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搶拍的,最實惠最實用嗎
- 發佈時間:2014-11-11 00:32:04 來源:長沙晚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陳暄
今天就是“雙十一”了,你還會像去年一樣,從白天到黑夜蹲守在電腦旁,熬紅雙眼,只為搶到自己心儀的商品嗎?你會不會一邊喊著“再買就剁手”卻還是忍不住往購物車裏囤東西,從零點的鐘聲響起就開始點擊支付?
在“雙十一”這個電商造出的狂歡節裏,人們的購物欲被放大、被點燃,許多平時想買又捨不得買的東西在這天似乎變得親近了、划算了,於是“買下來”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只是,仔細想想,你在“雙十一”買到的真的是最實惠的嗎?如果是最實惠的,又會不會是最合適的?
1 “雙十一”價格不等於全年最低價
去年9月初,劉女士在天貓買了一件199元的紅色大衣,收到貨後發現大衣的品質很不錯,款式也好。同事張小姐也想去買一件,可當她興衝衝地上網進到該店舖時,卻發現這件衣服的售價已經變成299元。店家説到11月11日這天,價格會恢復到199元,讓她再等等。“當時離11月11日還有近2個月時間,我肯定等不了,可要多花100元把大衣買下來又覺得划不來,乾脆就沒買了。原來,‘雙十一’這天並不是全年最低價。”張小姐説。
那麼,“雙十一”的價格究竟是不是全年最低?按照天貓“雙十一”的價格政策,即“11月11日這天的售價必須低於9月15日至11月10日期間成交最低價的九折;11月12日至12月11日期間不得低於11月11日當天售價出售”來看,11月11日這天出售的商品價格是9月15日至12月11日間最低價,但並不一定是全年最低價。
日前,國家工商總局要求一律禁止電商平臺使用折扣和參考價等資訊。此舉主要是為了避免虛假減價、提價促銷等行為。
2 新款商品電商價格優勢依然明顯
為了應對電商衝擊,早在10月底至11月初,長沙的各大實體商店就推出了“買100元送100元”、“滿200元減120元”、“會員5倍積分”等各種優惠活動。可上週末趁著休息,周女士逛街卻發現,和實體店相比,電商的價格依然更具誘惑。
周女士看上了某品牌的長筒靴,原價1299元,在長沙一家知名商場享受完所有的優惠後,價格為799元;而她上天貓一搜,發現一模一樣的長筒靴“雙十一”當天的價格僅為599元。“便宜了200元,我肯定願意在網上買,希望11月11日當天別斷貨就好。”周女士説。
記者注意到,儘管各家實體店舖推出了各種優惠,可3折、4折的低折扣往往只適用於過季款或者斷碼款,新款的折扣通常在6折至8折間。相比之下,電商的新款往往可以做到5折甚至更低,價格優勢依然明顯。
3 真促銷卻未必是最優惠的價格
網路賣家往往看中的是消費者“便宜沒好貨”的心態,提高價格來促進銷售,而這也導致消費者自以為是的低價其實並不划算。
小昭在天貓經營某品牌的手機和電腦配件。作為網店老闆之一,他告訴記者,起初在網路上銷售時,將一款蘋果手機的保護殼定價為29元,主要是考慮到同類産品的價格都在20元以上,而他們的産品選材、做工都比較好,所以定了一個稍微比同類産品貴的價格,加上包郵,事實上賺不到多少錢。可即便是這樣,銷售情況還是不理想。此後,他將手機殼的價格定為78元,明顯比同類産品高很多,沒想到反而賣得更好了。去年“雙十一”時,這款手機殼以59元的價格銷售,一下就賣出去200多個。相比過去賣29元時,銷量翻了好幾番。
4 謹防衝動買回的低價商品被閒置
説起去年的“雙十一”購物經歷,新媽媽程小姐忍不住倒起了苦水:為了給未出生的寶寶囤貨,她列出長長的購物清單,並在“雙十一”這天瘋狂採購,買回了童車、童床、奶瓶、奶粉、衣服、被子、勺子、碗筷、紙尿褲等47樣東西,花了近2萬元。
可孩子出生後,她才發現很多東西根本就用不上:自己奶水充足,孩子根本不用喝牛奶,買回的奶粉浪費了,溫奶器、奶瓶消毒器、吸奶器也一次都沒用上;進口澡盆太大,家裏的衛生間根本放不下,又不得不去超市買了一個小圓盆;衣服買多了,很多孩子還沒穿過就已經穿不下了……“買東西買貴了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圖便宜買回一大堆用不上的東西。”程小姐認真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