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第一代地産大佬老有所“為”

  • 發佈時間:2014-10-31 06:34:38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樓市黃金時代落幕 白銀時代能否開啟?

  上周,地産大鱷任志強的退休,不但引發微網志網友們的圍觀熱議,也引起業界對房地産黃金時代落寞的感嘆與前路艱難的焦慮。近三年來,如馮侖宋衛平王石、任志強等“50後”地産領軍大佬們陸續隱退,似乎也預示著中國房地産業即將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日前,從王石手中接棒萬科的鬱亮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房地産市場的未來15年將是白銀時代,白銀時代賺錢不會那麼容易,行業增長更趨平穩,企業間的競爭則更激烈,對經營管理能力要求更高。

  以“金、銀、銅、鐵”四種金屬材料命名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形態方式,最早見於希臘神話,後被用作對行業發展階段的形容與概況。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至2011年各地方版限購調控細則落地,稱得上是房地産市場的黃金時代。在此階段中,由於城市化紅利、人口紅利、人民幣升值紅利、政策紅利等諸多因素疊加,中小型房企迅速完成了最原始的財富積累,多少名不見經傳的小房企,歷經黃金十年後,變成叱吒江湖的房企大鱷。

  然而,2010年10月開始的全國住宅市場調控,卻為這場狂歡盛宴按下了暫停。“限購”和“限貸”的雙管齊下,攔下了不斷涌進房地産市場的投資者與熱錢,二三線城市的樓市開始退潮,繁榮背後的供大於求危機逐漸浮出水面。此時,房地産也從當年的“暴利”時代,步入前行愈發艱難的微利時代。就在金、銀時代的交替之際,中國第一代的地産大佬們也陸續隱退。有的選擇退休但不離開老本行,還在地産圈內活躍。有的則是整理再出發,在陌生的領域中尋找新刺激。雖看似因年歲遞增或志向更改而轉身離開,但背後卻都藏著“人艱不拆”的房地産行業窘況——利潤率不斷下滑、土地成本日漸高企、融資成本和難度增加。而還堅守在崗位的房企大佬們,也都紛紛調整主營業務,房地産業務不再是其唯一的靠山,借助糧油、食品、影視文化、旅遊景區等名目繁多的新業務,帶動集團衝向白銀時代。

  記者:王雯倩 圖片:資料圖片

  隱退

  馮侖:不做“大佬”也很光鮮

  今年10月18日,萬通地産發佈公告稱,收到馮侖和嘉華東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發來的説明函,雙方已達成通過轉讓萬通控股股權的交易形式,實現持有萬通地産權益變動的明確意向。至此,馮侖雖仍為萬通控股的董事長和重要股東,但已不再是萬通地産實際控制人。其實,早在2011年,馮侖卸任萬通地産董事長之後,就開始從地産事務抽身,轉向公益慈善和文化活動。出過多本財經類的暢銷書,在電影《中國合夥人》中當過被導演陳可辛盛讚為“優秀臨演”的小角色。逐步遠離自己前半生打拼的事業,馮侖的“退休”生活似乎過得更光鮮多彩。

  宋衛平:“放手”綠城 攻養老地産

  今年5月,融創中國宣佈以62.98億港元收購綠城24.313%股權,與九龍倉並列綠城第一大股東。完成收購後,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持有約10.473%的股份,綠城副董事長、執行主席壽柏年持有約8.086%的股份。宋衛平夫人夏一波不再持有綠城股份。同時,綠城董事長宋衛平將分兩次退出綠城管理層,先改任董事會聯席主席,再到2015年3月改任董事會名譽主席後,由孫宏斌擔任董事會主席。被外界稱為“完美主義者”的宋衛平,現正逐漸淡出房地産業。在他卸下重擔的同時,將精力投向代建、養老、現代農業等領域。或許我們能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這位對於房産品質和服務品質要求嚴格的房産大佬,將帶著他全新的心血之作,在養老地産領域再度驚艷登場。

  任志強:退休不退業 做行業研究

  10月27日晚間,華遠地産發佈公告,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2.91億元,同比增長99.69%,實現凈利潤2.89億元,同比減少7.54%。其中三季度(7~9月)公司營業總收入為4.6億元,凈利潤為5341萬元。這是任志強退休前,華遠地産公佈的最後一份三季季報。面對前三季度業績飄紅,“任大炮”可謂是站好了最後一班崗。

  任志強的退休消息最先從潘石屹的微網志流出,並在消息傳出的第二天,“任大炮”本人也召開媒體見面會,正式宣佈將在11月24日的華遠股東大會新一任獨立董事選舉後將正式退休。其實,這是任志強第二次“退休”。第一次“退休”是卸下西城區國企華遠集團董事長之職,這次則是國有控股企業的經營性職務。與其他大佬相比,任志強稱得上是退休不退業。他表示,除了投身公益事業,還將計劃創辦一所地産研究院,“做些學術上的研究”。

  王石:淡出地産行業 愛戶外運動

  在第一代的房地産大佬中,王石應該算是最早退休的一批。2011年,60歲的王石到哈佛做訪問學者,開始了遊學美國的生活。實際上在十年前,王石已經逐步從公司經營業務淡出,目前是作為萬科的董事會主席出現在公眾面前。退休後,王石酷愛探險,微網志上常有其登山、航海、滑翔等戶外運動的消息和圖片流出。對於房地産行業,王石也還會偶爾發聲,但不難看出其關注點已經不在樓市。

  堅守

  潘石屹:年初曾拋售上海寫字樓套現52億元

  與許多行事低調、悶聲發大財的地産大佬們不同,近幾年潘石屹一直活躍在公眾面前。雖然暫未有隱退之心,但潘石屹今年初以人民幣52.3億元拋售上海的SOHO海倫廣場和SOHO靜安廣場及其權益,卻讓業界質疑其有仿傚李嘉誠的“戰略大撤退”。對此,潘石屹極力否認,並表示SOHO中國在上海的投資已經達到500億元,佔SOHO總量的比例達到75%,“持有經營京滬兩地優質地段的辦公物業是SOHO中國的長期發展策略,不會改變。”

  王健林:逆境生長 創新求存

  雖然萬達集團發展勢頭依舊兇猛,但去年的首富王健林,在2014中國富豪榜排名下滑三個位次,降至第四名。第一名則被曾與他“對賭”的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馬雲奪取。面對生存環境惡劣,王健林的反擊亦很進取主動。據悉,萬達今年亦著手打通萬達電商O2O的線上線下渠道,聯手騰訊和百度,開發一套線上線下融合的“智慧廣場”,謀求實現由“靠硬體盈利”到“構建平臺型商業模式、硬體和服務組合盈利”的轉型。除此之外,萬達還在不斷創新産品,譬如發展文化旅遊業態。

  廣州萬科養老産品有望落地

  本報訊 (記者陳白帆)在近日舉行的萬科30週年媒體見面會上,除了萬科總裁鬱亮再次強調中國房地産市場已進入白銀時代,萬科將轉變為城市配套服務商外,還表示一定要利用好網際網路思維。而在談到廣深區域時,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廣深區域本部首席執行官張紀文告訴記者,類似杭州、青島等地的萬科養老型服務産品將儘快在廣州落地。同時,廣州萬科今年也在商用物業方面有突破,連續推出萬科雲和萬科派,另外為首次改善型社區打造的“萬科裏”全生活解決方案也會給廣州萬科社區帶來很多驚喜,其中包括家長們最為關注的萬科學校。張紀文表示,廣州萬科雲已經是萬科雲産品係中的升級版本,萬科雲不是要做寫字樓,也不是要做商業公寓,而是要做産業聚集地,業主和租戶都是萬科的合作者,一起構建辦公社區。萬科最新發佈了三季報,公告顯示,1~9月,萬科累計實現銷售面積 1263.8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49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和16%。

  “廣州日報置業會”看樓團召集令

  11月看樓團

  祈福雙盤行

  本報訊 (記者王雯倩)“金九銀十”過後,儘管有限貸鬆綁的利好消息撐場,但大部分房企的去庫存壓力依舊,對於購房者而言,年底仍有淘筍盤的機會。11月1日,廣州日報置業會看樓團將再出發,前往祈福名都和祈福南灣半島進行雙盤聯看。祈福集團將為到場的廣州日報置業會看樓團提供專屬購房優惠,行程安排及報名方式如下——

  行程安排:

  上午:祈福名都 下午:祈福南灣半島

  時間:11月1日

  報名方式:

  1. 老朋友看過來:

  請直接微信留言給廣州日報置業會,並按照“姓名+參團時間+手機號碼+參團人數”模板提供報名資料,例如:張三+11月1日+136********+2人;

  2. 新朋友這邊請:

  請掃描下列二維碼,關注“廣州日報置業會”微信號,並按步驟1留言報名。新老朋友成功報名後,都將有專人與您聯繫並確認資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