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轉型升級發展自有奶源

  • 發佈時間:2014-11-13 05:32:5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進口乳製品大量涌入,滿足了國內消費者的需求,但從長遠來看,反映出我國鮮奶生産競爭力不強的現實。對此,國內乳企應轉型升級,大力發展自有奶源,降低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

  新一輪奶價波動再次襲來。據農業部畜牧業司對全國480個集貿市場定點監測顯示,10月最後一週,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産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由今年初最高點的每公斤4.27元下降到3.88元,同比持平。

  奶價為何會出現如此波動?

  從生産角度看,經歷去年的“奶荒”以後,企業加大了奶牛引進及牧場建設,為奶源提供了強勁補充。同時,今年市場逐漸進入豐奶期,奶牛疫情總體比較平穩,奶牛場運營健康。

  從貿易角度看,國內乳製品行業越來越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全球乳品産量今年呈上升趨勢,我國大量進口奶粉和國內需求放緩雙重疊加,導致價格走低。另外,歐洲牛奶生産配額將於明年3月底到期,不少歐洲乳品廠已開始將目標流向定位於中國市場;今年9月底,紐西蘭奶業巨頭恒天然宣佈,下調當季收購原料奶價格,也拉低了乳企對國內原料奶的依賴,倒逼其降價。

  與傳統牛奶生産國相比,我國乳製品企業的産品價格仍然偏高。據統計,今年8月,國際鮮奶價格降至每公斤2.41元;同期,我國生鮮乳價格為3.9元,高出國際價格6成。“進口原料乳粉量持續增長與其價格低有關,無論是今年初的每噸5000美元,還是9月份每噸22000元人民幣,都遠遠低於國內每噸4萬元左右的生産成本。”乳製品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宋昆岡告訴《經濟日報》記者,國內外奶價出現較大價差,還在於奶牛品種差異和養殖水準差距。我國奶牛單産水準遠低於國外,養殖成本則更高,擠壓了奶農的收益空間。

  目前,我國進口的脫水全脂奶粉約佔全球貿易量的三分之二,進口鮮奶則超過全球出貨量的三分之一。進口乳製品大量涌入,滿足了國內消費者的需求,但從長遠來看,也反映出我國鮮奶生産競爭力不強的現實,不利於我國奶源基地的建設。國家奶牛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勝利表示,國內乳製品企業目前主要依靠液態奶特別是高端液態奶的高額利潤來維持行業盈利水準;如果價格低廉的國外液態奶大量進入我國市場,必將會衝擊整個奶業鏈條。

  我國相關企業應如何應對?宋昆岡建議,國內乳企應大力發展自有奶源,降低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這樣既能保障企業原料奶品質安全可靠,又能穩定奶價,降低國際市場波動産生的影響。”

  中國農科院農業資訊所研究員李志強認為,受土地、水資源約束以及飼料原料價格高位運作的影響,未來我國奶牛存欄量大幅提升的可能性較小,産量提高主要依靠提高奶源生産能力。他建議,加大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扶持力度,提高現有奶源生産能力;實施原料奶收購指導價制度,研究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科學合理的生鮮乳收購價格體系。

  也有業內專家分析認為,我國奶業與發達國家最大的差距在於行業組織體系不健全,導致乳品安全管理上的行業自律缺失。對此,相關部門應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切實保障乳品安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