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只要我們還能動,就要繼續教下去”

  • 發佈時間:2014-10-20 09:29:37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李海濤

  “我們到最需要老師的地方無償支教,就是想在有生之年為西部的孩子多做點事。”説這話的時候,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夫婦遠赴貴州支教已有9年時間了,兩人足跡遍佈望謨、貴陽、興義、遵義等地,將愛心和餘熱都奉獻給了山區的貧困學生們。

  “邊遠山區特別缺老師,咱們去貴州支教!”

  現年72歲的朱敏才,畢業于貴州大學外語系,在商務部工作了近40年,曾任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妻子孫麗娜退休之前,曾是北京某小學的高級教師,也是北京市最早的一批英語教師。退休之後,為了讓生活更豐富,讓生命更有價值,他們總想找點有意義的事情做。

  2005年的一天,當他們從電視上看到貴州一位年輕女老師背著孩子講課時,深受觸動。“這在北京是絕不可能的,可見貴州邊遠山區特別缺老師。咱們去貴州支教吧!”正想為家鄉出些力的朱敏才,聽到妻子的提議,立刻積極響應。

  儘管兒女們擔心二老的身體經受不住山區的艱苦,擔心他們生病無人照顧,他們還是毅然踏上了開往貴州的火車。

  當他找到貴州有關部門表達要做志願者想法的時候,卻被告知志願者有年齡限制,一般只要40歲以下的年輕人,他們已經超齡了。但他們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通過媒體發佈了願意義務支教的消息。隨後,就有望謨、紫雲、凱里的政府和學校等近20多家單位向他們發出了邀請。

  “20年後,這裡説不定能走出一個外交官!”

  在望謨二小等學校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他們看到一篇題為《一個老師的學校,他撐了6年》的報道,了解到在海拔1300多米的黔西南州興義市馬嶺鎮只有70多戶人家的尖山苗寨,有一個全村每家背7000斤石頭壘起來的不到100平方米的袖珍學校。在這個位於偏僻大山裏的小學,僅有的兩間教室只有窗戶洞,連窗框都沒有,全校只有一個名叫李雲貴的代課老師,負責4個年級、80多個孩子的全部課程。

  “到最需要老師的地方去,到最艱苦的學校去。”二老覺得這就是實現他們初衷的地方,於是決定到尖山苗寨,幫助代課老師一起撐起學校。

  到了學校,見這裡只開設了語文和數學課,他們就重新給苗寨的孩子們排了課,加上了英語、體育和音樂。由於孫老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一到這裡就成了學校的“頂梁柱”,課程表排得滿滿的,每週32節課,白天幾乎沒有休息時間。朱老師除了上體育和英語課外,同時還負責後勤工作。

  尖山苗寨小學時常停電,吃飯燒水很困難。為了維持日常生活,他們每次都要從鎮上採購,然後背著沉重的米、掛麵、菜和油鹽醬醋,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爬幾個小時。寢室與廁所一墻之隔,夏天晚上,睡覺都要戴著口罩。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們默默地堅持,成為60年來在尖山小學堅持教書一年以上的第七個和第八個老師。

  尖山小學全是苗族孩子,普通話説不好,見人害羞,衛生習慣差,不懂多少禮儀知識。通過他們的教育,孩子們的進步非常大。在教師節,他們為學校組織了尖山苗寨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文藝匯演,孩子們的表現十分出色。觀看演出的家長激動地鼓起掌,紛紛表示孩子的變化太大了,原來聽不到孩子們唱歌,現在經常聽見了。

  在貴州9個年頭的支教生活中,他們將自己支教重點從一開始的讓孩子們有老師上課,提升到注意培養孩子的素質上來,讓大家既能説流利的普通話,還要開口説英語,讓孩子自信,會傾聽、會交流。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看到學生們的進步,朱敏才欣喜地説:“20年後,這裡説不定能走出一個外交官!”

  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山裏娃也能和城裏娃一樣,學好英語,用好電腦

  由於環境惡劣和過於勞累,孫老師的身體越來越差,患有全身淋巴結腫大、糖尿病、腰椎間盤突出等多種疾病。因長期吃不上綠色蔬菜,葉黃素缺乏,加上學校學生多教室少,孫老師經常在操場上給學生上課批改作業,受高山上強紫外線刺激,她的視力嚴重受損,右眼已經失明,左眼僅剩0.04的弱視。

  孫老師沒有因疾病而歇下來,在北京治病期間,仍然心繫山區孩子。2013年3月,她通過女兒牽線搭橋,為她支教的遵義縣龍坪鎮中心小學的孩子們捐來了20台電腦。

  雖然有了電腦,但學校卻沒有電腦教室;就餐棚也破爛不堪,學生們只能在操場和教室吃飯;學生和教師宿舍也十分擁擠。為解決電腦教室、食堂、宿舍這些學校師生面臨的迫切問題,他們把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獎給他們的10萬元獎金轉贈給學校作為項目啟動資金。今年4月,得知他們的事跡後,政府決定撥款300多萬元建設這幾個項目。兩位老人還把所得的1萬多元慰問金捐贈給了貧困學生。

  離開北京9年,朱老師從來沒有回過北京。離開時,女兒還在讀書,兒子還沒有工作;而現在,子女們已為人父母。

  不過,他們從未因此後悔過。當初他們來支教的時候就意識到,兒女和支教只能選一個,做了選擇後,就要義無反顧走下去。現在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山裏娃也能和城裏娃一樣,學好英語,用好電腦。“只要我們還能動,就要在這裡繼續教下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