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老白酒 走出“廉價身”
- 發佈時間:2014-11-03 04:29:31 來源:解放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黃勇娣)最近,崇明舉辦首屆崇明老白酒文化節,邀請市民遊客前往生態島品米酒、聽古調、吃螃蟹、採柑橘等,意在讓人們“認識一個全新形象的崇明老白酒”。近年來,通過採取技術革新、規範釀造流程等一系列舉措,崇明老白酒已成功克服“易上頭、保存難、不值錢、形象差”等弊端,讓曾經以塑膠大桶裝、一二元論斤賣的低廉身價陡增,零售價最高達到每500克138元,吸引了江蘇、吉林、山東、安徽等地的眾多采購商前來訂貨。
老白酒,是崇明特産之一。它以純大米釀製,味道甜潤,色呈乳白,有別於一般的白酒和黃酒,故又名甜白酒、水酒、米酒,是上海地區獨有的酒種。昔日在崇明鄉村,幾乎家家戶戶釀造過老白酒,用幾斤糯米、幾兩酒曲、一個小缸便可釀酒。每到秋後,新米入倉或逢年過節的時候,家家都有撲鼻的酒香。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在上世紀80年代,崇明老白酒與紹興黃酒、洋河大曲等價格相當,年銷售額達數千萬元,在上海市區乃至全國都小有名氣。
然而,當洋河大曲成為“藍色經典”,崇明老白酒卻止步不前,每500克只賣1.2元、1.3元。“老白酒品質的下降,尤其是一些小作坊生産的劣質酒,對老白酒這個品牌的傷害實在太大。”上海農家釀酒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建榮表示,這是一個惡性迴圈,當劣質酒因價格優勢銷路好時,各大酒廠紛紛大量生産低價的桶裝酒,上頭、口感不佳、難保存,這又使崇明老白酒給人第一印象不佳。
如何扭轉形象?農家釀酒公司在遵循“古法釀造”的基礎上,制訂實施規範而精準的工廠化釀造標準。像克服“易上頭”的問題,首先是要把好原料關和發酵關。老白酒的原料包括大米、水、酒曲,大米必須是上等糯米,並用篩選機剔除黃米、黑米、碎米等;水則要經過反滲透過濾凈化處理,選擇的酒曲也是穩定的菌種;發酵過程,也不再依靠外界溫度和濕度,而是用工廠化的方式精準控制溫度、濕度和時間,確保充分;再加入一定比例的陳酒,滅活酒中的酵母並使其沉澱,從而使老白酒更加清冽、甘醇,不再繼續發酵上頭。
如今,作為一款“不加任何添加劑、原汁原味純釀製的低度營養酒”,崇明老白酒不僅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還獲得了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國家地理保護産品稱號。以前,農家釀製的老白酒裝在壇中,既不殺菌,也不封口,只是簡單在壇口糊一層紙。這樣,老白酒最多只能保存一年。現在,“農本”牌老白酒不僅增加了殺菌工藝,還特地選擇玻璃和陶制的器皿存酒,並用原木塞進行密封,使老白酒可以長期保存下去。
風味、色澤、保存、包裝等方面的轉變,使崇明老白酒身價快速攀升。目前,農本牌崇明老白酒的出廠價在每500克68元、78元、88元不等,市場零售價最高達到了138元。去年一年,農本牌崇明老白酒銷量達到5萬公斤。
要想徹底實現華麗的轉身,崇明老白酒的路還很長。比如在行銷策劃方面,還需要進一步補課。俞建榮坦言,外地客商會不時問起老白酒是否老白幹,他們往往要解釋半天,説到底還是缺乏簡單清晰的形象定位,以及有聲勢的品牌推廣。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