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源頭把關保品質 吃得放心更安心

  • 發佈時間:2014-11-11 05:20:0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傳統的蔬菜栽培根部供養不足,容易有病蟲害,施肥或者打農藥又會削弱土壤肥力。我們把種苗嫁接後再種植,不僅能減輕和防止病蟲害,還可以減少農藥使用和污染,讓消費者吃得更放心”。近日,記者來到位於福建廈門市翔安區的如意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採訪時,董事長陳珠涼對蔬菜基地裏的種苗如數家珍。他所説的“嫁接”,包括將番茄苗嫁接到茄子上,把黃瓜苗嫁接到苦瓜上,把西瓜苗嫁接到冬瓜上……,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背後卻是全自動精量播種機生産線和溫室自動化管理系統、綠化溫室、煉苗溫室等設施,以及種子預處理、科學催芽、智慧育苗等新技術。工廠化生産的蔬菜嫁接苗向農戶推廣種植後,從源頭上控制了蔬菜品質,確保質優安全。

  如意情公司的科學管理,體現了福建省在完善食品安全源頭把關上企業的努力探索和實踐。

  在種植環節,廈門市把農業標準化生産、農業投入品監管、農産品品質監管作為重要工程,在全市種植基地建立了26個預測預警監測點,監測蔬菜農殘、植物疫病、植物病蟲害,設立了7個農資放心示範點、10個農産品品質安全追溯試點、15個鎮(街)農産品品質檢測室和6個農資協作社。農業部全國農産品例行檢測結果顯示,2011年以來,廈門市農産品品質安全水準位居全國前列,多年未發生過重大農産品品質安全事故。

  在流通環節,福建省安排了財政專項資金用於蔬菜産銷環節的檢測設備購置,蔬菜生産基地、批發市場、縣級以上農貿市場和監管部門均配備了農殘檢測設備。記者在福州永輝超市福新店注意到一個細節:超市內售賣的蔬菜是先用紙包紮,再用膠帶捆綁,避免了蔬菜被化學膠帶污染。超市裏銷售的豬肉不僅公示定點屠宰場肉品出倉單、動物産品檢疫合格證明,還提供瘦肉精殘留檢測合格證明。在蔬菜、海鮮等售賣區,都有當天的檢測公告欄,消費者如果不放心,也可以要求檢測人員進行現場檢測:超市一角設置了專門的農産品檢測室,聘請專職檢測員,可檢測水果、綠色蔬菜和冰鮮海産的農藥殘留等指標,如遇不合格産品,就地銷毀或做退換處理。

  超市入口設置了流通環節預包裝食品查詢終端,消費者輸入追溯碼,即可查詢超市內所有預包裝食品,比如豬肉的相關證件、供貨商等溯源資訊。永輝超市還建立了供應商證件管理系統,可查看食品流通許可證、衛生許可證等文件掃描件,全國聯網,讓消費者買得明白、吃得放心。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食品安全關係著千家萬戶的健康,也是一個企業乃至一座城市能否得到老百姓信賴和尊重的重要指標。福建省今天的成績來之不易:治理“餐桌污染”的工作始於13年前,2001年9月,“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成為福建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2002年6月,福建省政府印發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的“十五”計劃,首次以“五年規劃”的方式明確治理目標和建設任務,並將“治理餐桌污染項目”持續至今。

  福建省食安辦原主任鐘安平告訴記者,當時對餐桌污染明確提出治理的路徑和機制,非常不容易。以治理“瘦肉精”豬肉為例,“最初的土辦法是在屠宰場豬欄進口處做一個45度的斜坡,爬不上斜坡、腿軟的生豬就懷疑使用了‘瘦肉精’,但這種方法不能作為執法依據”。於是,福建省將有限的資金首先投入對瘦肉精尿樣檢測設備、試劑等需求上,並率先建立了定點屠宰、銷售一條龍資訊網路平臺。鐘安平説,“我們還在全國最早提出將飲用水列入治理範圍,除瓶裝水外,我們還關注自來水,讓水源地、水廠、二次供水進入治理和監管的視野”。

  今年已是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的第十四個年頭,上半年福建全省生豬“瘦肉精”尿樣抽檢合格率為100%,蔬菜農藥殘留抽檢合格率97.4%,加工食品抽檢合格率97.4%,水産養殖環節抽檢合格率為99%……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福建省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下猛藥、出重拳,讓利欲熏心者得不償失。

  治理餐桌污染,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作為全國第一個全面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福建省經過多年探索,突出農産品生産、食品加工、流通、消費4個環節,嚴把市場“入口”,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基礎初步奠定,未來更加可期可盼。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