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銀行服務為何硬體不“硬”軟體不“軟”
- 發佈時間:2014-11-06 18:16:00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原標題:追問銀行服務為何硬體不“硬”軟體不“軟”
裝修越來越豪華、設備越來越先進、制服越來越漂亮,看似硬體在不斷提高的銀行,其“硬體”品質仍然飽受詬病。不少市民表示,不可否認,銀行的硬體建設在不斷提高,但是並沒有在實質上解決個人業務辦理排隊久、ATM機和CRS機的配備比例不合理、銀行難尋洗手間等問題。
手機銀行支付、快捷理財辦理、網上業務查詢,銀行不斷在增添著新業務,看似“軟”實力在不斷增強,但不少老百姓卻依然感嘆“銀行交道不好打”。被擺過臉色,莫名的被收過手續費……銀行軟體不“軟”的問題,為何總是得不到很好的解決?
A
現象1
11月3日上午9:20,太原市新建路上的一家工商銀行內,陸陸續續地坐滿十多個等待辦業務的市民。而該行只開放一個個人業務窗口和一個對公業務窗口。
大廳一位等急了的中年婦女,急促地邁著碎步和工作人員理論起來:“開門前就在門口等了,現在拿了20號,加起來已經快等了一個小時了,旁邊對公窗口沒人辦理業務,為什麼不能先給我們辦理一下?”
記者又走訪了太原7家銀行,業務窗口也只都開了一部分。
追問1
窗口為何閉而不開?
中國農業銀行山西省分行營業部馮經理表示:“培養一位櫃檯工作人員需要很長時間,而且支行多一位工作人員的開支也會增大,考慮到收支均衡,人手不足也就比較正常了。”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有了不同的聲音:“服務窗口總排有人,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銀行可以利用顧客的等待時間,推銷一些保險、理財等業務。如果窗口開設過多,沒有人等待,去銀行辦業務的人是沒有幾個會主動去關注保險和理財等業務的。”
B
現象2
11月3日早上8:40,離銀行開門還有二十分鐘的時間,南內環中國工商銀行門口陸陸續續排了有5、6個人,一位二十齣頭的小夥子坐在臺階上,手裏拿著一袋包子和一包瓜子。記者走上前去了解得知,因為早上有許多年紀大的大爺大媽會來辦理業務,想早點辦完事後上班就得提前佔位排隊。
追問2
銀行為何總排長隊?
“近年來銀行的服務項目在逐漸增多,比如手機銀行、理財服務等等,業務範圍大了,辦業務的人自然也就多了,現在服務窗口有限,而很多業務ATM機又無法解決,只能排隊等候。”民生銀行一位工作人員表示。“之所以總排長隊,一方面是不少業務沒有從櫃檯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是多功能自動櫃員機沒有普及,現在新型的櫃員機可以分流不少業務,但小的銀行網點沒有配備而已,一台新型櫃員機的造價大概在20-30萬左右,使用週期是7-8年,銀行不可能因為近期有個別新增業務,就更換新的櫃員機,而且很多客戶已經習慣用這種簡單點的ATM機了。”新建路晉商銀行一位大堂經理表示。“小區門口的ATM機很多都是壞的,而且好的ATM很多晚上不能辦理相關業務,所以大家有急事的,只能早早去銀行辦理。”太原市民馮先生對記者説。
C
現象3
一家電子公司的會計馬先生告訴記者,市區的國有銀行如果早上辦理業務,等待時間平均都得幾十分鐘以上,自己也曾經因為到處找廁所錯過叫號,最後又得重新取號辦理業務。“現在去銀行辦業務,經常可以碰到那些內急,又不敢出去找廁所的,就怕錯過叫號,有一次有個女的還憋的臉通紅,十分狼狽。”馬先生回憶道。
記者走訪了太原市的7家銀行,只有1家表示可以去VIP室借用,其餘7家則表示需要去外面找。
追問3
銀行為何不能設置廁所?
對於客戶如廁難的問題,某裝修公司的一裝修工頭告訴記者,“它們(銀行)網點在設計時就沒有設計公共衛生間,曾經問過一次,他們工作人員説,周邊公共廁所離他們很近,不需要自己弄。”
中國建設銀行南城支行的大堂經理也稱,銀行如果為客戶設立廁所,最後的結局很可能成為公共廁所,周邊不辦理業務的人也來入廁,流動人員的數量就會很大,安全隱患就會變大,廁所不能裝攝像頭,又容易藏身,安全隱患很難解決。 見習記者焦建超郭靖
短評
撐臉面不務實銀行難辭其咎
要説銀行“硬體”不合格,可它卻有著豪華的裝修、精緻的制服。去過銀行的人都有感受,走入稍微有點規模的銀行大廳,各種推銷理財基金的人員便會如約而至的先行“問候”一番。但這幾分鐘的特殊關照後,就不得不迎來漫長的等待。
用戶和銀行理應形成合作關係,但不少情況下銀行站在規則制定方,強迫用戶接受一些不合理條件。銀行作為“存錢罐”已成為公眾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仗著必不可少,耍起孩童的“無理霸道”,是真的幼稚還是?
各大銀行不斷發出盈收利潤超千億的消息,可營業廳內卻有“雇不起”櫃員的現象。超百米的銀行大樓下,金碧輝煌的大廳裝潢前,顧客卻還在常規性排長隊看臉色,銀行是否應該認真反思。
服務:嫌貧愛富?
“拿著存摺去櫃檯取錢,到了櫃檯説取一百元,結果那個工作人員很不屑地問我,取一百?就取一百,取一百怎麼了?”李女士向記者講述了她的遭遇。銀行服務不好,早已是被百姓所詬病的話題。被銀行“嫌貧愛富”,是大多辦理過小額業務的客戶都遇過的問題。“每天工作人員業務量都很大,對一些小額繁瑣的業務有點煩躁,也應該理解他們。”中國農業銀行山西省分行營業部馮經理表示。但李女士認為,工作人員煩躁需要理解,那顧客無奈是否也應體諒?進行低額交易的顧客,很多是收入微薄的中老年人,對自助機器並不熟悉,窗口取款成了他們唯一的選擇。
收費:霧裏看花?
“收費項目少了嗎?我怎麼感覺多了?辦卡、短信通知都收費,現在列印帳單也收費,有時候你不去消費還得收你費!”剛在銀行辦完業務的馬先生對記者説。“政府規定的銀行的眾多免費服務項目中,只關係到基礎的項目,如密碼修改手續費等等。其餘服務只要不違背‘四公開’要求,都可以適度收費。”某股份制銀行內部人士告訴記者。“扣費還好説,關鍵是扣在哪了?很多時候客戶並不清楚的。”在某電子公司做會計的劉女士告訴記者。“消除老百姓對銀行的不信任感,一方面需要銀行更多的為客戶解釋問題、放棄不應收取的利益。另一方面需要客戶去擺正思維、仔細問詢。但走向信任的道路上還有許多零散問題,這都是需要動腦筋解決的。”從事金融研究的袁律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