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新多邊金融機構助區域共贏

  • 發佈時間:2014-11-13 05:32:4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剛剛閉幕的APEC會議上,亞投行和絲路基金等全新多邊金融機構的籌建和出現成為熱議話題。這些機構的成立將在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又將給我國經濟帶來怎樣的影響?這些問題值得探究——

  在為新興市場國家提供一定資金支援的同時,已有的多邊金融機構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興市場國家的話語權。正因如此,無論是積極籌建的亞投行,還是成立在即的絲路基金,都將成為現有國際金融結構的重要補充。

  新型機構應運而生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外需疲軟、內生動力不足一直是不少新興市場國家尤其是亞太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而隨著主流經濟體貨幣政策出現分化,亞太國家間通過互聯互通尋找新增長點、培育新競爭優勢的必要性更加凸顯。

  如今,亞洲國家間的互聯互通是硬體、軟體、人文“三位一體”的聯通,基礎設施建設是基礎和前提。但是,亞太國家往往財政收支偏緊,需要通過多邊金融機構提供貸款解決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資金問題。

  由於所能提供的資金額度有限,目前已有多邊金融機構的作用十分有限。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0年,亞洲各國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共需約8萬億美元,區域性基礎設施建設則需近3000億美元的資金投入。面對如此巨大的資金缺口,現有多邊金融機構無法提供足夠支援。

  於是,新興經濟體選擇了對已有多邊金融機構進行增資擴容。但是,這項工作卻遭到了極大阻礙。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黃薇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大部分多邊開發銀行的股權與話語權其實主要由發達經濟體掌握,其治理理念和意識形態具有明顯的西方特色,政治因素往往成為這些機構改革的巨大障礙。

  正因如此,新興經濟體轉向建立新的多邊金融機構,亞投行、絲路基金等由此應運而生。

  理念更加多元包容

  可以説,亞投行、金磚銀行等新生多邊金融機構的成立是對現有國際金融結構的重要補充。在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鄭之傑看來,在已有國際金融結構中,發展中國家沒有足夠的話語權,不利於全球治理的平衡發展,而金磚銀行等機構就是促進國際金融機構平衡發展的結構調整參與者。

  由新興市場國家主導的新型多邊金融機構,其創建者更加多元,治理理念也必然會更加包容。中國領導人就曾多次強調,亞投行和絲路基金都是開放的,歡迎其他投資者加入。黃薇認為,新的多邊金融機構的創建者在經濟治理理念上與西方國家存在差異,以民主政治和完全自由開放市場為基調的“華盛頓共識”不再是其原則性指南,必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國際金融治理理念的多元化和民主化。

  更加多元包容的理念,使這些機構能夠更有效地彌補新興市場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缺口。以亞投行為例,這個平臺能將本地區高儲蓄率國家的存款直接導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本區域內資本的有效配置,推動地區經濟增長,促進私營經濟發展並改善就業。

  儘管原則上不以盈利為目的,但為了維持持續運作,這些新型多邊金融機構還是要將政策性與市場原則結合起來,在項目選擇、實施和監管方面設定嚴格的治理標準,保證投資項目在整體上有良性回報。同時,也要按照國際慣例辦事,充分借鑒已有機構的理論經驗和實踐經驗,促進國際金融秩序平穩運作。

  相關産業漸次受益

  近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提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抓住關鍵的標誌性工程,力爭儘早開花結果。要幫助有關沿線國家開展本國和區域間交通、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規劃。因此,有專家分析認為,在亞投行等多邊金融機構的支援下,與南亞、東南亞和中亞國家之間的高鐵網路建設可能最先取得成果,國內交通運輸等産業將率先受益。

  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中央財經工作會議特別提及中國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蒙古國、塔吉克等鄰國之間的鐵路、公路項目,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優先部署。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預計“一帶一路”框架下有關項目的推進將大致遵循先路上交通後海上運輸、先鐵路公路後港口碼頭、先傳統近鄰後爭取其他國家的順序,國內股市中的交通運輸、建築建材等板塊將因此受益。

  與基礎設施建設密切相關的石化、能源行業,也將受益於“一帶一路”建設。民生證券分析師陳亮告訴記者,“一帶一路”建設初期大抵是鐵路、公路、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必將帶動區域內能源需求的大幅增長;隨著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中國西部及中亞地區廉價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産品將逐步打開區域外市場,價格上或有向上空間;而在中後期,隨著沿線國家經濟總量的增長,區域內的能源需求或將被進一步激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