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瞄準票據管理業務“蛋糕”

  • 發佈時間:2014-11-12 09:31:2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拓展票據管理新業務不僅有利於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企業融資便利,同時也能有效緩解企業票據管理的壓力,提升企業財務收益

  “票據是企業之間相互結算的信用工具。對我們企業來説,現金結算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都是用票據來結算。”河北鋼鐵集團財務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許鵬貴近日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對企業來説,票據的重要性一是用於支付結算,二是用於企業融資。票據融資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融資便利的同時,也增加了企業票據管理的壓力。積極拓展票據管理新業務,適應企業對票據專業化管理需求,已成為銀行開展業務創新、助力企業發展的重要一環。

  專業化管理需求顯現

  一位企業財務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企業而言,由於票據到期時間分散,託收資金筆數多、金額小,一般只能存入活期賬戶,資金收益較低。與此同時,票據不能靈活變現,未發揮準現金功能,企業須持有日常頭寸資金以備不時之需,這種“備而不用”的資金也導致了價值損失或額外的利息支出。

  此外,由於企業收付票據在期限、金額方面不匹配,人工挑票費時間,簡單背書轉讓或貼現易損失票據時間價值。而且,“兩小一短”(小銀行、小面額、短余期)票據一般銀行不接受貼現,難以盤活。“我們收到的電子商業匯票因流通渠道不暢、貼現利率偏高,較難週轉使用。票據收付結算過程中形成的沉澱票據,也無法發揮應有的融資與增值作用。”該企業人士説。

  “對一般企業來説,要直接鑒別票據真假是比較困難的。”浙商銀行北京分行公司銀行部總經理張宏華表示,一般企業缺乏票據審驗人才和防偽工作經驗,假票、瑕疵票、克隆票防控難度較大。

  搶抓機遇創新業務

  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企業累計簽發商業匯票20.3萬億元,其中製造業、貿易企業的票據結算量達60%至80%。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買方市場壯大,票據結算量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隨著企業需求的增加,各銀行紛紛瞄準票據專業化管理市場,推出各具特色的票據池業務。如浙商銀行近日在全國19家分行同時推出電子化平臺“涌金票據池”業務,在試運作階段入池票據已達1.4萬餘張、累計入池票據金額達113億元。

  據了解,近年來,興業銀行也與武鋼、東風、中國南車中國中鐵等大型集團企業開展票據池業務合作。通過探索創新集團票據池集中化、規模化業務管理模式,為大型集團企業優化票據資源,降低財務成本,拓寬融資渠道,助力企業發展。截至2014年7月末,該行票據池累計融資金額421.73億元,累計入池票據金額599.45億元,累計合作企業逾500家。

  借力網際網路已成為各銀行創新票據管理業務的新趨勢。據了解,由於在設計時貫穿了網際網路金融思維,浙商銀行“涌金票據池”整體是一個電子化平臺、線上化操作的架構,憑藉網際網路的優勢,幫助企業激活票據時間價值,減少利息支出,提高財務收益。借助這一平臺,企業可以將零散的短票、小票分類入池,統籌管理,並可直接使用網銀發起質押換開承兌匯票或質押貼現、貸款,方便快捷地實現支付及融資需求;集團型企業也可以將成員單位票據集中管理,並分配各自融資額度,最大程度上盤活企業票據資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