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突出特色調結構打造品牌促增收

  • 發佈時間:2014-10-25 03:31:41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于險峰 文/圖

  遼寧省遼中縣,是全國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東北唯一“國家出口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東北唯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示範縣,擁有蘋果、鯽魚、大米、葡萄、玫瑰等不同産業領域的五大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是“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細數下來,小小的遼中縣居然擁有22項國家級榮譽。

  這些榮譽的獲得,是遼中縣委、縣政府審時度勢進行農村改革創新的結果。改革開放30多年來,遼中農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但在達到一定高度後,生産關係不適應生産力的矛盾也顯現出來,遼中農業也到了需要提檔升級的時刻。如何進一步推動農業發展、農民致富,促進遼中縣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是擺在遼中縣委、縣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為破解這一難題,遼中縣深化農村改革創新,以品牌戰略為引領,深入開展農業結構調整,積極發展特色農業、休閒農業、綠色有機等高效農業,加快傳統農業向設施型、加工型、外向型、都市型農業轉型,從而達到強縣富民、構建美麗幸福新遼中的發展目標。

  遼中縣委書記陳世海指出,遼中要用創新思維和工業理念來謀劃農業,突出農業結構調整與農民增收這兩條主線,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升級,實現強縣富民,助力瀋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1改革創新夯基礎

  遼中縣通過深化農村改革創新,聚合了産業資源,放大了産業優勢,大力實施了做實産業基礎、做大主導産業、做強休閒農業、做優農業品牌、做精農業項目等5項重點工程,加快了農業標準化、集約化、品牌化、生態化、市場化建設步伐。

  遼中縣認真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深化農村改革,在土地流轉、土地信託銀行、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中注重創新,依靠科技支撐和創新驅動,提高土地産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産率,努力走出了一條生産技術先進、經營規模適度、市場競爭力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用創新的理念走好每一步棋。

  目前,全縣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專業合作社已達到626家,包括糧食、農機、蔬菜、林果、服務業、植保、土肥、畜牧、漁業等各種類型,合作社成員達到10653人。專業合作社的建立,使新品種、新技術得到推廣,農業機械化水準不斷提高,産前、産中、産後服務更加完善,社會分工更趨合理,加快了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步伐,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

  遼中縣成立了土地流轉中心,健全了縣、鎮、村土地流轉服務網路。縣農村土地流轉中心認真宣傳農村土地流轉政策,積極指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等進行農村土地流轉。同時,在17個鎮(街道)成立了農村土地流轉中心。

  為加強農村土地流轉市場體系建設,遼中縣政府制定了《遼中縣農村土地信託流轉實施方案》,確定了農民以土地入股縣農村土地信託流轉公司並參與分紅,同時加強農村土地經營權信貸,目前這項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遼中縣肖寨門鎮大蘭坨村,全村已有260多戶、600多口人將土地流轉給大蘭坨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出的土地面積達到2400多畝,流轉時間最短的5年,最長的10年,建立土地託管服務中心,不但促進了産業結構的調整、升級,而且加強了服務,實現了統一規劃、統一技術指導、統一供種供苗、對農副産品進行統一檢測、統一品牌和包裝、統一銷售等六個統一,達到了農民增收,群眾滿意的良好效果。

  2“農業航母”帶民富

  遼中縣將有地區特色的産業做強做大,把特色産業做成“農業航母”,將廣大農民拉進産業裏來,降低單個農民的市場風險,提高農民抗擊風險的能力,通過龍頭企業拉動,最大限度地提高産業效益。

  “遼中寒富蘋果”、“遼中鯽魚”、“遼中玫瑰”、“遼中大米”、“遼中葡萄”5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品牌,已經成為遼中農産品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的“金字招牌”,成為引領遼中農民致富的“農業航母”。

  9月13日,在瀋陽(遼中)農産品經貿洽談上,遼中縣的有關企業與俄羅斯3家企業簽訂了3萬噸寒富蘋果、2萬噸遼中大米和1.8萬噸蔬菜出口項目,簽約總額超21.8億元。

  遼中縣打造的“農業航母”威力開始顯現,越來越多的農民從中受益。烏伯牛鎮吳家屯村村民付長寬家有30畝寒富蘋果,已種植6年正是盛果期。付長寬説:“我們遼中龍灣寒富蘋果專業合作社剛被評為國家級示範社,今年合作社統一收購的蘋果要比正常市場價高兩毛錢,畝産能達到五六千斤,僅提高賣價一畝地就能多收入1000多元。”

  瀋陽地區過去由於天氣寒冷不宜種植蘋果,瀋陽農業大學的果樹專家培育出適宜在寒冷地區生長的寒富蘋果,遼中縣農民引進種植後規模逐步擴大,知名度不斷提高,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寒富蘋果生産基地。全縣寒富蘋果栽植面積已發展到10萬畝,其中有6萬多畝進入盛果期,年産24萬噸。

  冷子堡鎮金山堡村臨近蒲河,村民們有養殖河魚的傳統,尤其以養殖鯽魚為多。瀋陽市金山水産養殖公司有6000畝精養魚池,董事長趙維城説:“自從‘遼中鯽魚’獲得地理標誌後,知名度越來越高。我們公司的産品不但賣到全國各地,還大量出口南韓。産品也獲得中國名牌農産品的稱號,帶動300多戶農民養魚致富。”

  以“遼中玫瑰”為主導的花卉産業種植面積達3萬畝,年生産各類花卉近6億支,年銷售額5.8億元,隨著2000畝花卉出口基地完成註冊,瀋陽富美萊花卉市場整體遷至遼中,東北最大的花卉市場即將形成,遼中花卉産業在東北亞國際市場的影響力將得到進一步擴大。

  今年遼中選擇10個企業(合作社)作為地標産品推廣試點單位,加快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的推廣使用,力促品牌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為現代農業提檔升級提供品牌助力。

  3精細加工強産業

  為了讓農業真正成為有奔頭、有效益的産業,遼中縣委、縣政府以改革創新精神謀劃農業農村發展,堅持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産業化發展,以農産品精深加工産業園為核心,著力加大農産品精深加工和農業大市場的引進力度,全力推進農民增收。

  目前,遼中全縣規模以上農業企業達到278家。總面積3平方公里的農産品精深加工産業園正加快建設;投資2.5億元的威雲寒富蘋果深加工項目即將運營;投資10億元的天贏菌業年底前竣工投産;鐵騎力士集團蛋雞全産業鏈、北京匯融設施觀光農業項目等20余個農産品精細深加工項目穩步推進。

  全縣農産品加工業總産值達90億元,農産品年交易額62億元。冷子堡鎮和劉二堡鎮獲得遼寧省“淡水魚特産之鄉”、六間房鎮獲得遼寧省“花卉特産之鄉”、大黑鎮獲得遼寧省“花生特産之鄉”,潘家堡鎮和于家房鎮獲得遼寧省“蔬菜特産之鄉”稱號。

  遼中縣縣長張江徽説,今年遼中縣將實施農業精深戰略,圍繞優勢農産品資源,加大農産品精深加工産業、糧食休閒食品深加工項目和輻射東北的農産品大市場的引進力度。

  因為給瀋陽市萬谷園米業有限公司提供生産“留芽米”的稻穀,遼中縣茨榆坨鎮太平村的劉文江一畝水稻田要比其他人多收入30多元。“留芽米”是萬谷園米業有限公司研製出的加工大米的産品,生産供應、加工工藝與普通大米不一樣,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養分,投放市場後深受市民歡迎。為擴大加工能力,總投資5億元、年産能30萬噸的瀋陽萬谷園米業大米加工基地項目一期已完工,到年底將正式形成加工30萬噸大米的生産能力,讓更多的人品嘗到遼中大米。

  遼中縣圍繞糧食、果蔬、花卉、淡水魚、肉牛、生豬六大農業優勢産業,著力打造一批名優特稻米、果蔬、花卉、畜禽産品和水産品等農業産業化品牌,逐步形成了“西林果、東稻米、北特養、南肉牛、中花果”五大産業板塊。

  4都市農業促融合

  現代都市農業是將農業的生産、生活、生態“三生”功能結合於一體,第一産業、第二産業和第三産業結合在一處的新型交叉産業。遼中縣轉變發展方式,創新遼中現代都市農業的發展模式,堅持融入城市、服務城市,推動城鄉統籌協調發展。

  近年來,遼中縣結合濕地旅遊文化節、近海文化節等重大旅遊活動,開發了蒲河濕地文化遊、遼河生態文化遊等“十大旅遊品牌”,大力發展農業與旅遊相結合的休閒旅遊品牌,進一步提升現代都市農業的內涵與魅力。目前,遼中蒲河生態廊道、農業觀光、紅色文化和歷史文化4條精品旅遊線路已經成熟,全縣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點數量達百餘家。

  都市農業提升了産業富民的深度和力度。僅以縣內的18處寒富蘋果觀光園為例,每年就可吸引數以萬計的遊客觀光采摘,帶動包裝、運輸、冷藏保鮮等相關産業發展,吸納4000余人就業,年收益超過1.2億元。

  在農業部和國家旅遊局公佈的2013年“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名單裏,遼中縣作為遼寧省唯一的代表成功入圍。這是遼中縣獲得“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示範縣”之後的又一張“金名片”。以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為標誌,遼中縣緊緊把握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條主線,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都市農業轉型升級取得突破進展,農業大縣正加速向農業強縣邁進。

  按照規劃,遼中縣將著力構建“一集群、三板塊、五區”的總體佈局,全力打造東北地區知名的旅遊勝地和中國北方優秀旅遊縣。

  “一個集群”即珍珠湖旅遊産業聚集區——立足珍珠水城開發建設,依託珍珠湖良好生態環境,著力建設集旅遊、商務、會展、度假、養生、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旅遊綜合産業聚集區。

  “三大板塊”即蒲河、遼河、生態莊園旅遊板塊——以珍珠湖為龍頭,以蒲河廊道為龍身,以國家濕地公園為龍尾,以廊道沿線景觀為條,建設“一湖、一洲、多濕地”和“一廊十八景”的優美生態長廊;挖掘遼河文化,打造以“賞遼河風光、遊千年古剎、觀百年渡口、祭禹王神像”為內容的遼河文化旅遊板塊;依託東北部的果蔬經濟區、西部的林果經濟區、南部的花卉産業區,建設集休閒娛樂、耕種體驗、旅遊觀光于一體的鄉村莊園旅遊帶。

  “五區”即現代休閒農業旅遊區、休閒康體度假旅遊區、歷史文化綜合旅遊區、自然生態體驗旅遊區和農家度假休閒旅遊區——遊客可以在這裡遊覽漢墓群、明邊墻、烽火臺等歷史遺跡,還可以進行郊遊、野營、水上娛樂等活動,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全面體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的樂趣。

  作為國家級生態示範區,今年遼中縣將繼續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産業,進一步整合全縣旅遊資源,加快推進珍珠湖、蒲河廊道、濕地公園等重點旅遊景區道路及配套設施建設,突出品牌特色,策劃推出濕地體驗、莊園風情等多條精品旅遊線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