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江西依託産業集群打造經濟新引擎

  • 發佈時間:2014-11-12 01:00: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近期深入江西十多個縣區和工業園區調研發現,在新常態走訪基層經濟運作出現了一些新現象和積極的變化,通過技術創新帶動轉型升級、以産業集群為抓手優化産業結構成為地方經濟發展新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內陸地區縣市經濟調結構、促發展、推升級的新趨勢。

  人口資源紅利消退

  “綠化”升級蓄積新紅利

  新世紀以來中部地區經濟增長一方面依存于資源,一方面借助沿海産業轉移。記者在江西撫州、吉安市等地調研發現,新常態下內陸地區傳統資源型産業遭遇寒流,人口紅利繼沿海之後逐步消退,經濟下行壓力倒逼經濟轉型升級。

  勞動密集型企業首先面臨轉型壓力。台灣寶成集團被稱為“鞋業的富士康”,上世紀80年代起在沿海設廠,2000年後陸續轉移到中西部設廠19家,其中以江西7家為最多。今年寶成在內地的部分企業經營困難,江西2家企業已經倒閉,東莞總廠人員從高峰時的兩萬人降到三千人。寶成在吉安市安福縣投資的裕元鞋廠負責人林偉欽説,2011年寶成投資安福後就沒在國內再設新廠了,佈局轉向東南亞。今年一季度,寶成在大陸的鞋産量佔比從去年的34%下降到29%。

  在撫州市南城縣江西聯益電子公司,偌大的線路板生産車間除了幾臺大設備發出輕微的運轉聲外,就只看到幾個工人。總經理章徵利説,線路板本是勞動密集型生産線,深圳總部的同一生産線現在仍需要十幾個工人。聯益去年引進台灣的全自動設備在南城設廠,一條生産線只需兩個人,生産效率從在深圳的年每人平均2萬平方米提高到6萬以上。章徵利説,“我們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轉移到內地,是企業升級戰略的需要。”

  資源型産業也進入低谷。吉安市吉安縣往年鐵礦石開採能繳稅2億元、銅冶煉加工能繳稅3億元。今年上半年,這裡鐵礦石稅收只有3千萬元,預計全年鐵、銅産業同比減稅47%、62%。

  吉安縣委書記劉洪説,傳統産業優勢的消退給地方經濟造成了壓力,但並沒有造成太大的悲觀情緒。一方面已經引進和培育的技術密集型産業給地方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彌補了一些減收因素,另一方面大家普遍把新常態期視作結構調整、産業升級的蓄勢期。

  吉安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規模較大的液晶顯示屏生産企業。記者在車間看到,工人們正在生産最新潮的智慧手環等電子穿戴設備。今年上半年,吉安市工業增加值增速列江西第一,其中電子資訊等戰略性新興産業佔工業經濟總量的一半,增長17.5%。吉安市工信委主任譚華説,這是我們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保持一定增速的主要原因。

  産業形態“綠化”是許多市縣明確的轉型方向。撫州市東鄉縣今年被國家能源局批准為全國四個APEC“低碳示範發展城鎮”之一,重點引進了投資30億元的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投資70億元的碲化鎘薄膜太陽能、投資20億元的太陽能並網地面發電站等一批低碳新能源項目。東鄉縣委書記譚小平説:“以前我們從沿海引進的産業大都是陶瓷、輕工紡織等傳統産業,佔地規模大,但是産生的實際效益不高,近一年來,我們重點引進新能源、文化創意、電子商務等低碳環保新型産業。推進産業‘綠化’是為了獲得今後長期的增長。”

  結構在調整,傳統産業也在依靠科技升級。吉安市永豐縣是江南最大的石灰石富礦區,到目前永豐縣擁有以石灰石為主要原料的碳酸鈣加工企業50余家,碳酸鈣産量230萬噸,佔全國産量的1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5億元,安排就業1.6萬餘人。為推動産業升級,永豐縣引領碳酸鈣企業走産學研結合、校所企聯盟的新型工業化之路。永豐縣委書記朱新堂説:“小石頭看似不起眼,但依靠科技體制創新,實現了小石頭經濟由小到強的涅槃。”

  撫州市副市長周小平分析説,勞動力紅利時期已經過去,中部地區整體上處於産業鏈的中低端,需要通過技術創新帶動轉型升級。表現在經濟面上就是增速放緩,轉型的時間不會太短,我們要做好這個心理準備。

  産業不再遍地開花

  集群發展凸顯競爭力

  記者調研發現,當前一些縣市經濟轉型的明顯特點,是以産業集群為抓手優化産業結構,強化經濟增長內生動力,提升效率和行業競爭力。

  本世紀初,中部招商引資更多的是被動承接沿海産業轉移,造成産業遍地開花、多而不強。撫州市委書記龔建華説,與過去“撿到籃裏都是菜”相比,現在我們産業方向非常明確,圍繞地方産業集群進行補鏈、延褳式招商,“不是好菜不進籃”,主動參與構建東中西部新的産業佈局,避免再走“引進—清理—再引進—再清理”的老路。

  近年來吉安重點培育電子資訊産業集群,全市有電子資訊及配套企業350多家,形成了電腦、通訊終端等6個百億元産業集群。工信部授予其“電子資訊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化示範基地”,7月還在吉安召開了全國電子資訊行業座談會。

  撫州市崇仁縣是江西産業集群發展的示範基地,只有36萬人口的崇仁聚集有86家變電設備企業,去年以來僅從浙江就引進8個投資五千萬元以上的變壓器項目,中低壓變壓器在全國市場覆蓋率居第三。

  江西針對不同區域的資源特色經濟基礎、産業影響力等,確立了60個工業産業集群,一個縣、市重點發展一到兩個産業集群,已形成了宜春的鋰電新能源、鷹潭的銅合金、樟樹的醫藥等多個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産業集群。吉安市委書記王萍説,集群發展是推動産業升級的重要途徑,在新一輪産業轉移中,不能再延續以往“東部落後企業被迫轉移、中部落後地區被動承接”的模式,中部應根據自身産業基礎和發展定位瞄準一些産業主動對接,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産業集群。

  2013年,江西全省重點調度的60個産業集群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800億元,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25%;集群內相關企業超過1萬戶,從業人數近一百萬人,佔全省工業園區從業人數的53%;重點産業集群對全省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稅增長的貢獻率分別達到38.9%和33.3%。今年前8個月,江西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060億元,增幅列全國第四。

  産業集群式發展激活了縣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不少企業成為推動産業集群的生力軍。從福建晉江到南城縣投資的倍護公司主要生産紙尿褲等嬰幼兒用品,今年企業自己投産後又投資興建千畝産業園,採取控股方式從粵閩引入了5家為其生産配套的企業。廣西投資集團等投資的廣銀鋁業在撫州市臨川區撫北工業園投資50億元建設三千畝的鋁加工産業園,統一建設園內污水處理等設施,園區自己使用一部分,其餘招商。

  撫州市臨川區區長吳自勝認為,“以商招商”模式對集群式發展的積極促進作用不言而喻。江西省工信委綜合處處長王小永認為,這一模式有利於形成相對完整的配套體系和産業鏈,但要注意土地資源的集約使用。撫北工業園區主任鄧忠華説,為有效防控投資風險,臨川區設置了投資強度、畝均産出和建設時限等門檻,比如3000畝地分兩期給,第一期是2000畝,在合同裏就明確建設期,第二期供給是根據第一期建設情況再定;再如要求畝均稅收不能低於5萬元等。

  製造業投資下降

  外商青睞現代服務業

  記者採訪發現,相比工業製造業投資觀望情緒加重,服務業漸成外商投資重點。上半年江西第三産業投資增長29.9%,高於第一、二産業,對全省投資增長的貢獻率超過60%,增速連續11個月高於全省投資增速。

  在東莞從事電纜生産多年的臺商王家隆,去年來到吉安市吉州區投資休閒旅遊業,成立了贛臺農業科技示範園。王家隆説,二十多年前他就從台灣到東莞,見證了大陸從“世界工廠”走到今天的歷程。當前工業投資壓力較大,他在東莞的企業從兩千工人壓縮到五百人,現代服務業是目前他看好的投資領域。

  今年6月份,台灣上市公司志嘉集團投資的國際文化創意産業園在吉安市青原區開工建設,以開發高端文化、地産及旅遊産業為重點。海基會原董事長江丙坤在項目動工儀式上説,2010年以來,臺企一直處於轉型升級的震動期,這個項目表明“臺商西進”正發生質的變化,開始從製造業進入服務業。

  近幾年來,外商加快進入江西物流業等生産性服務業領域。2011年,江西引進了總投資100億元的現代化綜合商貿物流基地——南昌華南城有限公司;2012年,投資2500萬美元的菲律賓宏菲物流園項目落戶萍鄉市蘆溪縣。DHL、馬士基等國際物流巨頭也紛紛在江西設立分支機構,為外貿進出口企業提供專業的國際快遞、國際空運、國際海運等與進出口業務相關的物流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