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從封閉到開放,朝鮮擁抱“新外交”?

  • 發佈時間:2014-10-20 07:48:00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 綜合新華社消息,從外務相高頻出訪,到在聯合國開會介紹人權狀況,再到對韓“亞運外交”,近期朝鮮外交四面出擊,展現罕見的開放姿態,似乎讓人覺得改變“太突然”。

  “高大全”史上罕見

  分析人士認為,朝鮮最近這一波外交攻勢,可謂“高、大、全”,在朝鮮外交歷史上罕見。

  首先,出訪規格“高”。近期,朝鮮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人民軍總政治局長黃炳誓,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書記崔龍海等朝鮮政府高級官員,勞動黨分管國際事務的書記、政治局委員姜錫柱,外務相李洙墉悉數出訪。

  其次,外交舞臺“大”。8月,李洙墉在緬甸首都內比都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議。9月,李洙墉前往美國紐約出席第69屆聯合國大會。10月7日,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就人權問題舉行説明會。

  最後,外交涵蓋範圍“全”。自今年5月開始,李洙墉先後訪問中東、非洲、東南亞。9月,姜錫柱訪問德國、瑞士等歐洲四國和蒙古國。10月7日,朝鮮常駐日內瓦聯合國機構代表宋世平談及朝鮮半島核問題。朝鮮近期採用的外交方式可以説相當全面。

  朝韓關係乍暖還寒

  作為朝鮮外交重要一環的朝韓關係也呈現緩和跡象。本月4日,朝鮮高層代表團突訪南韓,並參加仁川亞運會閉幕式。15日,韓朝在板門店舉行非公開的將軍級軍事會談。

  但一系列交火事件也讓朝韓關係乍暖還寒。本月10日,韓朝因南韓散發反朝傳單在坡州附近的軍事分界線引發交火。19日下午,朝韓在坡州軍事分界線附近又發生交火,交火持續約10分鐘。

  外交目標並未改變

  中國社科院專家王俊生認為,作為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對如何處理外交有一個學習的過程,先前的強硬外交政策走不通,轉而探索如何與國際社會對話,可能都是學習的體現。朝鮮近期的外交的確具有鮮明特點,展現了開放性,而國際社會樂見這樣的變化。朝鮮這種變化是多種因素導致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其外交目標有根本改變。

  王俊生認為,2012年底至2013年初,朝鮮發射衛星並進行核子試驗,對外表態十分強硬。但這些做法未能迫使國際社會承認朝鮮為有核國家,反而使朝鮮在國際社會更加孤立。而朝鮮目前轉而以緩和的態度,積極與外界進行接觸,首先,依然意在打破孤立狀態,尋求國際社會對其有核國家地位的承認。其次,對現階段的朝鮮而言,進行經濟建設的任務十分緊迫。積極開展對外交往,爭取國際合作十分必要,也是朝鮮高級官員出訪各國、特別是出訪歐洲國家的動因。

  雖然朝鮮近期外交活躍,但仍未見實質性成果。同時,一個關鍵問題未曾提及,就是“棄核”。專家認為,朝鮮想真正打破國際孤立,在外交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關鍵還看朝鮮半島核問題能否有突破。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