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永續債迎來供給小高峰

  • 發佈時間:2014-11-07 06:06:3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民生銀行成功發行北汽集團10億元永續債,票面利率僅為6.20%,創造了截至目前永續債發行利率的最低紀錄,受到市場普遍關注。Wind數據顯示,僅今年10月以來,披露發行公告文件的永續債券就達8支,永續債迎來面世以來的一個供給小高峰

  用途廣泛變身“香餑餑”

  近年來,國內證券市場産品不斷創新,一些兼具股債雙重屬性的跨界混合證券陸續面世,除了目前大家較為熟知的“股票中的債券”——優先股以外,還有被稱為“債券中的股票”的永續債。

  2013年10月底,武漢地鐵集團發行了23億元可續期公司債券,被視為內地版永續債的破冰之作。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認為,永續債之所以受到一些企業的青睞是由其自身特點決定的。永續債的性質介於股權與債權之間,雖然從法律意義上講,永續債也是債,但由於永續債沒有確定的償還期限,根據“實質重於形式”的會計原則,理論上可以被發行人無限期佔用,故多數時候被計入“權益”。另外,永續債還具有“類股權”的性質,常常被發行人用作以下幾方面的用途:一是補充資本金,二是提升信用評級,三是修飾報表,四是鎖定長期限融資資金。簡言之,永續債可以當作長期資金使用。

  為何國內的永續債發展比較慢?中投證券債券研究員覃聖堯説,因為國內債券市場相關規定剛剛放開,所以永續債的發展與國外一些成熟市場相比,顯得“慢了一拍”。

  業內人士認為,永續債相當於一種類權益的融資方式,在滿足特定條件後可計入權益而非負債,有助於降低企業資産負債率,且延長了負債期限,規避了負債額度的限制;相比股權融資,其發行門檻較低,且不會攤薄股東持股比例。

  實際存續期並非“永久”

  在西方成熟市場,永續債一般被歸為混合類資本工具,在滿足一定條件下,永續債甚至可以計入發行人的凈資産,而金融機構和公用事業企業是海外永續債的兩大主要發行人群體。據Wind統計顯示,目前國內永續債發行多集中在城投、能源、房地産等企業,以國有發行人為主,主體評級多在AA+及以上。同時,由於永續債理論期限長、流動性差,票面利率往往高於普通中票、企業債等。

  永續債雖然名義上期限很長,但實際並非完全如此。馮俏彬認為,在發行永續債時,通常會在合同中設置贖回條款,要求發行人要在某個約定的時間按某種價格贖回債券,如果不能贖回,利息就會上調,這使得多數永續債的實際存續期並非“永久”,甚至在第一個贖回點就被全部贖回的也不少見。

  永續債潛藏的風險也不容小覷。馮俏彬分析,對銀行來説,永續債在企業所有負債中是最後主張權利的,一旦企業經營不善,銀行將面臨很大風險。對於企業而言,發行永續債的同時,銀行都會要求企業用土地、物業抵押、股權質押等方式來為項目做增信。雖然使用永續債讓企業在短時間內獲得了資金,降低了負債率,但一旦外部經營環境發生變化,就可能面對極高的資金利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