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延安的“大科學工程”

  • 發佈時間:2014-10-27 01:30:37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科技專論

  張景安

  革命聖地延安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延安是沿狹長一條河谷而建。當年紅軍來時延安只有5000人,而今已發展到50萬人口,非常擁擠,就連市區160處革命舊址都被擠壓,10多萬市民仍住在山體危房中,延安發展被限制,舉步維艱。為保護革命舊址,優化民生,改善環境,建設生態文明與新型城鎮化,延安市委作出了“中疏外擴、上山建城”的城市發展戰略,在城市周邊丘陵溝壑區削峁建園,治溝造地,建設現代生態宜居新城。縮減老城人口密度,讓山體居民下山安居,保護革命舊址建設現代城市。

  難能可貴的是,在這項浩大的工程實施過程中,延安堅持科學論證、科學實驗、科學規劃、科學設計、科學施工,堅持同行專家反覆論證,堅持凡有不同意見的不急下結論而是反覆論證,真正做成了一項示範的“科學工程”。如今已完成造地16平方公里的平地奇跡般地展現在世人面前,浩大工程的土方量等於三峽的兩倍多,為未來發展開闢了廣闊空間。這個項目既注重生態,又注重經濟,生態經濟雙贏實屬不易。這項國內外的大工程使延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人稱之為“當代愚公和現代大禹”。我近一年三次赴延安調研這項工程,前後與十幾位同行專家在現場反覆計算與討論,並閱讀了200多萬字的有關材料,參加7次院士專家的會議。根據初步調研,形成了初步的觀點,但是科學來不得半點馬虎,還需要進一步反覆認真討論和向專家請教,意在尊重科學並對歷史負責。

  決策來自於尊重科學規律和專家廣泛深入的論證

  從2011年開始,延安市委市政府邀請了陳祖煜、龔曉南、王鐵宏、張蘇明、林在貫、顧寶和等近百位水文地質、岩土工程、城市規劃、生態環境等方面的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院士,並邀請了多位勘察規劃大師和專家進行深入的踏勘,經反覆論證、反覆模擬試驗,大家一致認為:延安要想發展只有利用城區周邊的低丘緩坡平山填溝造地,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但延安屬於濕陷性黃土地區、平山造地後建設城市是否安全可靠是建設的關鍵因素。為此他們先後召開了26次會議,邀請70名專家學者,131人次反覆評審論證研究,專家就解決消除黃土濕陷性、科學處理地下水、保證土方回填品質、妥善處理高邊坡、高填方沉降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制定了可行的發展措施。在充分論證廣泛徵求民意的基礎上,2011年底,延安市第四次黨代會確立了“中疏外擴、上山建城”的城市發展戰略,延安新區建設這項“科學工程”也正式啟動。

  堅持作為一項“科學工程”來實施

  英雄的延安人民尊重科學規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他們把建設美好家園的偉大新城工程作為一項“科學工程”來實施,開工前邀請全國相關領域一流專家,充分論證,填方區科學處理,分層碾壓與強夯,又不破壞河谷水系原有走向,他們把先進的施工方法和監測技術都用上了,並提出挖方區建設,填方區綠化,循序漸進的一套科學方案。工程一開始他們經過爭取,被列為國家級和省級的重大科研課題,國土資源部將延安新區列為低丘緩坡荒灘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試點,一開始就提出把現有能用的先進技術全部學習過來用在他們的工程上,在實踐中不斷地提高科學的含量和科學的附加值,扎紮實實做好這項科學工程。他們堅持把規劃的科學性、前瞻性、系統性作為新區建設的前提和基礎。依託老城,沿川展開,整流域治理。確定了清涼山、寶塔山、鳳凰山三個片區,控制規劃面積78.5平方公里,建設用地45平方公里左右,預期承載人口40萬。按照統一規劃、分佈實施的原則,先行實施北區(清涼山片區)工程,可建設用地約23平方公里左右。目前,新區已形成了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等完備的規劃成果體系,新區規劃與岩土工程設計進行了相互校核。安排了近期、中期、遠期的建設規劃,科學指導項目的建設安排,達到服務經濟、關注民生,優化生態環境的目標,使生態、環保、節能、宜居都能兼顧,打造生態文明新區和現代化宜居城市。

  科學管理、嚴格監理,力求“千年大計品質第一”

  他們堅持科學施工、科學管理,並把科學監理放在首位,做到“千年大計,品質第一”,制定整套嚴格的監理制度,全程科學監測,尤其是填方更是全程認真監測,確保各種措施有效,以保證品質。經過他們的努力,國家林業局、陜西省政府、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環保廳、省國土廳、省林業廳、省水利廳等批復了有關手續,辦理了規劃建設所需要的十三張“通行證”。2012年4月17日岩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按照“勘察、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監測”六位一體的工程實施模式,由中鐵十八局等13家實力強、經驗豐富的企業實施工程建設,由具備綜合甲級勘察設計資質的機械工業勘察設計研究院等5家單位實施了勘察和監測工作,由具備甲級資質的北京鐵誠等6家監理公司對岩土工程實施監理,在施工過程中,制定了8大類24項479條管控制度和16個規範操作流程,嚴格執行消除黃土濕陷性、科學處理地下水、保證土方回填品質、妥善處理高邊坡、高填方沉降等方面的技術措施。在2013年7月的強降雨中,工程經受住了百年不遇的強降雨的考驗。

   惠及民生,鑄就生態美景

  延安利用得天獨厚的山水優勢打造生態文明新區,利用無縫對接的慢行系統和智慧交通體系打造人本新區,利用水的迴圈利用打造節水環保新區,利用資源優勢打造節能新區,利用現代化的資訊技術打造智慧新區。努力建設“聖地生態新區、活力樂居城市、現代城市綠洲”。建設安排充分考慮了民生民願、聚集人氣、增強發展活力等問題,優先實施棚戶區保障性住房及受災群眾、山體居民等安置工程,注重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功能配置,優化人居環境,完善服務功能,努力踐行“延安人民因新區而幸福”的承諾,6條新老城區連接線快速實施,核桃樹塔連接線已建成通車,尹家溝、楊家嶺、杜家溝、橋溝連接線年內均可達到通車,4條城市主幹道及其水電氣相關的配套設施開工建設,計劃今年完成地下管網及基礎工程。延安市幼兒園、中小學和中醫院遷建工程均已開工建設,延安大劇院、延安歷史博物館、中國石油博物館、延安城市規劃展覽館等項目全面啟動,市級行政中心和市民服務中心已進入裝修階段,居民安置重點推進,總建築面積117萬平方米的廉租房、棚戶區改造、災後重建等保障性住房項目、120萬平方米5400余套的商品房住宅小區和延長石油集團職工住房正在加緊施工,10多萬人口等待入住新區,新區人氣聚集前景樂觀。生態綠化重點推進,4個綠地公園廣場和2個山體公園今春已開始實施苗木種植和景觀打造,完成了主幹道行道樹的栽植和場平區8000余畝的植被恢復工程。延安新貌即將展現。

   出人才、出成果的“科學工程”

  延安新城造地工程成功實施,使黃土高坡變了模樣,為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創造了經驗,為解決我國土地資源稀缺開闢了新路徑,為西北山區城鎮化上山建城、削峁建園先行先試創造了經驗和案例。在這項科學工程的實施中,大量課題的研究,大量難關的攻破,反覆試驗、反覆計算,項目的實施,成就了一批成果,培養了一批人才,為祖國科技發展和山區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在這項巨大工程實施中,延安表現出四種精神:一是有反覆論證尊重科學規律的科學精神;二是有敢於開拓的擔當精神;三是有不怕困難的拼搏精神;四是具有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這是延安人民為科技發展和祖國做出的新貢獻!

  (作者係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