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理性看待“逆城鎮化”

  • 發佈時間:2014-11-12 09:31:0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城鎮化率已超過50%,但有將近2.4億的城鎮人口只是常住城鎮卻沒有城鎮戶籍。隨著西部地區和城鎮的加快發展以及交通條件的日益改善,人口向小城鎮甚至非城鎮區遷移,也屬正常現象。但應防止一些人利用其中漏洞獲利

  截至目前,浙江、河南、四川、陜西、江西等地均出臺了戶籍制度改革的政策,但相當數量的農民卻因擔心自己原有利益受損和難以享受城市居民配套待遇而心存顧慮,“進城不落戶”的現象突出,甚至出現了原有城市戶籍人口希望換成農村戶籍的“逆城鎮化”現象。

  所謂“逆城鎮化”,是指人口從大城市向小城鎮甚至非城鎮區遷移。“逆城鎮化”包括“郊區化”,但又不等同於“郊區化”,它不僅包括人口的流動,還包括資源從城市核心區向郊區流動,從大都市向中小城市、農村地區流動。城鎮化理論表明,當城鎮化率達到30%時,城鎮化進程駛入快車道,當城鎮化率達到70%時,其腳步又會自動放緩。也就是説,逆城鎮化是都市化進程中的必然産物,人們無需過分擔憂。

  城市的獨特魅力在於發達的資訊、活躍的文化、較多的創業機會、便捷的生活、完善的社會保障等。但是,隨著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現代資訊技術的發展,以高速公路和高鐵為代表的現代交通技術的發展,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城鄉生活品質的差異正在縮小,反而是農村清新的空氣和寧靜的居住環境讓人嚮往。而且,城市生活的壓力也讓其吸引力有所削減。

  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已超過50%。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局部地區出現“逆城鎮化”的現象,是十分正常的。首先,我國城市本身就存在“偽城鎮化”的問題,按照公安部的戶籍統計,有將近2.4億的城鎮人口只是常住城鎮卻沒有城鎮戶籍。其次,我國目前出現的“逆城鎮化”的現象,在某種程度上受利益的驅使,而人口流動和資源流動並沒有同步。目前,有人千方百計將戶口“市改農”,一種情況是改到城郊的農村,而這裡即將被城市化,一些人是看中這些地方最終必然會被城市化,想通過拆遷、徵地等方式,在再次“農改非”的時候得到更多的利益;另一種情況則是改到富裕的農村,由於這些地方富裕,公共基礎設施和福利都較好, 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念與城市實際上已無差別,本質上就是城鎮而非農村。

  因此,我們不僅不用擔心局部地區出現的“逆城鎮化”現象,恰恰相反,這種“逆城鎮化”是中小城鎮建設的重大發展機遇,是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動力。在大城市周圍的城市和村鎮,誰能更好地實現與“逆城鎮化”的對接,誰就有機會獲得更好的發展。對極少數真正想回到農村生活工作的人,應該完善政策給予支援,因為這將有利於新農村的建設。真正應該提防的問題,是某些有權力有社會影響力的人利用我國戶籍制度的漏洞,通過“市改農”、“農改非”做到“紅利通吃”。

  整體而言,目前我國還不具備“逆城鎮化”發展的條件,大多數地區都還處於城鎮化的階段。不過這種現象卻提醒我們,需要儘快將“非改農”的牟利衝動關進制度的籠子,更需要提防其中夾雜的腐敗。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