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物價呈現溫和上漲態勢

  • 發佈時間:2014-11-11 05:20:0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隨著翹尾因素影響的減弱,新漲價因素已經成為影響物價的主要因素。綜合各方面情況看,未來兩個月物價同比漲幅小幅擴大的可能性較大

  ○ PPI已經連續32個月同比負增長,表明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走低,也意味著市場需求的相對不足。下一階段,要採取更有力的措施,遏制盲目投資的衝動,力求避免過剩産能的進一步擴大

  國家統計局11月10日發佈的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10月份CPI同比上漲1.6%、漲幅與上月持平,PPI同比下降2.2%、環比下降0.4%,當前物價繼續保持低位平穩,運作在溫和上漲的合理區間。

  從CPI環比數據看,10月CPI與9月環比持平,漲幅為零,表明月度之間價格基本穩定。其中,10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下降0.2%,影響CPI下降0.08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環比上漲0.2%,影響CPI上漲0.1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表示,10月份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9攝氏度,有利於蔬菜水果的生産,鮮菜和鮮果價格環比分別下降0.5%和2.2%;蛋和豬肉供應充足,價格回落,環比分別下降3.0%和0.6%。這些因素都導致食品價格比9月份小幅下降。7大類非食品價格“五漲一平一降”。其中,衣著價格環比上漲1.0%,家庭服務價格環比上漲0.6%,住房租金價格環比上漲0.3%。

  從CPI同比數據看,10月CPI同比漲幅與上月相同,也表明物價整體較為平穩。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5%,比上月略有擴大;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2%,漲幅比上月略有回落。

  余秋梅表示,非食品中,同比價格上漲較多的是家庭服務和高等教育,漲幅分別為9.0%和3.8%;而同比價格下降較多的是車用燃料,汽油和柴油價格同比分別下降5.6%和7.8%,其主要原因是國際市場原油價格震蕩下行,國內成品油價格下調。

  石油是經濟的命脈,成品油價格的連續下調不僅影響到消費品價格的下降,更直接導致了工業品出廠價格的下降。10月PPI環比繼續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國際油價的連續下調,當然也繼續受到了國內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的影響。

  從PPI環比看,生産資料價格環比下降0.6%,影響全國PPI總水準下降約0.4個百分點。其中,採掘工業價格下降1.7%,原材料工業價格下降1.0%,加工工業價格下降0.3%。生活資料價格環比持平。其中,食品價格持平,衣著價格上漲0.2%,一般日用品價格下降0.1%,耐用消費品價格上漲0.1%。

  從發佈的分行業出廠價格環比數據看,在30個主要工業行業中,價格環比上漲的行業有燃氣生産和供應、紡織服裝、非金屬礦物製品等;下降的行業有石油和天然氣開採、黑色金屬礦採選、石油加工等。

  據測算,在10月份1.6%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0.3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3個百分點。在10月份負2.2%的PPI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因素約為0,新漲價因素約為負2.2個百分點。當前,隨著翹尾因素影響的減弱,新漲價因素已經成為影響物價的主要因素。

  從後期走勢看,11月、12月氣溫將繼續走低,城鄉居民日常消費也會有所變化,因此,肉禽、鮮菜、鮮果價格可能會波動上行。特別是今年部分地區將陸續出臺一些公共服務和資源類産品價格改革方案,給物價帶來了上漲壓力。不過,國際石油價格的持續走低和成品油價格的下調將導致很多行業成本下降,有可能會導致整體物價下行。綜合各方面情況看,未來兩個月物價同比漲幅小幅擴大的可能性較大,1.6%的CPI同比漲幅應該是年內低點。因此,要把握較低的物價水準帶來的相對寬鬆的外部環境,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步伐。

  目前物價運作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PPI的持續下降。當前PPI已經連續32個月同比負增長,表明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走低,也意味著市場需求的相對不足。同比降幅的持續擴大,更顯現工業品需求不足的情況有所加劇。這表明,化解嚴重過剩的産能依然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産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下一階段,要切實加大化解産能過剩力度,尤其在目前穩增長要求強烈的背景下,一定要採取更有力的措施,遏制盲目投資的衝動,力求避免過剩産能的進一步擴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