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中信銀行國際業務領跑行業

  • 發佈時間:2014-09-04 13:22:56  來源:中國江蘇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中信銀行8月28日晚間公佈2014年上半年財務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中信銀行國際業務保持了較快增長,進出口收付匯量和跨境人民幣首付匯量均保持同業領先,兩項指標連續多年位居股份制銀行首位。

  中報顯示,1至6月份,中信銀行實現進出口收付匯量1,864.10億美元,同比增長17.8%,市場份額4.55%;實現跨境人民幣收付匯量1,646.89億元,同比增長43.4%;上述兩項指標均保持同業領先,全國排名第六,居股份制銀行首位;全行國際業務實現中間業務收入24.51億元,同比增長41.1%。

  中信銀行國際業務抓住匯率改革和利率市場化契機,順應人民幣國際化趨勢和國家鼓勵中資企業“走出去”的政策導向,先後推出換匯寶、匯添盈、無憂利率等外匯資金産品,融租通、保匯通、銀證通、人民幣NRA全額質押融資、上海自貿區與蘇州工業園人民幣境外借款及國內證應收賬款質押等創新産品,以滿足客戶需求、拓寬收入來源,實現規模與收益協同發展。

  在國際業務電子類結算産品創新方面,完成首筆銀行付款責任(BPO)業務,在國內同業保持領先地位。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加強對轉口貿易、大宗商品等業務的風險防範和管理,確保合規經營。

  記者獲悉,今年以來中信銀行國際業務抓住匯率改革、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速、上海自貿區與蘇州工業園改革創新等政策與市場機遇,推出了一系列創新産品和服務,讓其成為同行國際業務板塊的佼佼者。

  銀行付款責任業務首秀成功

  報告期內,中信銀行與馬來西亞聯昌銀行合作,成功完成了首筆銀行付款責任(BPO)業務,成為繼中國銀行後,國內第二家開展該業務的銀行,在國際業務電子化創新領域繼續處於業界前列。

  記者了解到,今年中信銀行與馬來西亞聯昌銀行合作,成功完成首筆銀行付款責任(BPO)業務,繼中國銀行後成為國內第二家開展該業務的銀行,截至目前,全球僅有12家銀行開辦此業務。

  BPO作為國際結算創新産品,由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針對近年來賒銷貿易逐漸成為國際貿易主流支付方式而設計開發,依託SWIFT貿易服務設施 (TSU)系統進行操作,進出口雙方銀行憑藉該系統平臺實現貿易數據的電子化傳輸和自動匹配,通過掌握和了解交易情況,以銀行信用介入到商業交易中,幫助進出口雙方完成交易。同時,雙方銀行可在BPO下為企業提供貿易融資、外匯資金等産品與服務。國際商會制訂的《銀行付款責任統一規則》于 2013年7月1日實施,吸引越來越多的銀行和進出口企業關注該項業務的開展。

  與傳統信用證業務人工審核單據不同,BPO業務由TSU系統自動匹配數據,縮短銀行處理時間,加快付款流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時,與信用證一樣,BPO提供了銀行的付款承諾,有效降低交易風險,併為進出口雙方提供融資渠道。

  中信銀行順應國際貿易和結算網路電子化發展趨勢,充分發揮人才、技術、網路等方面的優勢,積極開展電子類結算産品創新,2012年11月成為國內首家推出信用證電子交單業務的銀行。此次BPO業務的成功辦理,標誌著該行在國際業務電子化創新領域繼續處於業界前列。

  首獲人民幣對英鎊直接交易做市商資格

  今年6月19日,央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人民幣對英鎊直接交易。中信銀行憑藉在銀行間市場外匯做市業務的優勢,經監管機構認可,獲得了人民幣對英鎊直接交易做市商資格,成為首批人民幣對英鎊直接交易做市商。

  自2005年人民幣匯率改革啟動以來,中信銀行依靠專業的做市能力和代客業務支援,在人民幣外匯市場形成了先發優勢,市場份額及交易規模保持市場前列,擁有外匯即期、外匯遠期、外匯掉期、貨幣掉期、外匯期權等全牌照外匯産品資格,外匯交易業務多年來位居市場第一梯隊。此次獲得人民幣對英鎊直接交易做市商資格,也是繼人民幣對日元、澳元和紐西蘭元之後,中信銀行獲得的第四個人民幣對非美元直接交易做市商資格,繼續鞏固了中信銀行外匯業務的競爭優勢。

  開展人民幣對英鎊直接交易,改變了以往人民幣對英鎊匯價通過美元套算的形成方式,是人民幣國際化取得的又一項重要進展,這有利於人民幣在中英雙邊貿易及投資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有利於降低個人客戶旅遊、留學的匯兌成本,有利於拓展商業銀行外匯業務範疇。中信銀行表示,將充分利用人民幣對英鎊直接交易做市商優勢,向境內外客戶提供更全面、更具競爭力的金融産品服務。

  同時,該行積極開展人民幣匯率衍生産品業務創新探索,並在8月國家外匯管理局放開限制後,率先為客戶辦理賣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這也是該行繼2011年開創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業務先河後,在人民幣匯率衍生産品業務領域的又一次創新探索與嘗試。

  多年以來,中信銀行高度注重外匯業務發展,“貿易及跨境金融服務商”理念與“國際業務全程通”系列産品得到業界廣泛好評,而其作為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核心做市商也屢獲殊榮。今年,中信銀行獲得首批人民幣對英鎊直接交易做市商資格。這也是繼人民幣對日元、澳元、紐西蘭元之後,中信銀行獲得的第四個人民幣對非美元直接交易做市商資格,繼續鞏固了該行外匯業務的競爭優勢。

  首筆賣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

  8月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銀行對客戶辦理人民幣對外匯衍生産品業務管理規定》(匯發[2014]34號)文件正式實施的第一天,中信銀行率先為客戶辦理首筆賣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這是該行繼2011年開創人民幣對外匯期權業務先河後,在人民幣匯率衍生産品業務領域的又一次創新探索與嘗試。

  監管新政發佈後,中信銀行選擇期權業務開展較好的杭州分行及浙江企業作為試點,並於2014年8月1日率先為浙江省兩家進出口企業各辦理一筆基於貿易實需的賣出人民幣對外匯期權交易,企業獲得期權費收入,3個月後交易到期,若銀行行權,企業以收匯貨款辦理結匯,若銀行不行權,則企業無需辦理資金交割。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一改單邊升值態勢,波動明顯增加。中國人民銀行于3月17日發佈公告將銀行間市場人民幣匯率波幅由1%擴大至2%,此後市場雙向波動特徵逐步顯現,銀行、企業等市場參與者對匯率走勢預期出現分化,而適應這種市場環境、能夠幫助企業管理匯率風險的期權産品被寄予厚望。為豐富外匯衍生産品,促進市場發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國家外匯管理局于6月25日適時發佈了衍生産品業務新規範,進一步放寬2011年以來期權業務的適用範圍,允許銀行為客戶辦理實需項下的賣出期權業務。至此,與國際外匯市場相比,國內外匯市場匯率避險工具已基本齊備。

  賣出期權業務對銀行、企業的專業水準和風險管控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企業在有實際外匯收付背景的支援下,基於對産品結構的深入理解和對匯率走勢的判斷辦理交易,從而達到管理匯率風險、實現保值增值的目的。我國自2005年推行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匯率避險工具逐漸完善、銀行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水準日益提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理念也日趨成熟,市場各參與主體已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進一步與國際接軌。

  中信銀行多年以來高度注重外匯業務發展,“貿易及跨境金融服務商”理念與“國際業務全程通”系列産品得到業界廣泛好評,而其作為國內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核心做市商也屢獲殊榮。全國首筆賣出期權業務的辦理再一次體現了中信銀行在外匯業務領域的專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敏銳把握政策導向,在新産品設計中實現了政策合規性與市場認同度的有機統一。以中信銀行為代表的商業銀行始終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發揮專業特長、勇於創新産品,與客戶共同成長。

  獲批分賬核算業務經營資格 力助自貿區企業騰飛

  8月15日,中信銀行上海自貿區業務重點推進項目——分賬核算業務取得階段性成果,順利通過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風險審慎合格評估和系統接入驗收。

  獲得該項業務資格後,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可為區內機構與金融同業、境外機構等主體開立FT賬戶(自由貿易賬戶),辦理各類分賬核算創新業務。通過FT賬戶,客戶除可開展創新型貿易融資和信貸業務外,還可辦理FT賬戶人民幣資金償還同名境內人民幣貸款、與人民幣離岸市場(CNH)價格接軌的人民幣匯兌等自貿區特色服務,以有效支援實體經濟發展,降低客戶投融資成本,推進人民幣跨境使用。

  此前,中信銀行上海分行圍繞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金融支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及相關細則,先後為多家客戶辦理自貿區人民幣境外借款、人民幣雙向資金池、區內企業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區內外商投資企業資本金意願結匯等重點創新業務,並針對上海、北京、廣東、深圳、天津、蘇州等地重點客戶舉辦了“自貿全程通”産品推介會,樹立了中信銀行自貿區服務的良好口碑。

  此次分賬核算業務經營資格的成功獲得,將進一步完善中信銀行自貿區産品體系,打造集本外幣、FT賬戶、跨境投融資與匯兌于一體的全新自貿區服務平臺。未來,中信銀行還將緊隨中國人民銀行“成熟一項,推動一項”的政策方針,以中信銀行“貿易及跨境金融服務商”為品牌,不斷推出自貿區特色創新産品,全情助力自貿區企業快速發展。

中信銀行(601998)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