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幹細胞“寵兒”

  • 發佈時間:2014-10-24 05:55:1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去年大漲54.67%之後,生物製品板塊(申萬二級)延續著良好勢頭,截至10月10日收盤,該板塊上漲了21.39%,跑贏同期上漲12.22%的上證綜指,該板塊下屬的個股中源協和年初至今上漲了49.25%,在同板塊的26隻個股中漲幅靠前。

  作為唯一以細胞和基因技術産業化發展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中源協和擁有國家造血幹細胞公共庫的牌照,並以新生兒的臍血幹細胞存儲為基礎,積累客戶群已超過十萬人。從業績來看,2011至2013年,公司歸屬凈利潤分別為2342.62萬元、1389.89萬元、721.57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79.53%、-40.67%、-48.08%。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歸屬凈利潤1917.45萬元,同比增長832.86%,對應每股凈資産為1.27元。

  “從幹細胞産業鏈上看,上游以幹細胞的採集及存儲業務為主,中游是幹細胞藥物研發,下游是幹細胞移植及治療。中源協和主要收入來源為幹細胞檢測與存儲服務,處於産業鏈的上游位置。”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表示。公司財務報告顯示,上半年業績同期大幅增加主要是公司對幹細胞存儲業務價格的調整所致,與上年同期對比完成扭虧為盈的重大轉折。

  據了解,去年由於國內幹細胞存儲業務市場競爭加劇,公司存儲業務量下降;此外,公司並購其他公司後,因其固定費用較高,營業收入未達到足夠規模,加上同期計提控股股東德源投資公司借款利息,導致合併報表後公司歸屬凈利潤下滑。

  但近年來,中源協和不斷向幹細胞産業鏈中下游延伸,相繼收購了和澤生物、執誠生物等公司,相關事件成為公司股價短期上行的催化劑。“公司是幹細胞行業先行者,收購後利於公司生物製品産業鏈的整合,但公司幹細胞主業長時間位於成長初期、盈利能力偏低,同時面臨並購後的整合風險。”華鑫證券分析師徐呈健説。

  就整個行業面來看,郭凡禮表示,生物及醫藥工業“十二五”規劃均明確要積極開展幹細胞等細胞治療産品的研究,重點研發重大疾病的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等細胞治療産品。未來公司以幹細胞存儲為主,在此基礎上深化拓展幹細胞中下游領域,業績增長或可期。

  從主力持倉狀況上看,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包括5家一般法人、60家基金等67家主力機構持有中源協和,持倉量總計9115萬股,佔流通A股28.06%。其中,基金持倉與一季度末相比,在增、減倉方面未有變化。

  在公司股價大幅跑贏行業指數後,目前中源協和的市盈率(TTM)為434.62倍,已遠遠高於53.82倍的板塊行業中值。近期有1家機構對公司發佈評級,為審慎推薦,並預測公司2014年每股收益為0.0262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