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自貿談判“麵條碗”現象待整合
- 發佈時間:2014-11-05 21:29:45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如果能將區域內各個自貿區整合成一個亞太自貿區,不僅對生産廠商和出口廠商來説是福利,更會惠及廣大消費者。産品的關稅會降低,服務類産品價格也會更優惠。從規模和比例上講,這將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區。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周11月5日在北京拉開帷幕,中國進入APEC時間。會議週期間將重點探討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等議題。此前商務部透露,會議週期間極有可能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沉睡了近十年的亞太自貿區願景有望被激活,在自貿安排呈現“碎片化”的亞太區域,尋求共同福祉成了APEC成員的最大公約數。
優勢整合惠及亞太
南開大學亞太經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認為,當前亞太地區存在多個次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怎樣避免自貿區林立導致的“麵條碗”現象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麵條碗”現象一詞源於美國經濟學家巴格沃蒂的《美國貿易政策》一書,指在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和區域貿易協定下,各個協議的不同優惠待遇和原産地規則就像碗裏的義大利面,一根根絞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
中國社科院亞太所研究員沈明輝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現在各國都處於自貿區締結的競爭狀態,雙邊自貿區過多,導致地區內部的生産廠商或出口廠商都要填寫各種各樣的表格去實現自貿區內的優惠關稅。“這增加了交易成本,降低了利用率。”
劉晨陽表示,亞太自貿區這樣的合作框架如果能夠建立起來,從規模和比例上來説,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安排,這對全球貿易的發展將有劃時代意義。
據介紹,亞太自貿區內如能實現商品、資本、人員、資源的自由、便利流通,每年將減少上百億美元的損失;同時,協調統一的自貿規則,將大大提高區域內投資及營商環境的可預期性。
“如果能將區域內各個雙邊自貿區整合成一個‘亞太自貿區’,不僅對生産廠商和出口廠商來説是福利,更會惠及廣大消費者。産品的關稅會降低,服務類産品價格也會更優惠。此外,自貿區建設對整個區域經濟也將産生很大的推動作用。”沈明輝説。
早在2006年,“亞太自貿區”概念就已在越南河內會議上提出,而加快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是大勢所趨。
後金融危機時代,亞太地區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亞太地區經濟總量佔世界經濟總量的57%,貿易總量約佔世界貿易總量的46%,區內貿易比重高達67%。亞太自貿區的建設,無疑將會助推區域經濟一體化再上一個新臺階。
“路線圖”出爐仍需闖關
“隨著全球經濟重心正從大西洋兩岸向太平洋兩岸轉移,亞洲生産網路的快速發展,使亞太地區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亞太自貿區建立後,各國可通過區域性自由貿易協定來彌補此前多邊貿易體制存在的短板。APEC會議的討論旨在推進有利於區域貿易機制的形成。”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國際貿易系主任谷克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
他同時表示,由於APEC成員發展階段不同、政治經濟條件不同,因此在推動亞太自貿區建設的過程中,要兼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不同訴求,多進行溝通和協調。
部分專家也表達了對此協定未來談判進程的擔憂。由於總體經濟體量大,亞太自貿區協議一旦達成,將有望超越TTIP(“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正是因為涉及範圍更廣、參與國家更多,各方的矛盾也會更大。成員國經濟發展水準、社會機制存在明顯差異,加上亞太地區複雜的政經形勢,談判的進程也會更艱難。”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主任、研究員白明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未來亞太自貿區中,中國並不是唯一的主導力量。”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貿易係副主任王亞星指出。“在APEC框架下,想繞過美國達成協定是不可能的,亞太自貿區的建立,必須是以中美兩國達成一致意見為前提的。此外,亞太地區還有俄羅斯、日本、加拿大等國家,亞太自貿區的推進可能是個多方主導的過程。”王亞星告訴記者。
王亞星預計,整個亞太自貿區談判最大的難點或在服務貿易領域,因為在貨物貿易和投資方面,開放政策實施後的結果相對可預測,但服務貿易涉及諸多軟實力,一旦放開政策後果難以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