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01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産城融合的黃島三部曲

  • 發佈時間:2014-10-27 05:53:27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推動城鎮化的一個重要路徑,“産城融合”描繪的是一種産業與城市融合發展、工業化與城鎮化有機互動的發展形態,工業化為城鎮化提供支撐,城鎮化則為工業化提供空間載體。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青島市黃島區,1984年獲批建設,是我國首批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從一個“以項目為生命線”的産業孤島,到加快建設環境優美、功能完善、宜居幸福的西海岸新區,30多年來,黃島的變遷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産城融合的鮮活樣本。

  找空間——

  越長越大的城

  上世紀80年代初,位於膠州灣西岸的黃島,是與青島市南區隔海相望的孤島。在這裡設立的15平方公里開發區,迅速成為開發開放的熱土。“那時,開發區還不是一個城區的概念,只是享受特殊政策的經濟發展特殊區域。”原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土地局局長汪少華説。

  “以項目為生命線”的開發區,很快遇到了天花板:土地。“什麼項目都往裏放,紡織、電子都擱一塊兒,不像個城市樣;好多項目沒法擺,迅速飽和的土地資源讓我們錯失了很多機遇。”82歲的吳希善是青島對外開放辦公室第一任主任。

  要進一步發展,沒有土地沒法實現;要更好地發揮生産、生活、文化、交通等功能,需要在更大空間內合理佈局;要有像樣的配套建設,就得補上缺失的行政管理職能——開發區和行政區“兩區合一”成為眾心所向。

  1992年,青島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開發區和黃島區體制合一,建成一個以外向型經濟為主、功能相對完善的區域。10年後,黃島區(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面積達274.1平方公里,貢獻了青島市1/4的工業總産值和1/5的GDP。

  伴隨著數次合區進程,“黃島”的內涵與外延不斷被豐富。

  2012年底,膠南市與黃島區合併,誕生了區域面積2000多平方公里的“新黃島區”。原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副書記、黃島區政協主席蔡可卿曾一度擔心:僅200多平方公里的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其理念和政策優勢能否再一次輻射到整個行政區?

  這種擔心很快消除。今年6月,國務院批復設立青島西海岸新區,包括“新黃島”全部行政區域,兩區合一在新的高度上得以實現。

  假如説,開發區與行政區的第一次合併,更多是錢與地、政策與空間的置換,那麼第二次合區,已經成為社會管理與産業發展的化合反應。行政區龐大的社會管理資源和成熟的管理方法,與開發區的高效運作優勢融合,讓如今的“新黃島”成長為區位條件、産業基礎、政策環境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

  在由“島”到“城”的變化中,土地開發的強度越來越受重視,15平方公里的發源地逐漸演變為城市的核心商業區,曾經的工業項目開始為新城建設和産業升級讓路。三美電機、中達化纖、印華陶瓷……這些最早一批引進黃島的企業代表,正相繼退出舞臺、在舊城改造中搬離。

  找支柱——

  越靠越近的海

  如何發揮沿海港口城市的優勢,打開利用外資、引進關鍵技術與項目的新局面?這是1984年在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上探討的問題。

  海,從一開始就是關鍵詞。

  在首批國家級開發區中,黃島與主城區的直線距離最近——2.26海裏,實際路程卻最遠,需要借助1個多小時的輪渡才能抵達。

  對此,黃島第一家星級酒店——海都大酒店的副總經理梁新宇感觸很深。自1997年酒店開業後,擔任採購經理的他需要每天開著麵包車乘渡輪去青島市區採購。“咖啡伴侶、奶酪、意面……幾乎70%的食材都得去那邊買。每天的交通費用在7000元採購費中佔10%。”梁新宇説。

  一次,日本客人想吃培根,因為輪渡已經停擺,梁新宇駕車駛上了剛開通的膠州灣高速公路直奔青島市區,花兩個半小時買回了培根。“這位外賓住著500元一天的房間,我們一定得想辦法留住他。”梁新宇説。

  海都大酒店的常住客源,是觀察黃島産業變化的一扇窗口:從加工型的松下電器、三美電機,發展到技術含量高的三菱電機、東碧機械,再到後來的武漢光谷、中德生態園。産業,一度是黃島對青島最主要的貢獻。

  2011年,青島膠州灣大橋和膠州灣隧道同時建成通車,通往青島城區的車程縮短至10分鐘,把2.26海裏的“海路”真正連上了。從此,黃島的旅遊旺季不再局限于夏天,高性價比和快捷的交通讓“住黃島、遊青島”成為旅行社的新選擇;到黃島看海,也成為很多遊客的新選項。

  海的魅力不只於此。陸域面積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000平方公里的西海岸新區,真正有機會做一篇“海”字頭的大文章。

  2013年,西海岸新區實現海洋經濟增加值494億元,佔青島全市的比重達37.5%;集聚了北船重工、武船重工、中海油等百餘家船舶製造與海洋工程企業的海洋産業,已經做好準備,從“淺藍”走向“深藍”,打造海洋經濟“升級版”。

  到2024年,這裡將形成先進製造業發達、現代服務業繁榮的海洋産業體系,加快建設環境優美、功能完善、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新城區,生産總值力爭達到8000億元。

  海,真正成為了黃島的支柱。而此時的“新黃島”,已經不滿足於扮演“産業經濟強”的單一角色。“新區的‘新’,主要體現在新興産業、産業新區、新城區三個方面,我們要按照第三代科技園區的建設理念,推動産業發展與城市建設同步推進、相互促進,最終實現産城一體化。”青島市委常委、西海岸新區工委書記、黃島區委書記王建祥説。

  找突破——

  越走越遠的路

  沒有梧桐樹,怎引金鳳凰?

  一組數字反映了人才對於這座新城的重要性: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戶籍人口和流動人口的比例接近1:1,全區65歲以上人口僅佔5.30%,這是一座年輕的移民城市。

  1995年,澳柯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武初到黃島,1000多名員工幾乎全是本地人;現在,7000多名員工中有90%來自外地。

  在孫武看來,不同年代的“梧桐樹”有不同含義,“人是最寶貴的資源,與我們那一代對溫飽和簡單娛樂的需求不同,現在的年輕人更關心工資、網路、住宿條件等。”從2008年開始,澳柯瑪建起了容納數千人的公寓,配套建設、文化設施、餐飲網吧、休閒娛樂設施一應俱全。

  隨著産業發展與外來務工人員增多,黃島的住房需求也不斷攀升。

  “不包括膠南,僅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就通過保障性住房和人才公寓等措施,解決了10萬中低收入家庭居民、新就業職工、外來務工人員和引進人才的住房需求。”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房産管理與住房保障中心負責人王誠明説,“在中國石油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北船重工等重大項目的引進中,我們都需要做好住房配套工作。”

  借助限價商品房、經濟適用房、協力公寓等多種模式,黃島統籌解決外來人員的住房問題。而位於黃島北部的中德生態園則走得更遠一些,開始了外來工人和本土居民、生活和産業共生共融的探索。

  “商業、産業、居住的融合,在設計之初就被統籌考慮。”青島中德生態園管委會主任助理朱亞軍説,中德生態園建設涉及15個村莊的2000多戶村民,沒有一戶外遷,全部住在園區內享受建設成果。原則上,村民會分到一套高層和一套多層,除了自住以外,剩下的一套可以用於出租。

  “我們既不希望這裡成為一到晚上就黑燈瞎火的空城,也不希望這裡成為睡城。”朱亞軍説。

  包括村民自己選址建設的幸福社區在內,園區百分之百推行綠色建築。4個商住組團和4個産業組團通過道路間隔、互不干擾。每個組團內從區位中心到任何地方,步行都不超過10分鐘。不但配套了教育、醫療、商店等服務設施,還利用太陽能、地源熱泵為小區提供清潔、低碳能源。

  “幸福社區是一個‘城市島’,在這裡,人、産業和城市能夠共同成長。”中德生態園管委會建設局局長王為群説,雖然這11.6平方公里與新區相比還很小,但它立足於生態、示範、引領,是一種探索性的突破。

  在王建祥書記的暢想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準管理的西海岸新區,將成長為一座生態、智慧、幸福的美麗海洋新城,成為人們圓夢的地方。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