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邯鄲:向現代農業奮力跳躍

  • 發佈時間:2014-10-23 11:29:4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這是一個歷經3000多年曆史長河卻始終未曾更名之地,這是一個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地方,這是河北省最南端的城市——邯鄲。

  邯鄲的歷史故事異常精彩,但比故事更為悠久的是在邯鄲發現的磁山文化,其中粟、家雞和核桃三大發現改寫了世界粟作農業、家雞馴養和核桃産地的歷史。考古發現表明邯鄲從原始農耕文化一路走來,具有深厚的農業基礎。

  金秋時節,記者踏上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感受農耕文化的歷史脈動,傾聽現代農業的鏗鏘足音。邯鄲農業如何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尋找通往現代農業的發展之路?站在8000餘年農耕文化的肩膀上,勤勞務實的邯鄲人正在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支點,憑藉傳統農業優勢向現代農業跳躍。

  “後噸糧市”時期糧食生産不減速

  ——高産示範提升傳統優勢,棉麥雙豐創新種植模式

  邯鄲大部分耕地處在漳河、滏陽河、南黃河組成的平坦肥沃的衝擊平原上,素有“冀南糧倉”、“冀南棉海”美譽。這裡傳承了千百年來中國北方農業生産的特點,重視糧食生産,講究精耕細作,注重土肥水利,具有優秀的傳統農業基因。

  這幾年在邯鄲出現頻率頗高的一個詞是“噸糧市”。2012年邯鄲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小麥、玉米兩熟平均畝産達到1001.2公斤,總産560.1萬噸,在全省率先建成“噸糧市”,進入全國百億斤糧食生産大市行列,被財政部、農業部列入全國5個整建制推進高産創建試點市之一。

  建成了“噸糧市”,邯鄲人並沒有因此歇口氣,如今,處在“後噸糧市”建設時期的邯鄲,繼續加大財政投入,以糧田高産建設為核心,推廣新型農業技術,改革粗放耕作管理,從“後噸糧市”向“超噸糧市”邁進。邯鄲市委書記高宏志説:“要始終保持糧食生産的勢頭和力度不減。要多措並舉,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真正發揮好其在糧食生産當中的核心主體作用。”邯鄲市市長回建也表示:“糧食生産的政策不變、力度不減,三農投入將進一步加大。”

  走在臨漳縣香菜營鄉韓旺村田間道路上,兩旁是大片齊整的玉米田。該縣農業局副局長梁玉峰告訴記者,韓旺高産創建示範方有1萬多畝,選取高産耐密性中早熟品種,等行距密植播種以及配方施肥等措施,同時落實玉米晚收技術,延長灌漿時間,促進玉米高産。目前,該示範方玉米畝穗數為4613個,穗粒數為541.4粒,豐收已成定局。

  像這樣的玉米萬畝示範片在臨漳縣共有15個,加上小麥萬畝示範片示範面積達到30余萬畝。臨漳縣投資300余萬元修築高標準水泥路、整修路肩、邊溝,在生産方面採取“六統一”(統一品種、統一機播、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肥水管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機械收穫)管理模式,全力保障高産示範方的創建,讓農民有看頭、有學頭、有奔頭,讓先進的農業生産技術迅速走向廣大農戶。

  當地農業系統提供的一組數字很能説明問題:邯鄲高標準打造小麥高産示範方150個,面積達到200萬畝,示範方平均畝産596公斤。永年縣劉漢鄉劉備村4.41畝小麥高産攻關田,平均畝産818.6公斤,超全省小麥最高單産紀錄。2014年,邯鄲市573萬畝小麥平均畝産482.7公斤,比去年每畝增産6.7公斤。全市507.5萬畝夏玉米平均畝穗數4501個,粒穗數458.4粒,預計全市平均畝産570公斤,比去年每畝增産30.5公斤。邯鄲夏糧生産已經實現了十一連增,秋糧也豐收在望。

  面對土地資源緊張和勞動力緊缺的現狀,邯鄲不僅要鞏固全國重要商品糧生産基地和糧食生産核心産區的地位,而且還要通過糧食生産技術革新加速現代農業發展的步伐。

  為此,邯鄲市繼續實施“百名專家駐村、千名技術人員包方、培訓百萬科技示範戶”的“百千萬”活動,組織全市1500名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蹲駐在農業生産一線,面對面、手把手對農民開展全程技術跟蹤的“零距離”服務,打通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

  農業科技人員幫助農民把每一項重要高産成果都融入到農業生産的過程中。以小麥生産為例,播種期大幅度提高機械深松耕率,深松耕面積達到441萬畝,深松耕率達到77%,促進根系深扎10多公分,很好地發揮了蓄水、蓄肥和保墑作用,讓小麥能夠從容對抗乾旱天氣。在接下來的今秋種麥工作中,邯鄲市充分利用省財政補貼政策,加大機械深松耕力度,推行連片作業,整鄉整村推進,確保新增機械深松耕面積100萬畝以上。

  在不斷提升土地潛力基礎上,轉變農民傳統種植觀念成為又一法寶。棉花是邯鄲重要的經濟作物,1959年毛澤東同志曾經視察過成安縣棉花生産。為了進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邯鄲市推出棉麥“雙豐”高效種植工程,計劃利用3年時間(2013~2015年)投資6000萬元在棉區推廣春棉、小麥間作套種100萬畝,預計每畝平均純增糧食800斤、效益800元,實現全市每年純增糧食8億斤、純增效益8億元的“雙八”目標。

  邯鄲市委書記高宏志在談到這一工程時説:“在推進全國整建制糧食高産創建的基礎上,把解決糧棉爭地矛盾、向棉田要糧食作為‘後噸糧市’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棉麥‘雙豐’高效種植,實現糧食增産、棉田增效、農民增收。”

  新技術的推廣離不開現代化機械設備,為此,邯鄲市2014年爭取中央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4250萬元,力爭3年內在河北省率先實現主要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目前主要糧食作物小麥已基本實現機械化作業,玉米機播達到90%以上。除此之外,邯鄲市還力促種子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參與高産示範方創建,加大土地流轉,推進糧食生産的規模化和集約化,全面落實“六統一”管理服務模式。

  充分發揮“噸糧市”建設積累的寶貴經驗,邯鄲農業正在穩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創新種植模式,走上高産高效的發展之路。

  “一葷一素”豐富京津冀餐桌

  ——菜蔬産業瞄準外地市場,畜牧鏈條拓展養殖版圖

  邯鄲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獨特的地理區位使邯鄲在京津冀一體化中做起了大文章。這篇文章的關鍵詞有兩個:蔬菜和養殖。邯鄲為傳統農業找到了另一個跳躍支點:打造都市服務型農業。

  “水、廁、菜、奶是我市今年及今後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四項重點工作之一,蔬菜産業是促進農民增收和全面實現小康的需要。”邯鄲市農業局局長李文傑説。從2011年邯鄲市每年拿出專項資金扶持蔬菜産業發展,大力加強蔬菜産業示範縣和蔬菜標準園建設。2013年邯鄲市蔬菜佔地面積接近110萬畝,播種面積232.3萬畝,總産量902萬噸,位居河北省第四,設施蔬菜達到132.3萬畝,位居全省第一。蔬菜實現産值191.2億元,佔全市種植業總産值的47.7%。

  俗話説“一畝園,十畝田”,蔬菜種植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民收入增長。例如館陶縣翟莊種植的設施黃瓜、肥鄉縣毛演堡種植的溫室番茄常年畝收入都在5萬元以上。大量民間資本投向蔬菜産業,促進了産業結構調整,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逐漸被規模化、效益化經營替代。截至目前,邯鄲市100畝以上的蔬菜園區達到180個,共認證無公害産品259個、綠色産品180個、有機産品48個、地理標誌産品3個,蔬菜專業合作社達360余家。

  蔬菜産業鏈吸納了大量當地勞動力,促進了傳統農民向農業工人的轉變。2013年邯鄲從事蔬菜種植、加工、包裝、儲存、運輸和銷售的人員達120萬人。館陶縣翟莊村有2000余畝耕地,建成溫室種植黃瓜後,村子裏2000多口人外出打工的很少,而且還有大學畢業生回村創業。

  蔬菜長得好,全靠苗子壯。在永年縣京山育苗專業合作社的大棚育苗室裏,記者看到綠油油的菜苗生機勃勃,這裡採用集約化無土穴盤培育幼苗,自動化噴灌營養液,棚室中鋪設毛細血管式的滴灌設施,減少地下水開採量,節約水肥和勞力。理事長程京山告訴記者:“集約化育苗都是訂單銷售,我們的辣椒、茄子、番茄等菜苗遠銷河北各地市以及山西、河南、山東等地,供不應求。”目前程京山根據市場不斷調整育苗品種,而且把蔬菜育苗技術移植到水果育苗上,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作為“中國蔬菜之鄉”的永年縣目前有規模化育苗場17家,年育苗量3.8億棵,其生産的大蒜、蒜薹、蘆筍三個産品曾經直供2008年北京奧運會,並出口日本以及歐美市場。

  蔬菜産業興旺需要強大的科研力量支撐。當地蔬菜專業合作社與河北、北京等地的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極力推廣新技術。作為河北為數不多的代表本土科研水準的機構,邯鄲市蔬菜研究所所長魏同科對於科研育種的重要性深有感觸。他興致勃勃地拿著粗壯的水果蘿蔔給記者看:“我們培育的水果蘿蔔吃上去沒有一點兒辣味,經過中國農科院專家鑒定,在國內處於領先水準。”這個只有十幾個人的科研團隊在魏同科的帶領下,培育優良品種30多個,獲省市以上科技進步獎20余項,其洋蔥育種研究已處於國際先進水準。研究所推廣應用的洋蔥—辣椒、洋蔥—棉花、春花生—蘿蔔、西瓜—蘿蔔等間作套種高效種植模式提高了土地産值,增加了農民收入。

  有好菜也不愁賣,便利的地理條件使邯鄲蔬菜外銷勢頭強勁。2013年,邯鄲外銷蔬菜570余萬噸,佔總産量的63%,覆蓋東北、西北以及南方多個大中城市。尤其是春節、“兩會”期間,邯鄲供應京津的葉菜類蔬菜佔到市場供應量的30%,充分保障了京津兩個大城市的蔬菜供應。

  對於近年來頻頻發生的蔬菜滯銷問題,邯鄲市農業局蔬菜辦公室主任李志勇告訴記者,邯鄲是河北最早開始建設設施蔬菜的,北方大中城市供應關鍵在冬春季,因此反季節蔬菜銷售一般不會滯銷,而發展冬春設施蔬菜也是農業局今後工作的重點。不僅如此,邯鄲還與北京、天津等城市的超市建立對接,直接送達物美、家樂福、沃爾瑪等大型超市。

  此外,永年縣南大堡蔬菜物流園投資3億多元,一期工程700畝蔬菜物流交易區已經完工。物流園有500個理貨區、8個交易大廳、1個電子結算中心和1個品質檢測中心,預冷庫可容納300噸鮮菜,可實現年交易蔬菜、水果及農副産品50億公斤,配送時令蔬菜8萬噸。在穩定擴大種植面積和加強物流功能的同時,邯鄲市嚴把安全閘門,努力完善品質追溯制度,定期實施農藥殘留檢測,保證蔬菜品質安全。

  有政府支援和科技支撐,依託京津冀一體化發展,邯鄲蔬菜産業市場前景巨大,為此邯鄲制定了《邯鄲市人民政府官員加快推進全市蔬菜産業發展的指導意見》,2014年蔬菜力爭實現産值200億元。不僅如此,邯鄲還制定了“雙360”目標,到2017年實現全市蔬菜佔地面積150萬畝,播種面積360萬畝以上,總産達到1760萬噸,實現産值360億元。蔬菜産業已經成為邯鄲市農業轉型升級的又一利器。

  在邯鄲市委、市政府的農業版圖上,畜禽養殖是服務都市消費的另一重要領域。

  在最早馴化家雞的這片土地上,如今有一家國際一流的以種雞生産為核心的集團公司——河北華裕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記者在該公司參觀期間,聽員工們津津樂道地講董事長王連增夫婦用2間房和200元創業的故事,目前公司已從養殖場發展為集團化企業,擁有15億元資産和2000多名員工。

  走進華裕種蛋庫和出雛廳,記者看到破殼而出的小雞唧唧喳喳,活潑可愛,親身感受到工廠化自動生産流程的魅力:選蛋、孵化、分揀、斷喙等過程全部使用現代化機器,不但極大地節省了勞動力,而且提供了良好的隔離防疫條件。員工王璇告訴記者:“這些智慧化的孵化機和出雛機根據倣生學設計,上面清楚地顯示溫度、濕度和翻蛋次數,在恒溫恒濕條件下,基地160台孵化機日産30萬隻母雛,行銷全國20多個省市和自治區。”

  邯鄲採取政府扶持、企業主體加市場運作的方式,重點支援原種豬場、祖代種禽場、種羊場建設,積極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優良品種。不僅如此,全市以龍頭企業連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産業模式,實現産、加、銷一體化格局。在此基礎上,全市重點發展省農業局確立的三條鏈條經濟:以福潤肉類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武安、磁縣、涉縣等為重點的生豬産業鏈條;以康遠清真食品有限公司為龍頭,邱縣、曲周、館陶等為重點的肉羊産業鏈條;以裕民為龍頭,磁縣、礦區、武安等為重點的肉羊産業鏈條。通過建立標準化養殖基地、與農戶簽訂購銷協議、創名優品牌等措施,輻射帶動各縣區畜牧養殖經濟發展。

  目前,邯鄲市繼續拓展畜牧鏈條經濟,確定了蛋雞、肉雞、肉鴨、奶業等9條市級鏈條經濟,充分發揮畜牧養殖傳統優勢,在産業佈局上力促大型産業鏈條形成,用龍頭企業帶動農戶養殖,緊密聯接産業上下游,推動畜牧養殖業規模化、標準化和安全化。

  京津冀一體化為邯鄲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消費市場,邯鄲人充分利用地理優勢、資源優勢,調整蔬菜産業和畜牧養殖業佈局,捕捉都市消費市場資訊,用優質品種和安全食品服務周邊城市消費群體。在服務都市的農業發展格局中,勞動力的吸納、産業的升級和三産互動將是邯鄲最大的收穫,也是邯鄲農民增收致富的法寶。

  “吃幹榨凈”廢棄物推動迴圈農業

  ——把“三沼”變成綠色産品,把秸稈變成清潔能源

  中國古代農耕文化重視天、地、人和諧發展,太極文化強調均衡和諧、變化流動,邯鄲既是古代農耕文化的發祥地,又是太極文化之鄉,生態和諧發展的理念滲透在各領域。邯鄲市委、市政府認為種植和養殖産生的秸稈、糞物等不能白白浪費,污染環境,要迴圈利用。

  在農業生産資源日益緊張的形勢下,節約是農業生産題中應有之義。2014年邯鄲承擔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農業項目60.97萬畝,總投資15895萬元。通過調整種植模式、推廣小麥春灌節水穩産配套項目和保護性耕作節水項目以及水肥一體化技術項目,將節水理念灌注到農業生産的各個環節,把節水和新技術的推廣緊密結合起來。

  除了節約資源,把廢棄物變成可以服務農業生産生活的有用資源,成為邯鄲市委、市政府發展現代生態迴圈農業的重要抓手。

  在臨漳縣河北潤澤致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記者通過沼渣有機固肥和沼液有機衝施肥、葉面肥生産工藝流程圖,對沼渣、沼液如何一步步變成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産品生産用肥的過程一目了然。

  經理李志民告訴我們,公司生産的沼友有機肥可以為糧食和蔬菜提供綠色高效的肥料,其中的花卉肥可供室內植物使用,沒有任何異味,很受歡迎。目前該公司配套建立了2萬畝綠色有機果蔬、五穀雜糧種植基地和年産600噸五穀雜糧加工生産線,成為一個以沼渣、沼液有機肥生産銷售和綠色有機果蔬、五穀雜糧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迴圈農業示範性企業。

  臨漳縣推出的沼氣全托式物業服務模式將農戶使用沼氣後産生的沼液沼渣與肥料生産結合起來。該模式在用戶和物管員之間合理分配利益,力求雙贏。農戶每月繳納40元費用,沼氣物管員全程負責進出料、主持維修、故障排除和易損零配件更換等工作,目前全縣已建成縣級服務站1家,區域服務站10家和100多家遍佈城鄉的服務網點,該縣已有5萬多戶加入農村沼氣全托式服務模式。在鄉村流行著這樣的順口溜:“沼氣壞了不用愁,打個電話有人修”、“建沼氣真清閒,物業服務全都管”。

  從2010年開始,縣服務站有償提供給潤澤致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沼渣沼液,所得費用用於彌補後續服務經費和技術員工資,從而使農戶、企業和服務站協調運作,三方得利。沼渣沼液變成了優質有機肥,生産優質綠色農産品,形成了特有的生態迴圈農業鏈。

  2014年6月,河北省委副書記趙勇提出要推廣臨漳全托式服務,複製臨漳沼氣服務站的建設、運作和服務模式,發展有機生態農業,解決燃煤替代問題。農村沼氣通過這一模式拓展了産業鏈條,衍生了新産品,實現“三沼”上聯養殖業、下聯種植業的迴圈農業新格局。

  同時邯鄲還利用豐富的秸稈資源,將秸稈壓製成成型生物燃料,通過專用爐具發揮炊事採暖作用。秸稈成型燃料採暖模式是變廢為寶開發清潔能源的有益探索,可以解決農村燃煤污染問題。目前,邯鄲大力推廣秸稈能源化利用和沼氣全托式物業服務模式,搭建農作物迴圈利用通道,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産生的廢氣廢物,變為現代迴圈農業的新能源、新産品。

  在這片古老而又年輕的土地上,邯鄲人在繼承傳統農業優秀基因的基礎上,結合現實尋找農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支點,正在朝著現代農業大發展的目標奔跑。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