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批復項目密集公佈釋放什麼信號?

  • 發佈時間:2014-10-24 04:31:41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專欄

  擴大投資不是問題的關鍵,關鍵是在擴大投資的同時加快投資結構的調整。從地域結構看,其中一些項目更是長期需要投資但一直沒有突破的項目。

  今年三季度經濟數據出來後,GDP增長速度創新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新低。在這個形勢下,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勢必引發各方高度關注。客觀地看,單純地看投資、尤其是加大投資審批力度,並不能説明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出現拐點。關鍵要看投資方向是否適應我國經濟轉型的需要,投資結構是否得到有效調整。

  據新華社報道,發改委一週內公佈11個批復項目,其中鐵路項目6個,機場項目5個,總投資額度達2458億;有人認為,這意味著投資將成四季度的主題。但從兩個方面看,這個判斷值得商榷。

  第一,這個規模很難説是投資的放鬆。2014年前三季度我國固定資産投資35.8萬億元,月均近4萬億的投資規模。即便這11個項目一個月內同時開工,也僅為月均投資的6.2%。更不用説這11個項目投資跨度長達數年。第二,從地域看,中西部地區佔9個。所以這次投資的重點,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第三,更重要的是,其中幾個項目,有助於加快區域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例如,雲南省瀾滄民用機場、調整新建大理至瑞麗鐵路建設內容和總投資、新建玉溪至磨憨鐵路,將在打造10+1升級版中發揮重要作用。

  我國的問題不在於要不要投資,而是在於投資是否有效。當前我國投資領域中出現的最大問題就是産能過剩,特別是重化工業領域。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各方之所以對鐵公基持保留態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沒有考慮到地域、行業等投資結構,為投資而投資的特點突出。

  因此,問題的關鍵是同時要加快投資結構的調整。從地域結構看,這11個項目惡化投資結構的可能性不大。其中一些項目更是長期需要投資但一直沒有突破的。比如,由於地貌原因,大理至瑞麗鐵路建設長期沒有突破,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掣肘。這次調整了大瑞鐵路的設計與總投資,有助於加快大瑞鐵路建設內容及總投資方案的調整。

  但是,並不是説這11個項目沒有遺憾。我們一直建議,要放開基礎領域投資,儘快在鐵路、電信、電力、教育、醫療、金融等壟斷行業推出更大規模的向社會資本開放的重大項目。這11個項目,本可以更大程度地向社會資本開放。應當説,這才是我國擴大投資進程中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

  □匡賢明(學者)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