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走強邏輯猶存 調整蓄勢等待新做多能量

  • 發佈時間:2014-10-27 08:43:42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幾個交易日,A股一改前期強勢格局,出現了縮量探底的走勢。上週五,多頭早盤一度努力拉抬,奈何白酒股、地産股等品種回落,上證指數衝高受阻,連續兩周收陰K線,進一步強化了A股的調整格局。

  迎來“倒春寒”

  以往A股走勢,要麼持續大漲,一路飆升,主要指數均是清晰的上升趨勢線;要麼持續下跌,主要指數也是清晰的下降趨勢線。但近兩年來,創業板指雖然有過一波主升浪,但在1500點一線,也震蕩了一年多,屢屢出現向下破位之際又被一股無形力量拉起的情形。而上證指數、深證綜指、深證成指等指數也走得相對溫和,全無以往A股所特有的大漲大跌的走勢特徵。

  如果把A股主升浪稱之為“夏天”、主跌浪稱之為“冬天”的話,那麼,近兩年來的A股走勢可謂迎來了“春天”,不溫不火,慢慢上揚。在此過程中,不時出現波段式主升的板塊,比如去年上海自貿區概念股,今年的航太軍工股。近兩年來不溫不火的走勢雖然壓抑了A股向上彈升空間,但也相應拉長了A股做多的時間,這在A股以往走勢中並不多見。

  也正因為這樣的“春天”走勢過於長久,使得短線做多能量有所衰落,尤其當前A股市場近7000億元的融資餘額讓多頭倍感壓力。所以,近期指數主動回撤,以消化融資餘額未來的做空能量,導致市場近期主動承接盤力量減弱,A股隨之持續調整,迎來“倒春寒”走勢。

  走強邏輯猶存

  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倒春寒”力度較大,會否終止A股兩年來的“春天”行情週期呢?就目前來看,這種概率不大。一是因為支撐這兩年A股較為活躍行情的邏輯仍然清晰,如大規模資産重組、資産並購風起雲湧。據媒體報道,滬深兩市在2011年共發生1087起並購,2012年的並購案增多至1814起,2013年猛增至2523起。從今年年初至今,A股共有1545家上市公司發生了3200起並購,平均每天有16起並購發生,且每兩家上市公司中有一家和並購“結緣”。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尚有220余家個股停牌籌劃重大事項,面對如此強勁的並購重組浪潮,怎麼能夠認為A股行情會進入“寒冬”呢?

  二是A股結構性估值體系所決定的。不可否認,創業板及剔除了銀行股、保險股、電力股、地産股等品種後的A股估值很高,創業板甚至一度達到近70倍的市盈率。但問題是,目前銀行股、保險股、電力股、地産股、券商股等估值低企的品種佔當前滬深300指數60%強的比重。這批股票下跌空間有限,指數又能有多大下跌空間呢?因此,在宏觀經濟未有實質性趨勢變化之前,這批個股的估值體系不會土崩瓦解,A股“春天”行情邏輯就不會喪失。

  當然,A股也不會進入主升浪強勢行情的“夏天”,主要還是因為中國宏觀經濟的結構性因素所導致,目前整個房地産業等為代表的過去十年經濟增長引擎面臨切換,新經濟增長引擎若隱若現,難以充當A股主升浪引擎。所以,A股行情仍處於“春天”週期中,既不會大熱,也不會大寒。再進一步説,當前A股市場的調整,只是多頭能量在短期內釋放得過於猛烈,融資餘額近7000億元就是最好的例證。所以,A股需要蓄勢,靜候新做多能量出現。

  積極控倉調倉

  正因為如此,在操作中,建議投資者目前可以適度降低倉位,但不宜過於悲觀,仍需要保持相對積極的操作心態。

  投資者調倉的對象,一方面應契合年底行情的主線,主要是估值切換主線和次新股主線。前者是著眼于從2014年市盈率坐標切換至2015年市盈率坐標而引發的波段性行情,後者是基於A股獨特的熱點趨勢。另一方面可關注持續成長性品種,主要是業績進入高成長週期的品種,比如怡亞通聯建光電松芝股份永貴電器華伍股份新世紀等。⊙金百臨諮詢 秦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