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周海江:“紅色品格”的堅守者

  • 發佈時間:2014-10-20 17:30:32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1997年6月,紅豆集團成立了首個民企黨委,子公司的經理全是共産黨員,三級企業85%的廠長、經理是共産黨員。集團公司黨委被評為省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紅豆集團的黨建工作成績,曾多次得到中央領導和中央組織部的肯定。

  20多年前,他毅然放棄了大學老師的“鐵飯碗”,一頭扎進了老家鄉鎮上的一家小針織廠。他從小推銷員做起,憑藉自己的睿智與勤奮以及超凡的管理才能,慢慢走上了廠部秘書、車間主任、計劃科長、副廠長的工作崗位。

  多年後,那個小針織廠在他的帶領下已經從最初的小作坊,發展成一個年産值400多億元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創造了這個奇跡的就是它的當家人——紅豆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周海江

  紅豆與其他企業成功“秘訣”的不同之處是,由於周海江是一名黨員的緣故,在創業過程中,他始終保持黨員本色,堅定紅色情懷,不斷為企業鍛鑄紅色品格,以黨建工作促進企業發展。

  歸零的勇氣

  22歲,對於現在的不少年輕人來説,這或許還是正處於對前途感到迷茫與困惑的年紀。但時年22歲的周海江,已經為自己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決定:辭職不當老師,隨父親下海經商。

  這在今天看來,或許並不是一件值得去宣揚的事情。但如果時間倒回20多年前,恐怕沒有幾個人敢做出這樣大膽的決定。

  1984年,周海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深圳大學經管係,畢業後被分配到河海大學當教師。時逢剛剛改革開放,這樣一份工作對於多數家庭來説,都算得上是體面的“鐵飯碗”,吃喝不愁,社會地位也高。可就是這樣一份穩定有保障的工作,在不到一年後,卻被周海江毅然辭掉。

  這與周海江在大學就入黨不無關係。辭職的背後動因是他從黨的一系列改革方針政策中,看到了鄉鎮創業的廣闊前景。周海江辭職後回到老家,去了父親周耀庭的小針織廠。

  1983年,由周耀庭接手的港下針織廠,不過是一家只有八台老式棉毛車和一個舊祠堂作廠房的虧損企業。因發不出工資,員工大部分挂職賦閒在家,工廠基本處於停産狀態,在周耀庭以黨性作擔保的情況下,才借得6500元貸款啟動企業,得以運轉。

  儘管在父親的帶領下,曾經破敗不堪、瀕臨倒閉的港下針織廠稍有起色,但對於在深圳這個改革前沿的新興城市求學過見過“大世面”的周海江來説,辭職回到小鎮上、到一個還處於創業初期階段的小針織廠打拼,顯然是需要勇氣的。

  如今再回想起往事,周海江定位自己是“一代創業者”,而非子承父業的“富二代”,也正是這個原因。20多年裏,他一步一個腳印從創業階段開始隨同他父親一起把企業發展壯大。

  其實,在針織廠剛剛起步階段,周海江並沒有因為是老闆的兒子而受到任何優待。他先是從車間工人做起,後來又做廠部秘書,平時幹的也都是一些雜活兒,比如寫寫會議通知、挂挂標語、打掃衛生之類等等。無論事情多麼微不足道,周海江也都是盡心盡責。

  他還曾為了能夠接上外貿訂單,每天拿著樣品挨家挨戶地去敲外貿公司的門,儘管吃了不少“閉門羹”,但最後周海江還是成功地帶回了一張又一張外貿訂單,這不僅讓周海江找到自己的價值定位,也讓公司的前輩們看到了這位年輕人的能力。

  正是因為這份執著、勤奮與果敢,讓周海江從普通工人慢慢升為車間主任、計劃科長……周海江超凡的管理才能,也在工作中積累並逐漸展現出來。

  變革的魄力

  今天的紅豆集團,早已經從當初那個小小的作坊,發展成一個年産值400多億元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涵蓋紡織服裝、橡膠輪胎、生物科技、地産四大業務。而當年那位“挨家挨戶”跑業務的小推銷員也已是紅豆集團的總裁。

  有趣的是,他的總裁位置也是“海選”來的。2004年,周耀庭在紅豆集團內部“海選”總裁。經過3輪投票,50名大股東中除一人因故缺席外,均把票投給了周海江。

  這份信任的背後,是對周海江能力的高度認可。用他自己的話説:“只要你做得好,大家就會認可你,能力是最好的飯碗。”

  20多年後,如今的紅豆集團已經從一個幾百人的鄉鎮小廠,發展成擁有10家子公司、上百家工廠、2萬多員工的大型民營企業集團。多年來,紅豆能夠保持快速穩定的發展態勢,正是周海江敏銳的商業眼光和敢於變革的創新精神的具體體現。周海江常常提起的一句話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要善於不斷地打破舊的平衡,實現新的平衡,如果習慣於舊的平衡,而不去實現新的平衡,那早晚有一天,你會被拋棄。”

  正是基於這樣的思路,1990年,在周海江的建議下,紅豆砸下160萬元“鉅資”在央視上做廣告,此舉不僅讓紅豆成為國內最早在全國做廣告的服裝企業,也讓“紅豆”一夜之間家喻戶曉,成為首批“中國馳名商標”。

  進入決策層後,周海江在公司推行“四制聯動”的管理思路。提出“內部市場制、母子公司制、內部股份制和效益責任承包”,此舉在當地名震一時,不僅為紅豆的發展壯大起到了關鍵作用,也為後來紅豆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打下了基礎。

  隨後,周海江乘勢而上,1993年,他又力主紅豆實施股份制改造。由此,紅豆成為“紅豆集團股份公司”,其後又通過一系列股份置換、分離並組殼上市。2001年,紅豆從當年那個名不見經傳的鄉鎮小企業蛻變成一家上市公司,實現了向現代企業制度的華麗轉身。

  紅豆的快速發展為周海江帶來了很多榮譽。如2005年,周海江成為首家中國內地紡織服裝業企業家登陸《福布斯》雜誌的封面人物;2006年,周海江作為中國民營企業家代表應邀參加“麻省理工學院經濟與人才論壇”,成為中國服裝企業家走上麻省理工講壇的第一人;他還被中央統戰部等單位評為全國“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被中國紡織協會評為“中國紡織行業十大年度創新人物”等等。

  在不斷更新並飛速發展的時代中,周海江總是以他獨有的睿智和擁抱變革的創新精神,帶領著紅豆一次又一次站在成功的塔尖上。

  民企黨建第一人

  和許多企業一樣,周海江多年來一直在推行西方創造的現代企業制度,以儘快縮短與國際先進企業的差距。但是,他發現現代企業制度也有局限性,它雖然較好地解決了企業內部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之間的利益關係,但不能保證企業與國家、社會利益的一致性。

  如何設計一種比現代企業制度更優越的制度呢?周海江提出“現代企業制度+企業黨建+社會責任”。為此,他還獲得了中國民企黨建“第一人”的稱譽。熟悉周海江的人都知道,他的名片上印著的頭銜,是黨委書記在前,總裁在後。

  通過現代企業制度+黨建+社會責任,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在周海江看來,“搞好黨組織建設,才是民企打造百年老店的可靠保證。”

  周海江説,在這一模式中,“現代企業制度”是基礎,通過健全法人治理結構,協調所有者、經營者、勞動者關係,規範企業行為,激發內在動力;“黨的建設”是靈魂,通過黨建工作,確保企業利益與國家、社會利益高度統一;“社會責任”是使命,通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發展氛圍。

  資料顯示,紅豆集團于1997年6月成立了首個民企黨委,子公司的經理全是共産黨員,三級企業85%的廠長、經理是黨員。集團公司黨委被評為省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紅豆集團的黨建工作成績多次得到中央領導和中央組織部的肯定。

  不少了解情況的人士都説,紅豆集團這幾年快速的市場增長,很大程度上就是來自於紅豆集團在黨建方面的探索和實踐。

  紅豆集團在黨建工作上的創舉,是源於周海江一以貫之的“紅色情懷”:一定要讓民企黨建工作實現規範化、科學化、持續化,一定要讓紅豆集團的黨建工作走在全國民企前列。他經常説:“我是集團老總、黨委書記,但首先是一名共産黨員。”

  在周海江看來,中國現階段,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往往存在三個先天性不足,第一,民營企業找不準機遇;第二,找到機遇也找不到好的人才;第三,找到好的人才,也容易人心不齊。但是在民營企業中加強黨建之後發揮優勢可以彌補這三大缺陷。

  “黨建抓的是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團結人、凝聚人、激勵人的一個重要的現代管理手段,能夠促進企業發展。如果不去分析新情況,研究新問題,就不可能提出新思路,從而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這一點上,紅豆集團有刻骨銘心的記憶。”周海江説。

  值得一提的是,紅豆集團的三代當家人,都是中共黨員,同時董事會領導也全部是黨委成員。用周海江的話説:“黨員當家最放心。黨員當家最起碼可以維護好三個利益:一個是維護好我們企業員工的利益;第二可以維護好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第三,在維護前面兩個利益的同時,再維護好股東的利益。”

  不管是制定“相對多元化”的發展戰略,還是“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和諧企業目標,周海江始終保持黨員本色,堅定紅色情懷,不斷為企業鍛鑄紅色品格,以黨建工作促進企業發展,帶領紅豆集團在發展的路上不斷快速並穩步前進。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