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通信板塊擇股變奏

  • 發佈時間:2014-10-24 05:55:1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通信産業鏈上有設備製造商、服務提供商、通信運營商、終端提供商以及企業和個人消費者,從資金流來看,運營商在産業鏈中處於核心位置,對産業鏈尤其是通信設備和服務提供商具有較高的定價權,因而對通信股的投資選股邏輯可自上而下進行。

  傳統的選股邏輯主要基於相對估值和絕對估值來進行,對應到通信行業個股,要預測未來業績,需跟蹤預測運營商的資本開支和公司市場份額的變化情況。

  跟蹤資本開支可分兩步走,第一步判斷通信運營商的整體資本開支走勢,需跟蹤監管政策的變化;第二步根據通信網路建設和運營的規律來判斷運營商在細分方向的資本開支趨勢。如此,投資者可把握整個通信産業鏈的基本面,但具體到預測個股的市場份額則相對困難,因為不同企業的業務模式、行業競爭能力和壁壘較難把握,再加上通信是技術驅動行業,新技術層出不窮,更為個股分析帶來困難。不過,在傳統選股邏輯的思路下,對於個股可結合歷史業績進行篩選,重點考察公司的細分行業排名和收入佔比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股票市場結構分化嚴重,通信板塊漲幅巨大,市場投資邏輯發生了一定變化。

  目前來看,還有兩個新投資思路。一是市值法,即按照企業未來可能達到的市值水準,按約束因子考慮折扣後給予估值。第二個思路主要基於公司業務外延變化的預期來進行估值,如企業並購、企業跨行業進入新的競爭領域等。

  第一種思路要考慮眾多假設,與風險投資或PE類資本對擬投企業進行的估值邏輯相似,其核心關鍵點在於能把握公司未來幾年的增長趨勢,不確定性較大。第二種思路不確定性更大,企業通過並購和轉型在短期內或可在財務報表上展示較多利潤,但並購轉型是否具有持續性,財務盈利的品質能否一直得到保證很難判斷。轉型類型來看,有産業內橫向或縱向收購,該類型背後的支援是産業的邏輯;另一類是選擇新的行業進行收購,這類轉型並購本身面臨極大的挑戰。就短期效應來看,使用第二種投資思路的收益主要來自市場資金對公司轉型預期提升的博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