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創新投融資機制 促進社會投資“增速擴容”
- 發佈時間:2014-10-24 21:33:29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趙超、吳雨)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為社會有效投資拓展更大空間,這無疑為正在努力尋找機會的社會投資特別是民間資本更一步增添了動力。
“社會投資和民營資本進入之前由政府資金和國有企業投資主體的領域,能夠有效改革過去由單一投資主體主導帶來的弊端,更好地讓市場發揮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營造公平競爭、協調發展的市場環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項安波説。
早在今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就決定,在鐵路、港口等交通基礎設施,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重大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工程,油氣管網及儲氣設施、現代煤化工和石化産業基地等方面,推出80個示範項目,面向社會公開招標,鼓勵和吸引社會資本以合資、獨資、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建設營運。
但是,項目清單公佈後,並未立刻引得民間資本蜂擁而至,一些民間資本顯得顧慮重重,擔心資金有效來源、投資後權益保障等問題。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份,民間固定資産投資實際增長17.5%,增速比1至8月份回落0.7個百分點。
“民間投資加速並非一日之功,營商環境和盈利前景根本改善才可能從根本上激發民間投資的熱情。”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説。
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首先給社會投資和民間資本投資“擴容”,使更多領域為它們敞開大門:
——進一步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水電、核電等項目,建設跨區輸電通道、區域主幹電網、分佈式電源並網等工程和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
——支援基礎電信企業引入民間戰略投資者,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寬頻接入網路建設運營,參與衛星導航地面應用系統等國家民用空間設施建設,研製、發射和運營商業遙感衛星;
——加快實施引進民間資本的鐵路項目,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港口、內河航運設施及樞紐機場、幹線機場等建設,投資城鎮供水供熱、污水垃圾處理、公共交通等;
——鼓勵民間資本投資運營農業、水利工程,與國有、集體投資享有同等政策待遇;
——落實支援政策,吸引社會資本對教育、醫療、養老、體育健身和文化設施等加大投資。
專家指出,社會投資和民間資本不僅能進得來,更重要的是留得住、能受益,這就需要形成利益保障體系。
“目前一些重大領域工程項目還有資金缺口,需要通過吸引各個方面資金,尤其需要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這勢必不能缺少政策性金融的支援。”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説。
因此,會議在“擴容”的基本上,進一步提出為社會投資和民間資本“增速”的具體措施,包括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通過投資補助、基金注資、擔保補貼、貸款貼息等,優先支援引入社會資本的項目;支援開展排污權、收費權、購買服務協議質(抵)押等擔保貸款業務,探索利用工程供水、供熱、發電、污水垃圾處理等預期收益質押貸款;發展股權和創業投資基金,鼓勵民間資本發起設立産業投資基金等。
今年前9個月,民間固定資産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産投資的比重為64.7%,民間資本已在投資中居於主角地位。正如這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所提出的,讓社會投資涓涓細流匯成促發展、增福祉的澎湃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