隊抓獲逃票者約100名。“一個人忙活一整天才抓到一個?”有網民這樣留言。

  網民未必知道的是,100名專職執法隊員三班倒,同時在崗的不過三四十人。而上海軌交里程500多公里、站點300多個,每天客流量超過800萬人次。

  如今,小攤販和乞討者都用起了微信,身穿制服的執法人員一走近,群裏立刻報告:來抓了!雖説網友可以拍照舉報,可地鐵開開停停,就算最近的執法隊員立刻趕到現場,違法者多半也已逃之夭夭。

  無論是“四亂”還是逃票,違法者靈活機動、通風報信,現有的執法取證手段與之相比,著實顯得“笨重”、“低效”了點。

  現場罰款最高50元缺乏威懾力

  執法大隊也有“威風”的時候。“警察在邊上,他們就老實了。”一位執法大隊隊員表示,整治違法借助的還是公安部門的威懾力。

  缺乏底氣也有原因。執法大隊對逃票者能處以5倍于最高票價的罰款。目前,上海地鐵最高票價16元,對逃票者的罰款最高也就是90元。“四亂”罰款就更難了。按照規定,執法隊員可以對“四亂”執行兩種罰款程式:普通程式罰款可在50元—500元之間,但一次罰款下來要辦9道手續; 如果走現場罰款的簡易程式,那麼最高罰款額只能是50元。

  “違法成本太低。”執法隊員嘆苦經。除了罰款,執法大隊能運用的懲處手段著實不多。想扣留證件,不能叫“扣留”,只能是“暫為保管”;如果違法者不配合,執法隊員只能請出駐站警察,因為只有他們才有權力令違法者交出身份證件。

  “老油條”太多了。“許多乞討者是上午交了罰款,下午轉身又去討錢。”執法隊員很無奈,“效益好的月入過萬,誰在乎這點罰款。”

  “徵信黑名單”?

  有乘客不在乎

  對冒用敬老卡者的查處,也讓執法大隊頭疼了很久。執法大隊查實2650人冒用敬老卡和偽造證件,並“暫為保管”。可數月過去了,只有931張敬老卡被領回,還有1719張卡仍躺在隊裏。由於無法與相關部門對接資訊,證件雖被“暫為保管”,卻不影響敬老卡的補辦。“一些冒用敬老卡的,都是老人的子女; 他們到社區事務中心重新辦張卡,只要20塊錢。”

  一度被看好的“進入徵信系統”,威懾力也不大。“外地來滬的、不用信用卡的,都沒有效果。”

  乘客的善意,有時也成為執法隊員的煩惱,“就拿乞討來説,只要有乘客給錢,就很難根除。”

  記者手記

  別讓基層執法者困惑下去

  “四亂”不去、逃票難禁,究其原因,一則違法者獲益大,二則違法成本過低,三則違法者貼上弱勢群體標簽容易博得同情。

  相應的,執法者能運用的手段卻十分有限,既不能超出行政執法的界限,還必須考慮社會輿論的壓力。執法大隊裏曾有工作人員被查處的小攤販潑油,而遭遇抗拒辱罵更是常有的事。

  壓力都落在基層執法者的身上,這可能不止是軌交執法大隊的困惑。各領域的基層行政執法人員,説起來可能都有一肚子苦水。

  要破解這一難題,雖不容易,卻並非無從入手,也不是沒有成功先例的。但願,城市管理者能切實承擔起責任,完善法律法規、理順治理機制,讓基層執法者能更有效地維護城市的美好。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