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選擇上海,這個舞臺包容度大

  • 發佈時間:2014-11-03 04:29:31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諸葛漪

  每年上海國際藝術節,戲曲板塊總令觀眾翹首以待。不僅上演劇目都是近年來全國戲曲比賽獲獎專業戶,為藝術節搭建的平臺也吸引了各方行家,票房熱鬧之餘,傳統戲曲未來幾年發展方向也初露端倪。

  發掘百姓生活中正能量

  “唯有真實,才能打動觀眾;也唯有真實、可信,才能更加感人。”繼豫劇《王屋山的女人》之後,晉劇《開工街》上週五登上逸夫舞臺,成為上海國際藝術節中華原創戲曲板塊第二個與觀眾見面的劇目。2011年創排至今,編劇趙愛斌反覆強調真實對觀眾的感召力。《開工街》取材于太原解放前真人真事:打入敵人內部的我黨地下工作者,把情報放在自行車內胎裏傳遞出去。

  看完豫劇 《王屋山的女人》 的細心觀眾發現,《王屋山的女人》與滬劇《挑山女人》創作思路不謀而合,都是從新聞報道獲得靈感。《王屋山的女人》通過女主人公“彩雲”替夫還債,弘揚“明晰責任擔當、誠實守信才是人間正道”。《挑山女人》以“王美英”樸實的行為,呼喚著當下人們對誠信、擔當、感恩、堅韌、寬容的思考。源自“真實”的創作默契,“挑山女人”華雯也出現在《王屋山的女人》觀眾席。記者獲悉,兩台“女人”大戲有望達成交流演出協議。河南省文化廳副廳長康潔表示,“有原創戲曲板塊非常好,市場反響讓我們深感‘大眾需要向上的精神’,明年我們會推薦豫劇《焦裕祿》來上海。”

  以普通人生活為題材,弘揚社會正能量,成為藝術節戲曲劇目一大特色。玉溪市滇劇院《水莽草》講述婆媳關係,勸人為善。玉溪滇劇院院長、“梅花獎”獲得者馮咏梅把它歸為輕喜劇寓言,“小家和諧、大家才會安定”。

  植根傳統融百家之長

  傳統戲曲如何吸引觀眾,是擺在每個從業者面前的一道考題。參加藝術節的劇目個個獎項等身、名聲在外。《王屋山的女人》導演張平接受採訪時説:“我帶著團隊來演戲,也借上海國際藝術節平臺看好戲,向同行學習。”

  藝術節委約劇目、搖滾京劇《水滸108蕩寇志》與《王屋山的女人》同期上演,前一晚演出一結束,第二天評論“不要帶著看京劇的預期就好了,否則上半場必逃走”在微信頻繁轉發。導演兼主演吳興國並不認為在京劇中加入街舞、搖滾樂、動漫是離經叛道。他認為,創新必須建築在傳統上。綵排時,他指著演員説:“沒有十多年傳統戲曲基本功,演不好《蕩寇志》。我們去上海戲曲學院找演員,老師一度擔心學生演 《蕩寇志》會破壞多年養成的範式,事實上,演員通過截然不同的表演方式找到了自己。”

  《蕩寇志》與上海戲曲學校合作,多位傳統戲曲演員在舞臺秀出幾十年練家子工夫。武小生章嵩告訴記者:“《蕩寇志》 用打擊樂代替鼓點,演員同樣能跟上節奏。”作為戲校老師,章嵩覺得演出《蕩寇志》很有成就感,“從來沒有那麼多年輕觀眾出現在京劇劇場”。

  植根傳統,融合百家之長,也是眾多參演劇目頻頻獲獎的原因。《王屋山的女人》 編劇陳涌泉説:“北方戲奔放,《王屋山的女人》 偏要加強柔美感,融入歌劇、越劇元素,演員像話劇一樣講求內心體驗,靠高科技舞美抓住觀眾眼球。”《王屋山的女人》帶來戲曲院團少有的中西結合樂隊,伴奏保留小、中、大提琴,而一般戲曲多由民樂加木管伴奏。

  經典與創新齊頭並進

  豫劇、晉劇、漢劇、滇劇、紹劇……中華原創戲曲板塊囊括了許多滬上觀眾難得一見的地方劇種。張平一度擔心南方觀眾難以接受北方戲,但現場的掌聲打消了他的疑慮,“現代戲理念超前,所以我們選擇上海,這個舞臺包容度大。”

  傳統經典與現代創新齊頭並進,完全以藝術性、思想性、可看性作為衡量標準,這是上海國際藝術節選擇戲曲劇目最大特色。除了《王屋山的女人》、《蕩寇志》、《開工街》等一批新編劇目,兩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兩位梅花獎得主和10位白玉蘭獎得主參與《淮劇名家名段演唱會》,“國家京劇院紀念程硯秋誕辰110週年”《李世濟率程派弟子演唱會》、經典大戲《鎖麟囊》、《梅妃》也將在上海國際藝術節陸續上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