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9日 星期二

張有生:油價連跌對我國利大於弊

  • 發佈時間:2014-11-11 08:12: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巾坷

  我國正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石油價格下跌有利於推進能源結構調整,也為推進能源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帶來契機。不過,其負面影響也須引起警惕

  從6月中下旬起至今,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累計跌幅達25%,國內石油價格也隨之陸續下調7次,對我國經濟形勢和能源發展産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引發本輪國際原油價格下跌的因素較多:整體看,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導致國際機構紛紛下調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是主因;主要産油國石油産量持續增加,石油供大於需是直接原因;美國退出量化寬鬆政策,美元持續走強,打壓原油期貨價格,以及交易商持續做空原油期貨,也加劇石油價格的跌勢。

  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對我國經濟運作的影響總體偏向積極。我國年石油凈進口規模超過3億噸,如果全年平均進口油價每桶下跌10美元,就將節約210億美元。如果考慮世界能源價格聯動性,我國煤炭、天然氣進口價格也有可能向低,將進一步帶動我國能源進口成本下降,有利於降低企業燃料和運輸成本,增加企業利潤。對居民而言,油價降低可以減少出行成本,擴大其他領域消費,對經濟增長起到正向推動作用。對國家石油戰略儲備而言,油價下跌為增加原油戰略儲備提供有利的機會,能夠提高我國石油安全水準。

  特別是,當前我國正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石油價格下跌有利於推進能源結構調整。近兩年,煤炭價格持續走低,而石油天然氣價格保持相對高位,不同能源品種之間價格差異進一步擴大,比價愈發不合理,影響企業利用油氣等優質化石能源的積極性,也影響了能源結構優化的步伐。目前,油價保持低位,會帶動與其掛鉤的國際天然氣價格走低,有助我國擴大天然氣進口規模,提升天然氣替代煤炭的經濟性。

  油價走低也為推進能源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帶來契機。我國深化資源性産品價格和稅費改革的重要目標,是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但受經濟承受能力、産品競爭力和民眾支付意願限制,能源價格改革過程比較緩慢。油價下跌既能帶動能源價格整體走低,也有利於維持物價穩定,為國內能源資源産品市場化改革提供了契機。此外,低油價還有利於我國石油合作“走出去”。一般而言,在低油價時期,資源國更易傾向放下身段,可以增加我國開展國際能源合作的廣度和深度。

  但正如任何硬幣都有兩面,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對我國經濟運作也將産生一些負面影響,必須引起警惕:

  首當其衝的是影響國內邊際成本較高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開發。我國東部老油田已進入中後期開發階段,開發成本逐步提高,油價的持續下降會直接影響國內老油田生産與經營。而且,油價下跌壓縮了石油企業利潤空間。原油價格下滑,雖使石油企業煉油板塊成本隨之下降,不過由於原油勘探開發板塊的利潤受到壓縮,終端油品需求疲弱,國內“兩桶油”交出的三季報並不耀眼。而且,油價連跌讓成品油批發市場陷入困局,民營加油站零售利潤大幅縮水,市場看跌氣氛濃重,業者縮短操作週期,快進快出以降低操作風險。

  其次,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能源發展戰略取向,但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等面臨成本高、國家補貼數額大等困境,加之穩定性差等,市場接受度還不高。我國頁巖氣資源賦存特點也決定了頁巖氣經濟開發成本相對較高。如果油氣價格持續下降,不利於國內頁巖氣産業向前推進,也不利於煤層氣、油砂、深海石油、可燃冰等開發示範,會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産生負面影響。

  再次,油價大幅下降還將動搖國際“石油美元體系”,原油出口國的“石油美元”若出現逆流,意味著全球流動性以及信貸評級問題會隨之浮出水面,這將間接給我國外貿及貨幣政策等帶來壓力。

  國際油價持續下降對我國經濟和能源的影響程度,與下降的幅度、速度、持續時間等密切相關。總的看,利大於弊,我國要抓緊時機,趨利避害,推進我國經濟和能源事業更好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有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