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生鮮,電商挑戰傳統菜場
- 發佈時間:2014-10-31 07:34:21 來源:新華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10月30日16時,常熟城區綠山路上的家易樂e店和往常一樣忙碌。不時有顧客選購貨架上的生活日用品,還有顧客進門徑直走到最裏面沿墻的一排櫥櫃前,刷卡開箱,取走一個個塑膠袋裝的生鮮蔬菜、豬肉、水果、奶製品……
“這些電子貨櫃,專門放顧客網購的菜,方便附近居民網購實體店以外的商品。”店長朱荔芳説,商店附近是明日星城小區,有5個園7000多住戶。除了商店,小區裏有兩個園也裝了一體機和電子櫃。
家易樂e店雖然也是網售生鮮農産品等日用品,但對農産品流通“觸網”而言,可算是最新版了。剛剛取走1袋麵包、2斤青菜的明日星城小區居民范女士告訴記者,這是兩天前用手機買的,操作很方便,先登錄家易樂官網,依照提示一步步操作,很快就搞定了。“我是預充值的,用微信和支付寶都可以支付。網上商品種類很多,價格和實體店差不多。取貨就在家門口,上午來不及,還可以下午取。兩三個月前就開始用了。”
常客隆電子商務公司開發部經理溫標説,他們在全市開設了53個直投點,設在社區、新區醫院、常熟理工學院、市中、部分機關等。“直投點都有一體機和一到兩個電子櫃。市民用手機APP、電腦上網訂購,還可以免費辦一張會員卡,憑卡直接在一體機操作,三天內都可以到電子貨櫃自取。”
模式相似,江蘇隨易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由電子商務公司轉型而來,僅僅1年多時間,已成為蘇州市區生鮮農産品O2O領軍企業。總經理張洪良説,他們的直供點已覆蓋120個小區、約10萬居民。每天網上下單量五六千筆,成交20萬元左右。
隨易資訊市場總監陳玉燕邊操作一體機邊告訴記者,顧客提交訂單後,冷鏈配送終端隨即生成一個條碼,貼在配好的貨物上送到直供點。店員裝櫃關門時,會發送短信到顧客手機上告知取貨時間和密碼,顧客憑密碼或刷生鮮開櫃卡就可以取走電子貨櫃裏的貨。
電子貨櫃分冷藏和常溫兩種,如有需要,常溫櫃配置專用冰板後也能降溫保鮮。常客隆連鎖超市公司副總經理裴奇説,所有貨櫃和軟體都是聯合當地一家公司研發製造的。
無論電商公司橫刀殺入,還是傳統超市向線上線下結合轉型,生鮮農産品和最新電商技術結合,給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帶來了變化:既方便買方端的市民,賣方端的農戶也從中受益。
周俊,常熟曹家橋農民合作社社員,種植40多畝大棚、30多畝普通的蔬菜。這個秋季,賣菜收入已近20萬元。“和常客隆冷鏈配送中心簽約,他們包收,比市場價高10-20%。”他説,以前經紀人收購價時高時低,2010年,花菜五六毛錢一斤也不收,連收割的人工費都不夠。
裴奇告訴記者,常客隆名下各種業態每天消化的40萬噸左右蔬菜,全由本地合作社供應,佔了農民種植量的四成左右。
電子貨櫃,對於其他不少行業來説也是資源。順豐、圓通快遞收發快件,山田村一、麵包新語、克倫威爾果吧等,都用起了常客隆的電子櫃。
最近一年來,以“線上預約、凈菜包裝、平價直供、線下配送”為特色的電子商務,在我省農産品流通領域快速升溫,已有12個省轄市的16家企業涉獵。此外,還有不少自發觸網的經營企業。業界人士都寄望,這一模式成為根治農産品“賣難買貴”頑疾的一劑新藥。
10月30日,省商務廳在常熟召開農産品流通骨幹企業網路建設暨鮮活農産品直供社區示範工程現場會,研討推動生鮮農産品電商模式。省商務廳市建處處長江志平表示,從農産品流通不同模式實施效果和未來發展看,“電子貨櫃”應該更受各方面青睞。
生鮮農産品“觸網”,最怕送貨不及時、品質難保證。“我們研發出電子貨櫃,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陳玉燕説,他們的電子貨櫃已是第三代。
儘管如此,電子貨櫃新業態的發展仍然面臨諸多約束。
裴奇説,目前最頭疼的是進小區難。“很多小區根本不同意我們設點。”他舉例説,上個月在一個小區剛建成1個直供點,一台一體機、兩組電子貨櫃,還沒用起來就被城管強制拆掉了。
江蘇惠生活電子商務股份公司,也是專做生鮮農産品電商供應的企業,主要市場在南京、揚州和安徽馬鞍山。副總經理章浩説,生鮮農産品O2O模式屬於重資産行業,他們在三地的冷庫等固定資産投入已超過5000萬元。“目前還處於燒錢階段,把面鋪開關鍵是用戶體驗,要提高用戶的認同度。”他説,現在網民大多也沒有形成網上購買生鮮農産品的習慣。
依託南京眾彩農産品市場建成的宜鮮美配送有限公司,為物流配送困擾。貨車不得進主城,下午補貨常常被冠以違停、進禁區等理由而罰款。
本報記者 邵生余
本報實習生 管沁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