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竹片替鋼筋”是工程監理缺位

  • 發佈時間:2014-10-24 04:31:4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大學生評論大賽

  泰州“竹片替鋼筋”事件,折射出工程監理的形同虛設——它本該全方位把關工程品質,卻動輒淪為走走過場簽簽字。

  日前江蘇泰州有樓盤被曝光用竹片來替代鋼筋。起初開發商解釋,是跟業主開玩笑,後又辯稱是業主與施工人員合謀搞敲詐。而今,當地公安機關已對此進行立案調查。

  以竹片替鋼筋,無異於置人生命于不顧。儘管説,目前發現存在品質問題的是房屋的隔墻,但即使是房屋的非承重結構,也必須具備承受自身荷載、抵禦自然影響和人為因素等所應有的強度和剛度。而竹片替鋼筋這種“以次充好”之下,它豈能稱得上合格?

  面對出現的品質問題,開發商像犯了錯的孩子一樣撒潑打滾,前後矛盾:先是説“是施工人員惡作劇”“開玩笑”——可這分明是開發商在拿業主生命開玩笑;之後乾脆“倒打一耙”,稱“是業主與施工人員合謀敲詐開發商”。這臉皮,我也只能説聲“呵呵”了。

  但忍俊不禁過後,我們不禁要問:到底還有多少房子存在類似的隱患,工程到底是如何能夠竣工的?要知道,工程品質關係到民眾安全。工程監理方的責任重大不言而喻,對於負有監理責任而監理缺位者,當依法進行追責。只有法律這道屏障真正起作用,才能堵住開發商向監理方利益輸送的通道,讓監理者閉著的眼睛睜起來。可問題來了——“竹片替鋼筋”究竟是怎麼矇混過關的?又是誰把的關?

  對於建築工程的竣工驗收,早有一系列的法律規定以及制度設計。工程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才能保證工程品質的可靠。當工程品質出了問題,依照思維習慣,首當其衝該找開發商。然而我們的制度早就在提防施工方偷工減料上做了設計,即讓監理方全面把關工程的品質。很顯然,工程品質問題折射出的即是監理方的監管缺位。所以説,“竹片替鋼筋”的樓盤能交房,監理方難辭其咎。

  另外,工程監理從本質上是舶來品。和國外對業主提供工程項目管理服務是類似的。遺憾的是,對國外在工程管理上的某些制度和做法,我國學習並運用的不可謂不多,但真正落實且學到精髓的到底有多少,恐怕值得深思。監理的目的,是確保工程建設品質和安全,充分發揮投資效益。現實卻成為了走走過場簽簽字,確保工程的品質和安全責任卻拋之腦後。

  所以説,眼下和追究工程監理缺位責任同樣緊迫的,是確立對工程監理主體的對應問責體系,也納入全方法監督,讓它確實能起到“把關者”作用。

  □李延齡(福建農林大學學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