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管“冰桶”還是“饑餓”,引起關注就好

  • 發佈時間:2014-10-21 00:29:5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有關專家估算,我國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約合2000億元,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

  "饑餓24小時"這類活動的成功點在於引來關注,人的關注本身就是對活動的支援,就是對活動的推介。甚至你的批評也是一種關注,是對活動的支援。至於在活動中,是否真的餓了一天,那真的"就是一形式"。

  背景:中國扶貧基金會聯合相關機構組織發起的“體驗饑餓——饑餓24全民公益活動”,倡導16-60歲有條件的人于10月16日20:00-10月17日20:00,切身體驗饑餓,以此表達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饑餓人群和貧困弱勢人群的關注。活動還倡議,體驗者可以邀請3位好友參加體驗,若好友不能完成,可以把微網志、微信或QQ頭像在活動期間改為“饑餓24”活動圖標,捐出一天餐費支援愛加餐項目、改善貧困地區兒童營養狀況等。

  “我們在餐桌上浪費,他們用清水煮黃豆。16日20:00,你敢饑餓24小時麼?”

  日前,中國扶貧基金會向社會發出“饑餓24全民公益活動”倡議書,邀請參與者24小時不進食體驗饑餓,以表達對貧困弱勢群體的關注。

  爭議引來關注

  活動一齣,卻引發各方爭議。爭議的主要原因還是此次活動是否太流於形式,相較于之前的“冰桶挑戰”,不單創意相似,而且在工作日無法進食一整天無疑對很多上班族是很難承受的。

  但據醫學專家表示,體驗24小時饑餓對大部分體質健康的人來説問題不大。最主要的影響在於兩個方面:一是可能導致低血糖,需要及時補充糖水;另一方面會影響消化系統,一旦發生胃痛,必須及時進食。而身體狀況不佳的人士最好不要參與。

  網友“季風”的觀點更理性一些:“其實,饑餓24小時,也不一定那天每個人都得不吃不喝。就像無車日也有人開車,全球熄燈一小時也並非人人都關燈。這是一種理念,你也可以通過改變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抵制鋪張浪費、倡導糧食節約等方式來參與其中。主動‘找餓’,並非吃飽後的矯情,而是為了喚起饑餓記憶,在憂患與警醒中遠離糧食危機。我們的目的是防患于未然。”

  針對“體驗饑餓”有作秀之嫌這樣的質疑,中國扶貧基金會秘書長劉文奎表示自己也注意到了相關的報道,但其實報道內容對活動的爭議不是很多,基本上大家的意見還是很正向的,還是肯定這個活動。劉文奎説:“即使有些爭議也很正常,爭議也未必是壞事,因為這説明大家開始關注、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了。‘體驗饑餓’這個活動本身就是一個通過倡導和簡單易行的體驗,來讓大家關注貧困,從這個目的來看,現在效果還是不錯的。”

  造就扶貧氛圍

  “24小時饑餓”體驗活動由國家糧食局在2012年世界糧食日首次發起,目的是倡導愛糧、節糧的意識。通過饑餓體驗,以更好地警醒世人“豐年不忘災年,增産不忘節約,消費不能浪費”。

  説起用“體驗饑餓”來支援扶貧的初衷,劉文奎表示,10月17日是中國第一個扶貧日,中國扶貧基金會希望整個社會都來幫助處在貧困中的人,不管是通過捐款還是做志願者的方式,或是僅僅是關注,通過傳播互動,都可以參與進來,“社會扶貧最重要的是營造大家都關心扶貧的氛圍”。

  2013年我國實現糧食生産“十連增”,早已做到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在這些耀眼成績面前,許多人對於“糧食和貧困”缺乏感同身受的認識,三年自然災害也只出現于現在年輕人父輩的“故事”中。饑餓記憶正在年輕人特別是城市年輕人中消失,他們不知道饑餓是什麼滋味,不知道貧困是怎樣悽慘。

  據有關專家估算,我國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食物約合2000億元,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所以這種饑餓的感覺,首先應該引起我們拒絕浪費的啟迪與反思。其次就是這樣的饑餓體驗,可以超越文字影視資料所帶給我們的關於貧困與饑餓的想像。通過親身的體會,可以更加直接真切地感受到貧困和饑餓帶給人類的痛苦與煎熬,進而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去幫助那些貧困饑餓的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