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平安銀行:打造網際網路時代接地氣的“新金融”

  • 發佈時間:2014-10-30 06:34:41  來源:杭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見習記者 毛曄 記者 陳久志 通訊員 鄭鴿

  當網際網路金融的話題熱得發燙的時候,平安銀行“閒”不住了,一口氣推出了橙e網、橙子銀行、口袋銀行、公司業務微信、行E通等一係接地氣的網際網路金融産品,在探索金融與網際網路融合、推進商業新模式的道路上顯得驍勇無敵。

  平安銀行2014年中期業績報告顯示,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00.72億元,同比增長33.74%。其中,中小企業綜合金融服務線上平臺“橙e平臺”表現最為出色,上半年新增客戶數6162戶,實現非利息凈收入6.22億元,總收入32.95億元。

  小有收穫之餘,平安銀行仍在持續發力,目前它正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感測器”為特徵的物聯網在金融服務中的應用,以及“光子”結合網際網路信號傳輸進行支付結算等一系列産品創新,提高金融服務的便利性和安全性指日可待。

  “橙e平臺”打造中小企業商務服務生態圈

  正如陌生人的社交圈是陌陌,熟人的社交圈是微信,陌生人的生意圈是阿里巴巴,而做熟人的生意圈則是“橙e平臺”的戰略定位。今年7月,平安銀行推出“橙e平臺”,開啟了中小企業電子商務與網際網路金融的融合發展之路。

  “橙e平臺”顛覆了以往以融資為核心的金融模式,旨在幫助中小企業上下游熟客之間交易快速實現電子商務轉型。記者登錄橙e網發現,主頁設有“我要管生意”、“我要融資”、“我要理財”三個頻道,其中“我要管生意”頻道下設“訂單管理”、“倉庫管理”、“運輸管理”、“收付款管理”、“老闆駕駛艙”五大功能模組,並承諾0費用、無需硬體、無需軟體、無需付費。

  “橙e平臺”不僅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援,更吸引了眾多重量級客戶。截至目前,海爾集團、天津物産、中糧集團、凱塔資訊、金蝶軟體、壽光蔬菜、維天運通、廣東省産權交易集團、東方電子支付、林安物流等12家企業集團及企業級平臺,與平安銀行達成了“電子商務+網際網路金融”的戰略合作。

  “橙e平臺”最近一次的經典發力,就是今年8月與海爾公司的合作。去年起,海爾啟動建設其B2B電商平臺,將其下游的2萬多家經銷商與海爾的交易放在網路平臺上來完成,海爾與平安銀行的“牽手”,實現了兩者的資源整合,成功將産業與金融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集合在一起。從海爾B2B網站線上發起訂單,到平安銀行橙e網網路融資平臺完成貸款交易,最快只要6分鐘。“以前到銀行辦貸款,要準備一大堆資料,跑好多次,等好幾個月。現在網上操作幾下,款就下來了!”對於海爾小經銷商來説,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際網路金融工作委員會評審專家團近期評估認定,“橙e平臺”具備“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示範工程”的典型性和普遍應用推廣價值。

  自創“組合拳”助力網際網路金融立體式構建

  2013年,平安銀行就將“做網際網路時代的新金融”列入戰略規劃之中,並將“網際網路金融”作為該行潛心打造的四大業務特色之一,設立了網路金融事業部,構建了“橙e網”、“口袋銀行”、“行e通”、“金橙俱樂部”等面向公司、零售、同業、投行四大客戶群體的網際網路門戶。

  這一系列新鮮出爐的網際網路金融産品,擁有兩個重要特徵,一是資訊技術與銀行經營管理深度融合,二是産品設計思路均以“客戶為中心”。並且,平安銀行在網際網路金融的打造上,並非是單一層面的,而是頗具挑戰與創新的立體式構建。

  比如,最熱門的“橙e平臺”,從中植入了多種服務。其中,“橙e記”就是一款專業的小微企業移動生意管家,可以隨時隨地記錄企業的收支,提醒收賬還款,還可以在裏面開店和選購商品;再比如“生意管家”,它可以讓中小企業的商務活動能夠以最快速度、零成本地實現企業商務流程電子化,輕鬆實現網際網路轉型。

  暫且拋開“橙e平臺”不説,平安銀行還在個人服務方面下了狠功夫,相繼推出了“口袋銀行”、“橙子銀行”等切入客戶日常生活、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的金融服務。據介紹,“口袋銀行”于去年7正式上線,截至今年5月,交易筆數突破1800萬筆,交易總額突破7000億元,對比2013年翻倍增長;在客戶經營上,“口袋銀行”的客戶活躍率月均保持在50%以上,其客戶每人平均資産是非電子渠道客戶的20倍,電子渠道替代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口袋銀行”將是未來平安銀行在個人業務發展的重中之重,將堅持“口袋銀行與您更親近”的理念,目標成為客戶的“貼身金融管家”。

  此外,平安銀行還推出了為中小金融機構及其客戶量身打造的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行E通”。通過與城商行、農商行等金融機構建立合作,為其所服務的廣大城鄉居民、中小企業等各類客戶提供支付結算、融資服務等基礎銀行服務,以及銀行理財、信託、基金、保險、資管計劃、貴金屬等更豐富的金融服務。同時,平安銀行將依託自身優勢,為合作機構提供資本管理、流動性管理、盈利性管理等方面的專業解決方案。自2011年推出,經過三年的發展,“行E通”平臺的合作機構已超過270家,覆蓋網點超過4萬個。截至今年8月,平臺上的同業産品銷量已突破2500億元,是2013年全年的1.8倍,提供同業理財産品服務累計近4000億元,三方存管業務服務量超千億,平臺逐步得到了市場和客戶的廣泛認可。

  打造“新常態”下接地氣的“新金融”

  金融服務業,是網際網路技術應用時間最早、應用幅度最廣、應用程度最深的行業之一。

  在平安銀行行長邵平的眼中,過去的20多年裏,網際網路的廣泛運用給金融服務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是網際網路極大地突破了時間、空間、服務手段的種種限制,延伸了金融服務的觸角,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和各種App應用,使過去傳統銀行網點無法到達的“天涯海角”變得“近在咫尺”;二是網際網路技術近乎于零的邊際成本,大大降低了金融服務的溝通成本和交易成本,將過去無法到達的低凈值“長尾”客群變成了銀行的服務對象;三是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大大改善了資訊不對稱問題,使銀行能夠及時掌握客戶的交易數據和行為資訊,及時有效地識別風險,顯著提升了金融行業的風險管理能力;四是網際網路時代客戶體驗日益重要,銀行業紛紛從過去的“以産品為中心”轉向“以客戶為中心”,客戶服務水準大大提升。

  “商業銀行必須向深度參與産業鏈經營轉型,跳出銀行做銀行,滿足客戶不斷提升的需求層次。”在邵平看來,面對網際網路的強勢衝擊下,一些舊規則正在被新規則所取代,金融行業自然不可坐以待斃,只有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做網際網路時代的“新金融”,才能在“新常態”的背景下實現智慧式增長和內涵式增長。平安銀行的網際網路金融是緊密圍繞支援“實體經濟網際網路化轉型”這個“新常態”而展開,在實踐中又表現出鮮明的差異化特色,可以看到,通過獨特的網際網路金融模式,既有效助力産業網際網路化升級,又大力推動産業鏈的整合與升級。

  邵平表示,下一步,平安銀行更要與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際網路金融工作委員會一起,加強“橙e平臺”與各級政府商務服務相關平臺的合作,比如與海關、商檢、稅務、工商等企業經營必經環節的數據協同,逐步優化中小企業的網際網路生意生態圈,創建更好的中小企業網際網路經營一站式整合服務。同時,將在中央網信辦、國家工信部、商務部的指導下,協同推動“中小企業電子商務服務示範工程暨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百萬中小企業成長助力計劃”。

平安銀行(000001)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